【高丹】孟子“性善論”在當下的意義

欄目:會議講座
發布時間:2024-06-10 19:47:18
標簽:

孟子“性善論”在當下的意義(yi)

作者:高丹

來源:澎湃新聞

時間:西曆2023年12月21日

 

最近,由孔子研究院、孟子研究院、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清華大學曆史係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性善論的全球視野暨《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wei) 中心》新書(shu) 研討會(hui) ”在清華大學舉(ju) 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師範大學、山東(dong) 大學、孔子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餘(yu) 名專(zhuan) 家學者參加會(hui) 議。

 

 

 

現場

 

《古今中外論人性及其善惡:以孟子為(wei) 中心》(社會(hui) 科學文獻出版社2023年11月版)是繼2022年出版《性善論新探》(清華曆史文庫)之後,方朝暉帶領簡佳星、閆林偉(wei) 兩(liang) 位博士生撰著的新作。該書(shu) 匯集了古今中外170餘(yu) 家與(yu) 孟子性善論有關(guan) 的看法,分為(wei) 上、中、下三卷,其中主體(ti) 部分五編。

 

 

 

書(shu) 影

 

第一編收錄先秦兩(liang) 漢文獻27家,重點分析其中“性”字含義(yi) ,針對原始文獻進行詳盡統計與(yu) 字義(yi) 分析,試圖厘清“人性”一詞在先秦至兩(liang) 漢文獻中的真實含義(yi) ;第二編收錄隋唐以來,從(cong) 王通、韓愈至王國維共43位學者圍繞孟子論人性善惡的重要觀點,並分析、評述其觀點;第三至四編收錄日本、朝鮮/韓國、英、美、德、法、意等國的學者圍繞孟子論儒家人性論的重要觀點;第五編收錄民國至當代中國重要學者圍繞孟子論人性善惡的觀點。

 

這套書(shu) 旨在為(wei) 有誌於(yu) 人性論研究的學者提供文獻津梁和思想空間,深化和豐(feng) 富對孟子性善論乃至人性論思想的認識與(yu) 研究。

 

 

 

書(shu) 影

 

關(guan) 於(yu) 孟子“性善論”,孟子研究院黨(dang) 委書(shu) 記、院長、研究員陳曉霞介紹,人性問題是中國社科領域學者繞不開的話題,是進入中國哲學的必要前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是儒家“性善論”的開創者。宋儒尊崇孟子,確立了孔孟之道統,“性善論”正是其緊要關(guan) 節。如程頤說:“孟子有大功於(yu) 世,以其言性善也。”朱熹亦說:“近看孟子見人即道性善,稱堯、舜,此是第一義(yi) 。”近人錢穆對孟子“道性善”評價(jia) 肯綮,他說:“凡不主人類性善之論者,此皆不主人類有真平等與(yu) 真自由者。”在中國和世界的曆史文化史上,圍繞孟子性善論來探討人性善惡的曆史文獻卷帙浩繁,一直是孟學文獻整理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四川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黃開國也介紹了儒家“人性論”的概念:“在整個(ge) 儒家的人性發展史來看,儒家人性論發展經過了三個(ge) 基本形態:一個(ge) 是先秦的性同一說,一個(ge) 是漢唐的性品級說,第三個(ge) 是宋明理學對性同一說與(yu) 性品級說的合一。孟子的人性論在儒家人性發展的這三個(ge) 階段均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在先秦性同一說的基本形態中,孟子的性善說和荀子的性惡說是先秦性同一說最主要的形態。但是在這兩(liang) 種主要的形態中,隻有孟子的性善說才成為(wei) 了中國後來言人性的一個(ge) 最經典的說法。孟子在人性論上一個(ge) 最重要的貢獻是以善作為(wei) 人生而具有的本性,解決(jue) 了人的價(jia) 值就在於(yu) 性善而不是性惡,這是儒學對整個(ge) 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

 

複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楊澤波說,孟子提出性善論是順著孔子“仁”的思想走的,他解決(jue) 了孔子留下來的兩(liang) 個(ge) 沒有辦法解決(jue) 的問題:一個(ge) 是人究竟是什麽(me) ,一個(ge) 是人來自哪裏的問題。“要解決(jue) 這兩(liang) 個(ge) 問題,隻能從(cong) 性的角度,從(cong) 生的角度來解決(jue) ,所以他創立性善論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對孔子學說的重大推進。而這個(ge) 重大推進不是獨搞一套,按照孔子原來的思路,一定要往這個(ge) 方向走,所以曆史一定會(hui) 出現這麽(me) 一個(ge) 英雄式的人物,這就是孟子。”在楊澤波看來,“我們(men) 討論人性善、人性惡的問題,就使中國哲學、儒家哲學有別於(yu) 世界其他哲學,這是一個(ge) 非常重要的話題。”

 

在傳(chuan) 統的觀點中,孟子講性善論,荀子講性惡論。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梁濤談道:“我們(men) 以前把孟子理解為(wei) 性善論,那麽(me) ,性善論到底是什麽(me) 意思?怎麽(me) 理解性善論……性善論是不是說人性就是善的?這個(ge) 很重要。”以此推之,“性惡論又是什麽(me) 意思?人性就是惡的嗎?”梁濤表示,這種理解可能簡單化了,“孟子沒有說過人性都是善的。孟子道性善、言性善,道和言是個(ge) 動詞,他來講一個(ge) 關(guan) 於(yu) 性善的一套獨特的領會(hui) 和體(ti) 悟。所以我覺得孟子實際上說的是這樣的意思。首先講我們(men) 人心中有善,但不排除還有別的東(dong) 西。我們(men) 應當把善的東(dong) 西看成是我們(men) 真正的性,而不應該把‘口之於(yu) 味,目之於(yu) 色’的東(dong) 西看成真正的性,它是個(ge) 價(jia) 值選擇、價(jia) 值判斷。”

 

關(guan) 於(yu) “性惡論”,梁濤談道,荀子雖然講了“人之性惡”,但其實後麵還說了一句“其善者偽(wei) 也”,“所以說孟子也好,荀子也好,他都不是說人性就是善的,或者人性就是惡的,他們(men) 都意識到人性其實有兩(liang) 個(ge) 方麵,人性有善的一麵,也有惡的一麵,這是從(cong) 經驗層麵來講的。”

 

性善論在過去一個(ge) 世紀麵臨(lin) 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對孟子學的反思並不是一個(ge) 簡單的小問題,而是涉及我們(men) 每一個(ge) 儒家學者的精神處境的問題。

 

華僑(qiao) 大學孟子文化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毛朝暉談道:“當代道德倫(lun) 理問題所麵臨(lin) 的嚴(yan) 重處境,歸納起來就是兩(liang) 條,一條就是道德動力不足,現代的年輕人無精打采;第二個(ge) 就是道德規範無從(cong) 建立,現在是一個(ge) 失序的年代,或者說虛無的年代。孟子最重要的貢獻是幫助我們(men) 重建對於(yu) 道德動力問題的解決(jue) 方案,他幫我們(men) 找到了道德動力的來源,並重新建構一種健康的、強有力的道德動力。”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