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樟法】東海微言集(28)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2-07-07 08:00:00
 |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1.【莫爭】關於“人到底靠不靠得住”的問題,日前有一場爭論。東海默坐不言。在儒家看來,問題很簡單。人靠不靠得住,可靠到什麽程度,因道德而異。聖賢絕對靠得住,任何時候不退墮;君子相當靠得住,特殊情況也難說;小人絕對靠不住,一有機會就變壞。小人社會,良製良法特別重要。2012-4-4
2.【左與右】極右,西方中心主義也,或唯製度,拜民主教,或唯上帝,迷基督教;極左,馬列毛原教旨也,迷鬥爭論,拜革命教。極右淺而妄,極左愚而險,
都盲於儒家,昧於心性。比較而言,極右淺妄猶可訓,極左險惡必成災。他們失勢之時,口蜜腹劍,心懷殺意;一旦得意,惡性大發,必開殺戒。2012-4-4
3.【左與右2】東海堅持中庸之道,對左與右都不認同,但態度並不一樣:對左是“完全不認同”,堅決反對嚴厲批判,絲毫不假辭色;對右是“不完全認同”,但有所共鳴而求同“批”異---在汲精取華的基礎上友好批評。因為,黨主極權與王道政治背道而馳,民主法治則不妨視為新王道德治的初階。
4.【自由派】重視製度崇尚民主本是好事。自由派的問題在於唯製度唯民主,以製度的重要性否定文化的根本性,否定中華文化對中國製度建設的奠基和導向作用,甚至以之為良製之障文明之敵,極盡誣蔑侮辱踐踏之能事,必欲除之而後快。一百多年來,他們上演了一幕幕葉公好龍、南轅北轍和自挖牆腳的好戲。2012-4-4
5.【自作孽】五四以來特別是四九以後,文化界災難之深重、遭遇之悲慘,有史以來為最;文化群體的愚癡顛倒瘋狂惡劣沒文化,也是有史以來之最。他們普遍反孔反儒,反掉了中華文化,反掉了正知正見正確正常的世界觀人性觀價值觀,對政治社會的影響和導向極端錯誤,惡果累累,罪孽深重!2012-4-4
6.【擊蒙】很久很久以前,東海一家也曾遊過紀念堂,遊玩而已,隨大流看西洋景而已,與遊動物園無異。相信這也是大多數紀念堂遊客的心態。即使“瞻仰主席的隊伍”都出於“對主席的愛”又如何?對這個大魔頭越熱愛,越愚昧越病態和變態;熱愛者越多,政治社會劫難越大,文革殷鑒不遠也。2012-4-4
附@王禕萌:瞻仰主席的隊伍都排到紀念碑這邊來了。足以見得人民對主席的愛是爾等殺出一條血路的權貴們抹殺不了的。請問溫總理,這裏的幾萬人是不是都是餘孽呢?
7.【儒學何以不彰】“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周語》),由於惡習作怪,很多人容易棄善從惡,隨波逐流;正學克己複禮,邪說縱欲滅禮,歪理邪說訴諸於人的邪念邪欲和仇恨,是對這些惡習的火上澆油和“鼓勵解放”,最容易引起小人共鳴,最富有迷惑性和煽動性。正學真理反而遭到惡意排斥汙蔑。2012-4-4
8.【形式與實質】對於形式,兩種態度都不對,都會傷害實質。一是過於拘泥形式,繁文縟節,形式主義;二是完全不講形式,排斥形式,脫略形骸。實質與形式是體用關係,既有聯係又有區別,有聯係故不能不重視,有區別故不能“唯形式”。正確處理兩者的關係,是一種中庸智慧,文質彬彬,君子人也。2012-4-4
9.【慣性】惡有巨大的慣性。俗話說泰山可改本性難移,其實是習性難移,惡習難移。惡意惡念惡言惡行都會形成惡習。越是作惡多端,惡習越是根深蒂固。惡人就是惡習的奴隸,惡勢力就是惡的慣性推著走的勢力。惡人惡勢力並非絕對沒有改邪歸正的希望,但離不開外力的剛性逼迫和正見的良性引導。2012-4-4
10.【慣性2】曆代王朝末期,都有共同特征。金庸說:“幾乎所有的專製獨裁者在走向滅亡的階段,其行為幾乎都是驚人相似:概括起來就是對內橫征暴斂貪汙腐敗鷹犬遍地魚肉百姓;對外喪權辱國納貢稱臣苟延殘喘尋求穩定。”這就是惡的慣性所致。惡習嚴重到一定程度,就像刹車壞了的下坡車,不翻不止。2012-4-4
11.【胡適】自由派的思想偏見和學術輕浮既根深蒂固又源遠流長,他們的宗師胡適就是典型。對儒學蜻蜓點水,就敢信口亂彈,無知無畏,以“吃人”定義“二千年的禮教法製”,不知禮製的精神;主張槌碎燒去“孔丘的招牌”,不知“名義”(指導思想)的重要,都是這種偏見輕浮的表現。2012-4-4
附@茶人張峰:胡適《〈吳虞文錄〉序》:“正因為二千年吃人的禮教法製都掛著孔丘的招牌,故這塊孔丘的招牌——無論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來,槌碎,燒去!”
12.【擊蒙】任何學說都可能被別有用心地利用,儒學也不例外。然複須知,1利用儒學者必有一定的文化德智,與利用其它歪理邪說者性質有異。2對此,文化人應該以孔子真精神去糾正之,以儒家真思想去批判之,而不是遷怒於孔子,“打倒孔家店”,怪罪於儒家,將仁義道德連根拔起肆意踐踏。2012-4-4
13.【歎袁】“袁世凱複辟” 複的是君主立憲製。光緒帝這麽做名正言順,是曆史性的進步。隨著清政府被革命,民主思想深入人心,再來搞君主立憲,就不得人心不合時宜,違背了儒家時中原則。袁尊儒沒錯,錯在文化智慧不足,不懂“與時偕宜”、“禮以義起”、“禮時為大”等儒家的義理和製度精神。2012-4-4
14.【尋根】中國人素質低,尤其是道德素質,處於曆史最低水平。這是事實,證據俯拾皆是。但要知道,這不是什麽“民族劣根性”,並非中國人天生劣等。中國人之所以素質低,根本原因在於製度之惡,而製度之惡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之邪。高踞憲位的馬列文化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
附@慕容雪村:所謂“中國人素質低”,唯一的證據就是許多人相信素質低之說。所謂“中國國情獨特”,其實唯一的獨特之處就是許多人相信其獨特。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中國人都不能算是劣等民族。中國確實有獨特的飲食和風俗,但在平等、自由和民主等問題上,中國人和外國人並無不同,同樣愛自由愛平等反對獨裁。
15.【共勉】孔夫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東海心向往之,時時以此自勉。以前求自由籲民主,國內外彩聲四起;後來汲西學皈儒家,以衛道弘儒為己任,苦口婆心言之諄諄,奈效果不佳聽者藐藐,原來的自由派朋友也誤會重重漸行漸遠。正見不彰,真理式微,需要有更多同道共同努力。2012-4-4
16.【難難難】君主社會有望“得君行道”,民主社會可以“得民行道”。唯黨主社會,“得君得民”皆難上加難。一“君”(領導人及領導集體)信仰馬主義唯物論,縱對儒家不無好感,認同度也很低,警惕性則很高;二儒化社會有兩大障礙:1民如風中之草,素質曆史最低;2缺乏言論自由,正理不易傳播。2012-4-5
附青年誌願者邸繼文:大音聲稀,大音聽亦稀。儒家的真知正見何時能被廣大被西化而不自知的人民群眾接受?
17.【士】很多人將所謂的知識分子等同於士或士君子,大錯。士要“有誌於學”,而且學的是孔孟之道;君子則更進一步,要“而立”,立德,立起基本的良知信仰和君子人格。四九以後有知識分子,但無士,更無君子。有知識而無文化,有文化而無道德,不配稱士也。2012-4-5
18.【歎文化人】文化本質上是文明化和道德化,人要有人格。現在很多文化人,既沒文化也不是人,為名為利甚至為了一點所謂的的課題經費,就把自己給賣了。沒文化也罷了,更可怕的是反文化,或以物化為榮,作經濟之奴,為物質所役;或以“武化”為高,吹極左之鼓,為毛氏招魂。2012-4-5
19.【高壓線】據某民間書院言,他們有兩條高壓線不碰:一是傳教,二是反黨。東海默然。不許傳教,應該,各種宗教自有他們特定傳教場所,但“反黨”這條線不易把握,不易量化標準也,各種政治、社會甚至思想文化批判,都可以、都曾經被戴上反黨的帽子。2012-4-5
20.【警告】維穩技術越來越高,不無效果,終究有限,或能回光返照,終是垂死掙紮。“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大量征兆預示著一場政治大變革和社會大轉型即將驚天到來。例如,官方隆重推出的英雄無不成為笑柄乃至罪犯,而官方嚴打的“罪犯”紛紛成為民間的英雄,這就是一個很明顯的“幾”呀。2012-4-5
21.【警告2】在大變革的狂風暴雨中,很多龐然大物將轟然倒坍或灰飛煙滅,而不少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將橫空出世走上曆史舞台。喪鍾和希望共響,垂死和新生並列,風險與機遇同在。“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體製內外的有識之士該早作打算啦,倘若因循苟且,難免噬臍莫及,一旦選擇錯誤,更是萬劫不複。2012-4-5
22.【境隨心壞】相由心生,境隨心變,人心一壞,一切全壞。姑不論社會、人文、道德環境,僅論山水風光自然環境,當今中國也已經變得最壞--無論橫向比較還是縱向比較。杜甫詩雲國破山河在,現在是中華與山河同破,一切都遭到了空前的破壞,人的惡習邪欲得到了最大的“解放”,就像解手和放屁!2012-4-5
23.【開蒙】或問:孔子是偉光正嗎?答:是!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以傳道解惑和救世濟民為己任,知行合一,德性圓滿,是最高的道德楷模,最好的學習榜樣。儒家經典所載其思想言行無不正確,經得起挑剔批判和曆史檢驗。偉大光榮正確,孔子受之無愧。2012-4-5
24.【唯物論1】現代中國人比孔子時代的“小人與女子”更不遜而多怨,更難教化。因被馬主義洗過,心失靈已久,僵化物化已久。很多人或許反對馬家的鬥爭論、專政論和“公有製”,也不認可其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但本質上仍然是馬家信徒,因為他們仍信仰唯物主義,奉之為科學真理。2012-4-6
25.【唯物論2】如果說仁本主義為大人哲學,人本主義為小人哲學,那麽,物本主義(唯物主義)就是惡人哲學---讓人物化和惡化。這種“物質第一性”的世界觀一旦定型,便很難理解中華文化的正知見,很難接受因果報應萬物一體等真理,而最容易流於“肉體第一位”的生命觀和“利益第一位”的價值觀。2012-4-6
26.【唯物論3】現代中國,往往知識越多人越壞,沒讀過書或沒文憑的農民,品性反而好些。這個現象,似乎很奇怪其實不奇怪,根本原因就是唯物主義在作怪。
知識群體被洗腦的程度遠遠高於農民,故生命物化、心靈惡化的程度也水漲船高。2012-4-6
27.【真友的重要】自古大有成就的人物,往往有一個或多個絕對信得過、靠得住的真朋友,可以寄妻托子、托以性命的大朋友。範雎能夠從魏國相國魏齊的手中死裏逃生,多虧了他的智,也幸虧有一個可以托命的好友鄭安平。沒有鄭安平,或者鄭安平靠不住,範雎就沒有活路,就沒有曆史上的範雎。
28.【道德掛帥】“甘地的世界七宗罪”:“不勞而獲的富有,不顧良心的歡樂,沒有品格的學識,沒有道德的貿易,不講人道的科學,不講奉獻的宗教,失去原則的政治。”易言之,富有、歡樂、學識、貿易、科學、宗教、政治等等一切,都必須建立在道德的基礎上。道德必須掛帥。七宗罪,歸根結底兩個字:缺德。
29.【權貴】小人可以富之,不可以貴之,可以有財,不可以有權。小人而權貴,對於政治社會文化都是災難,對於小人自身也是災難,尤其是在文化惡、製度劣的情況下。儒家強調學而優則仕,有大理在。學而優,樹立起正知正見和君子人格,才能正確使用手中權力,用它來建設良製良法,用它來利民利國。
30.【權貴2】或說:小人掌權也無妨,關鍵要有監督體製的存在。不錯,問題是,好製度何以可能。小人熱衷以權謀私損人利己,缺乏建設好製度的內在驅動力。若沒有強大的外壓力,小人是不會去主動改良製度接受監督的,隻會越改越惡。隻有君子人,才會以民眾國家利益為重,致力於良製建設。
31.【權貴3】人,不應該因有權而高貴,應該因高貴而有權。若製度好也罷了,若製度不好,小人而權貴,勢必害民害己。小人而權貴,既是民眾的大不幸,國家的大不幸,也是小人自己的大不幸。“解放”以來,多少人被自己手中特權毀掉一生或滅了性命啊。2012-4-6
32.【自省】克己去習,很難很難。東海出身底層,多年浪跡江湖,沾染了不少不良習氣,至今未能去盡。皈儒以來,大德雖不逾閑,小德頗有出入也。平時言辭不當、應對不妥之處,更是在所難免。偶爾還會意氣用事,甚至為酒所困。理須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修身是一輩子的事啊。2012-4-6
33.【君子】儒學是培養君子人的最佳法門。儒學而優,德性多優,於政治可以仕,於個人可以友。“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這種君子人,邪說邪教中是找不到的;異端外道中有,不多,自古儒門則特別多。2012-4-6
34.【學而優】學而優則仕的“學”,特指儒學。儒家為政以德,齊民以禮,道德與政治不二也。其它學說“學而優”,未必適合“仕”。例如,佛教“學而優”適合和尚,道家“學而優”適合道士,基督神學“學而優”適合牧師,馬家“學而優”適合定居朝鮮。2012-4-6
35.【同體】小小而言之,身心是命運共同體;小而言之,家庭是命運共同體;大而言之,社會是命運共同體;再大而言之,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再再大而言之,所有生命是命運共同體;更大而言之,宇宙萬物是命運共同體,一體同仁。修身,追求身心和諧;親親仁民愛物,致力家庭社會人類生命和宇宙萬物的和諧。2012-4-6
36.【同體2】身心一體同仁,人類一體同仁,皆同於良知,即人之本心;家庭一體同仁,同於親親之愛;國家(社會)一體同仁,同於仁民之情;所有生命一體同仁,同於生命本性;宇宙萬物一體同仁,同於乾元。仁,於人類為本心,於生命為本性,於宇宙為本體。親親仁民,則是仁的作用。2012-4-6
37.【擊蒙】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不民主不儒家,是因為太多中國人還不配享受民主自由更不配享有儒家政治。瞧,擁護馬主義黨主製者,甘為物人(唯物主義者)、馬徒(馬家信徒)和黨徒者,由於愚昧或眼前蠅頭小利而反儒家反民主者,多乎哉多得很。而這些人大多是受盡欺壓災難深重的弱勢群體。可憐又可恨啊。2012-4-6
38.【擊蒙】餘英時說:“中國政府隻有政治立場,沒有文化意識。”不錯。詳言之,沒有道德意識、曆史意識、責任意識和羞恥意識,因不明道德之真諦、曆史之真相故。甚至也沒有政治立場,隻有特權立場和利益立場。政治,隻是謀取特權和利益的工具。2012-4-6
39.【惡】做壞事原因很多。若是因為一念之差“發不中節”,或不難改正;若是因為信仰歪理邪說而為非作歹,則不可救藥。象那些“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毛左,就很難改良,用佛教的話說,叫一闡提。一般惡人縱然“滅親”,難免於心不安問心有愧;毛左大義滅親,那是理直氣壯反以為榮!
40.【惡2】王夫之指出:“人之唯其意之所發而為不善者,或寡矣。既有之,亦以無所資藉、無所印證而不圖其失已著,尚可革也。故為其所發而為不善者,過也,非惡也。聞惡人之言,因而信之,則成乎惡而不可救。故君子於人之不善,矜其自為之過而望其改。其聽惡人之言而效之,則深惡而痛絕之。”
41.【惡3】“臣豈敢殺其君,子豈忍殺其父,皆有導之者也,導之者,皆言之有故,行之有利者也。國有鄙夫,家有敗類,以其利口強有力成人之惡,習焉安焉,遂成乎下愚不移,終不移於善矣。”(王夫之《俟解》)2012-4-6
42.【惡4】毛左的野蠻,內鬥的血腥,對同胞的坑蒙拐騙燒殺搶掠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確實史無前例。更加史無前例的是,惡作得那麽理直,孽造得那麽氣壯,真可謂驚天地泣鬼神。這不僅因為製度之劣領袖之惡,更因為文化之邪,而且文化是更加根本的原因,是造就製度之劣領袖之惡的土壤。20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