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shu) 院,傳(chuan) 承中華道統的地方|四海孔子書(shu) 院全景介紹
來源:“四海孔子書(shu) 院”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三月廿三日乙醜(chou)
耶穌2024年5月1日
書(shu) 院,傳(chuan) 承中國道統的地方
四海孔子書(shu) 院全景介紹
書(shu) 院是立於(yu) 道統並傳(chuan) 承道統的地方。書(shu) 院是基於(yu) 傳(chuan) 承中華文化而設立的,這也是書(shu) 院的底色。傳(chuan) 統以降,“書(shu) 院”這個(ge) 名詞既承載著聖賢人格的智慧,也是培養(yang) 內(nei) 聖外王人格的表征,是中國文化智慧的真切篤行。我們(men) 以中國獨特的書(shu) 院教育形式,傳(chuan) 承中華道統。
千年來,書(shu) 院教育支撐著中華文化的發展。除了有官辦的書(shu) 院之外,民間學人亦代代相傳(chuan) ,興(xing) 教辦學,培養(yang) 人才。尤其是在宋明時代,一個(ge) 書(shu) 院的成立,意味著這個(ge) 地區將以此為(wei) 基點,形成一個(ge) 區域文教與(yu) 學術中心。在這裏,師友共學,著書(shu) 立說,並向周邊傳(chuan) 道講學。
除了講學行教之外,書(shu) 院還承擔了諸多與(yu) 教育和文化傳(chuan) 承相關(guan) 的功能,即一個(ge) 書(shu) 院往往同時還是一個(ge) 藏書(shu) 、出版、習(xi) 禮、祭祀中心。比較有規模的書(shu) 院甚至還設有學田、印書(shu) 局等,反哺書(shu) 院教育。
四海教育•四海傳(chuan) 播機構二十五年來致力於(yu) 海內(nei) 外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弘揚與(yu) 複興(xing) 書(shu) 院教育探索實踐,以傳(chuan) 承中華道統為(wei) 己任,力求接續中國書(shu) 院的教育傳(chuan) 統。
十八年前,在北京西山腳下,香山北坡,創辦四海孔子書(shu) 院、四海茶道院(四海善本館)、百合素食餐廳(內(nei) 設中西人文講堂與(yu) 經典導讀書(shu) 店)、書(shu) 院耕讀園、儒家賓舍(內(nei) 設本真衣坊)、台灣曆史文化圖書(shu) 文獻中心(台灣曆史文化博物館),組成一個(ge) 中華文化生活學習(xi) 體(ti) 驗園區。
讓孩子學習(xi) 中華文化,究竟要培養(yang) 什麽(me) 樣的學生?四海孔子書(shu) 院創辦十八年以來,一直都在思考這個(ge) 問題。大道至精至微,書(shu) 院不曾停下窮原竟委、探尋真理的腳步。從(cong) 兒(er) 童讀經到君子六藝,從(cong) 經典解讀到禮樂(le) 實踐,從(cong) 大陸到兩(liang) 岸,點點滴滴,一係列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書(shu) 院學生健康成長,變化氣質,美成在久,令人欣喜不已。
我們(men) 堅信,品格培養(yang) 是孩子美好人生的先決(jue) 條件,這是書(shu) 院經典教育核心優(you) 勢;大格局是孩子一生奮發圖強的發動機,這是儒家教育重要優(you) 勢;愛的滋養(yang) 超越應試教育,輕鬆喜悅的場域比緊張焦慮更能促進成長。人工智能時代,簡單的灌輸知識的重要性已經遠遠低於(yu) 文化軟實力和生命成長的重要性,而後者恰恰是書(shu) 院經典教育的強項。書(shu) 院經典教育之於(yu) 人工智能時代,她所起的是一種把人們(men) 的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引領到真善美境地的教育,從(cong) 而完成對於(yu) 人工智能真善美的價(jia) 值指引與(yu) 超越。從(cong) 這個(ge) 意義(yi) 上說,古人說的“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為(wei) 我們(men) 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指明了方向。
經典,尤其是經典中的元典充滿原創之思,最具原創性。我們(men) 需要通過經典教育學習(xi) 具備駕馭人工智能使之造福人的能力,因此人工智能時代的經典教育,變得格外重要、格外珍貴、格外急需。
2023年秋冬學期,四海孔子書(shu) 院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教育教學、兩(liang) 岸交流、校際合作、國際傳(chuan) 播等方麵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和長足的進步。隨著四海孔子書(shu) 院的兩(liang) 岸文教交流活動的日益加深,在各界師友,尤其是兩(liang) 岸師友的關(guan) 心支持下,四海孔子書(shu) 院新建了“台灣曆史文化圖書(shu) 文獻中心”,同時發起籌建台灣曆史文化博物館,推動兩(liang) 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
目前收藏與(yu) 兩(liang) 岸相關(guan) 的曆史文獻、圖書(shu) 圖冊(ce) 、古籍文物等,場館兼有課題研究和教研教學功能。中心成立以來,陸續接待了國台辦、海協會(hui) 、中央黨(dang) 校哲學部、中國現代哲學研究會(hui) 、中央社會(hui) 主義(yi) 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民革中央、北京市台辦、海協會(hui) 、北京語言大學、清華大學公益慈善研究院及海澱區領導蒞臨(lin) 考察,交流指導。
2024年,我們(men) 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5周年,書(shu) 院發展進入第18個(ge) 年頭,這是昂揚奮進的一年,這是充滿希望的一年。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和多方征詢意見,反複考量,我們(men) 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書(shu) 院教育做了新的定位:小眾(zhong) 精英教育,嚴(yan) 選學生,更精深的課程,更有愛的老師。回歸教育本質:修身為(wei) 本,長善救失。重塑教育生態:親(qin) 師生一體(ti) 共學,共長互促。以精英教育為(wei) 方向,以高質量發展為(wei) 主線,推進國學國際化教育。
識別下方二維碼,查看書(shu) 院全景介紹: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