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唐朝與(yu) 宋朝有什麽(me) 不同?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三月初五日丁未
耶穌2024年4月13日
曆史的演進或“演退”都可以通過“找不同”來發現。現代社會(hui) 與(yu) 古代社會(hui) 有什麽(me) 差異?我們(men) 馬上便能列舉(ju) 出無數的不同點:
今天有飛機、高鐵、地鐵、汽車,古代都沒有;
今人常用的手機、電腦、互聯網,古人聽都沒聽過;
古人日常交易所用貨幣主要是銅錢、白銀,當時最先進的貨幣形態也隻是紙幣,而我們(men) 今天已普遍使用電子支付;
今天有發達的金融體(ti) 係,古代頂多出現雛形……
古今社會(hui) 還有一個(ge) 非常重要的差異,但許多人可能習(xi) 焉不察,即現代社會(hui) 已經基本不存在身份等級製度。
所謂身份等級,指的是社會(hui) 的任何成員都依其出身、血統、門第等先天因素而自動獲得某種身份,按其身份劃入不同的等級。
歐洲中世紀與(yu) 中國曆代王朝幾乎都存在身份等級,而現代社會(hui) 盡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不同階層、階級,甚至出現階層固化的現象,但至少在名義(yi) 上是不承認身份等級的。
即便是身份製傳(chuan) 統十分深厚的印度,也在製度上廢除了強調身份等級的種姓,而文化與(yu) 觀念上的種姓傳(chuan) 統殘餘(yu) ,則成了印度建成現代國家的最大障礙之一。
如果我們(men) 問:唐朝社會(hui) 與(yu) 宋朝社會(hui) 又有哪些區別呢?相信朋友們(men) 也可以馬上列舉(ju) 出很多不同點:
唐人以詩勝,宋人以詞勝;
唐詩尚情,宋詩尚理;
唐朝藩鎮坐大,宋朝中央集權;
唐朝有和親(qin) ,宋朝有歲幣;
唐朝有均田製,宋朝卻“田製不立”、“不抑兼並”;
唐朝定都於(yu) 長安,宋朝定都於(yu) 東(dong) 京;
唐朝疆域遼闊、一統海內(nei) ,宋朝則先後與(yu) 遼國、金國、元朝並峙;
唐人開放,宋人保守(這未必符合曆史事實,卻符合今人對曆史的印象);
唐朝的對外貿易重心是陸上絲(si) 綢之路,宋朝的對外貿易重心是海上絲(si) 綢之路;
唐朝的盛況是“萬(wan) 國衣冠拜冕旒”,宋朝的盛況是“漲海聲中萬(wan) 國商”……
但我想提醒諸位,唐宋之間還發生了一個(ge) 意義(yi) 十分重大的變遷,我們(men) 可不要忽略了,那便是身份等級製的消解。
唐朝社會(hui) 還保留著壁壘森嚴(yan) 、界限分明的身份等級,社會(hui) 成員間不但有貴賤之分,還有良賤之別,不容混淆;劃分等級的標準就是門第與(yu) 出身。
這套良賤有別的製度在宋代便走向瓦解了,貴賤之分亦已弱化,階層壁壘被打破,總而言之,由唐入宋,身份等級製即使尚未完全消失,也已經處於(yu) 消亡的曆史進程中。
唐朝還有壟斷政治與(yu) 社會(hui) 地位的世家貴族,宋朝時貴族已退出曆史舞台;唐朝的奴婢是法律地位等同於(yu) 畜產(chan) 的賤口奴婢,宋代的奴婢則是雇傭(yong) 關(guan) 係下的良人。
身份等級製的消亡構成了“古今之變”的重要主題之一,也代表了唐宋變革的方向,從(cong) 這個(ge) 角度來說,“唐宋之變”也是某種程度的“古今之變”。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