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吳鉤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
宋朝人的相親(qin) 比“王婆說媒”更火辣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賜稿
部分文字節選自吳鉤《宋:現代的拂曉時辰》一書(shu)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二月廿八日庚子
耶穌2024年4月6日
自淄博燒烤爆紅之後,每隔個(ge) 一年半載,總是有一個(ge) 新的文旅項目莫名其妙就紅出圈,從(cong) 哈爾濱冰雪遊到天水麻辣燙,各領風騷三五個(ge) 月。我們(men) 總是想不到它為(wei) 什麽(me) 會(hui) 突然紅遍天下。今年春天,輪到開封萬(wan) 歲山·大宋武俠(xia) 城的相親(qin) 節目“王婆說媒”出圈了。
“王婆說媒”為(wei) 什麽(me) 會(hui) 出圈?不知道。我隻是想蹭個(ge) 熱點,介紹一下宋朝的相親(qin) 文化,讓朋友多了解一點宋代中國的活色生香而已。
有媒體(ti) 在報道“王婆說媒”爆紅一事時“科普”說:“王婆”是《水滸傳(chuan) 》裏的人物,替西門慶設計勾引潘金蓮,但現實中的王婆,亮亮堂堂,光明正大,為(wei) 孤男寡女們(men) 操碎了心。但這個(ge) “科普”是錯誤的。“王婆”未必是《水滸傳(chuan) 》裏的人物,事實上,在宋話本中,不少媒人都叫王婆。如《鬧樊樓多情周勝仙》裏有個(ge) 王婆,名字“喚作王百會(hui) ,與(yu) 人收生,做針線,做媒人,又會(hui) 與(yu) 人看脈,知人病輕重。鄰裏家有些些事都凂他”;《一窟鬼癩道人除怪》裏也有個(ge) 王婆:“吳教授看那入來的人,不是別人,卻是半年前搬去的鄰舍王婆,元來那婆子是個(ge) 撮合山,專(zhuan) 靠做媒為(wei) 生”。毋寧說,“王婆”就是宋朝媒人的符號。
同其他王朝一樣,宋朝人的婚姻,必經媒人說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也。也因此,我們(men) 說起古人的婚姻,總是會(hui) 聯想到“包辦”二字,以為(wei) 新人隻能聽從(cong) 父母擺布,雙方要到洞房才第一次見麵。
但這個(ge) 想象至少對宋人而言是不準確的。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不是父母包辦的意思,而是指一項婚姻的締結,以媒人為(wei) 中介,由父母出麵。新人對於(yu) 自己的婚事,當然具有一定自主權,絕不是全然由父母說了算。
在宋代,經媒人說親(qin) 之後、新人成親(qin) 之前,有一個(ge) 相親(qin) 的程序。“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nei) ,兩(liang) 親(qin) 相見,謂之‘相親(qin) ’。男以酒四杯,女則添備雙杯,此禮取‘男強女弱’之意。如新人中意,則以金釵插於(yu) 冠髻中,名曰‘插釵’。若不如意,則送彩緞兩(liang) 匹,謂之‘壓驚’,則婚事不諧矣。既已插釵,則伐柯人(媒人)通好,議定禮,往女家報定。”這個(ge) 相親(qin) 的過程,相當火辣,彼此相中了,則男方給女方插上金釵;也很有禮節,若相不中,則男方要送上彩緞兩(liang) 匹,表示歉意。
宋人也有自由戀愛。宋話本《鬧樊樓多情周勝仙》就講述了一個(ge) “女追男”的淒美故事:東(dong) 京有一個(ge) 十八歲少女,叫做周勝仙,一日正好在茶坊遇見了令她怦然心跳的心上人範二郎,兩(liang) 人“四目相視,俱各有情”。周勝仙自思量道:“若還我嫁得一似這般子弟,可知好哩!今日當麵錯過,再來那裏去討?”於(yu) 是主動向心上人透露:“我是不曾嫁的女孩兒(er) 。”可謂膽大無忌。
宋筆記《青瑣高議》中則有一個(ge) “男追女”的故事:京城人周默,對鄰居一老秀才的二十一歲妻子孫氏一見鍾情,展開猛烈攻勢,接連寫(xie) 了幾封情書(shu) 。孫氏對周默似也有情意,但既已婚嫁,便嚴(yan) 詞拒絕了周的追求。後來周默宦遊,寫(xie) 信告訴孫氏:願終身不娶,等她,直至她丈夫去世,便回來迎娶她過門。三年後,周默回鄉(xiang) ,得知孫氏丈夫已離世,便托母親(qin) 遣媒求婚。兩(liang) 人終結成秦晉之好。孫氏是嫁過三次的婦人,但周默以及彼時社會(hui) ,都沒有對她有什麽(me) 歧視。宋代社會(hui) 之開放,可窺一斑。
另外,我們(men) 可能還有一個(ge) 刻板的印象,即以為(wei) 古時夫妻之間要正襟危坐,人前不可有親(qin) 熱之舉(ju) ,否則就不合禮教。其實在宋代,小夫妻之間表現出親(qin) 親(qin) 熱熱,是比較尋常的。《清明上河圖》中有個(ge) 圖景:“孫羊正店”大門前,有一對小夫妻正在買(mai) 花,小嬌妻親(qin) 昵地將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現代情侶(lv) 沒啥區別。另有一首宋代民間女子寫(xie) 的詩詞為(wei) 證:“月滿蓬壺燦爛燈,與(yu) 郎攜手至端門。”小夫妻出門看花燈,是手牽手的。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