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東海】平等差等矛盾統一,愛有差等而無局限——差等微論 - 伟德平台体育

【餘東海】平等差等矛盾統一,愛有差等而無局限——差等微論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4-04-01 11:11:26
標簽: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平等差等矛盾統一,愛有差等而無局限

——差等微論

作者:餘(yu) 東(dong) 海

來源:作者賜稿

 

家天下君主製對差等和秩序強調過度,對平等和自由有所忽略。未來公天下君主製自可擺脫這種曆史局限,更重視平等和自由。

 

——東(dong) 海曰

 

【差等】平等和差等,各有各的適用性必要性,兩(liang) 者相反相成矛盾統一。《易經係辭上》說:“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陳,貴賤位矣。”天地萬(wan) 物皆有差等,尊卑貴賤就是差等。沒有差等,萬(wan) 物不安,乾坤不定,三千大千世界都不能成立。無論家國天下,良好的秩序必是平等和差等的統一。沒有平等的秩序就是極權主義(yi) ,惡序也,監獄化;沒有差等的秩序就是平等主義(yi) ,無序也,叢(cong) 林化。叢(cong) 林化又是通往監獄化的捷徑。蓋叢(cong) 林社會(hui) 最容易弱肉強食逆淘汰,最有利於(yu) 邪惡勢力的成長成功。極權主義(yi) 勢力作為(wei) 邪惡之最,最容易成功。平等主義(yi) 和民主主義(yi) 一樣最善於(yu) 為(wei) 極權主義(yi) 作嫁。平等主義(yi) 者追求平等,追到的隻能是最不平等的結果。平等主義(yi) 害平等,此之謂也。遺憾這個(ge) 道理,非平等主義(yi) 的平麵化民粹化小腦袋所能理解。

 

【差等】愛有差等而無局限,愛無局限而有差等。愛有差等,先親(qin) 後疏,先近後遠,先值得後不值得。先值得,謂先關(guan) 心愛護幫助值得關(guan) 心愛護幫助的人。鏡明廳友之言是也:“在我們(men) 能量不夠大的時候,資源和力量有限,如果不擇人而施,很容易被別人剝削而亡。”

 

【差等】愛有差等,由親(qin) 及疏,由近及遠;恨有差等,由近及遠,取大忽小。複仇的時候,要先報複最近的大仇,然後再考慮時空距離較遠的大仇,並忽略小怨。解決(jue) 絕大多數問題,也應該遵循先近後遠、先大後小和取大忽小的原則。

 

【儒眼】儒家講差等和尊卑,但尊卑之中又蘊平等之義(yi) 。常有人因董子有“屈民而伸君”之語,認為(wei) 董子思想法家化,主張臣民絕對服從(cong) 君主。殊不知,董子是醇正的儒家。其“屈民而伸君”接著就是“屈君而伸天”,道統高於(yu) 政統,天爵高於(yu) 人爵。董子又說:“天之生民,非為(wei) 王也;而天立王,以為(wei) 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le) 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同時,曆代儒家公認共尊的“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之說,在一定程度上將民意等同於(yu) 天意,民意就具有了神聖性,尊重民意就是尊重天意。從(cong) “屈民而伸君”出發,進而“屈君而伸天”,複循環回來,歸結其意為(wei) 一定程度的屈君而伸民。這才得董子政治思想中君民關(guan) 係之全。

 

【答客】尊卑貴賤就是差等的古典表述。夭夭廳友言:“用現代普通人能夠聽得懂,不會(hui) 產(chan) 生歧義(yi) 的說法不行嗎?一種說法如果需要不斷解釋別人才能理解,那說明該換一種表達方式了。”東(dong) 海曰:尊卑貴賤是聖經之言,隻能用現代話語解釋之,不能修改。以聖經為(wei) 核心的儒家話語是最標準的中國話。現代人接受聖經言論有難度,問題不在聖經而在現代人。很多現代人不懂中國話,反感中國話,是五四眾(zhong) 多惡果之一。上上下下無數官民淪為(wei) 異類賤類非人類而不知。

 

【答客】夭夭廳友言:“曆史上尊卑貴賤就是為(wei) 樹立皇帝的絕對權威立下了汗馬功勞,現代人反感不是很正常的事嗎?”東(dong) 海答:簡略說明三點:一、曆史上儒式家天下,有其曆史的合理合法性,不能完全否定;二、曆史上儒家群體(ti) 為(wei) 製約皇權盡了最大的努力,付出了極大的代價(jia) 包括很多生命代價(jia) ;三、儒式家天下已經沒有現實和未來的合理合法性。當代儒家禮當在政治上追求公天下王道,在人類關(guan) 係中更重視平等。

 

【答客】導斌廳友問:“儒學,君主,父權製的遺存。君權父權夫權都不複存在的年代,堅守儒學意味著什麽(me) ?”東(dong) 海答: 立人之道曰仁與(yu) 義(yi) ,儒學就是仁義(yi) 之學,最好的人道學說。禮製形式因時而異,禮製精神萬(wan) 古不易,仁義(yi) 之道萬(wan) 古普適。道統在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夫婦婦,各有其責,各有其權,都有人權,雙方既有差等又有平等。家天下君主製對差等和秩序強調過度,對平等和自由有所忽略。未來公天下君主製自可擺脫這種曆史局限,更重視平等和自由。

 

【答客】岱瑛廳友言:“尊卑貴賤、等級秩序,這些東(dong) 西都太表麵了,不足以作為(wei) 儒家的根基。至於(yu) 什麽(me) 是儒家的根基,這個(ge) 問題太大了,沒法用三言兩(liang) 語表達出來。”東(dong) 海曰:社會(hui) 不能也不可能片麵化和無序化。即使民主社會(hui) ,也有一定的等級秩序。但這是末不是本,儒家的根本是五常道。尊卑貴賤、等級秩序屬於(yu) 禮的範疇,禮是對差等和平等的一種適宜規範。家天下時代是小康禮製側(ce) 重於(yu) 差等,未來公天下的大同禮製,禮當側(ce) 重於(yu) 平等。禮製即禮樂(le) 製度,分而言之,禮樂(le) 功能同中有別,禮別異,樂(le) 合同。公天下應該更重視樂(le) ,以淡化別異,貴於(yu) 合同。

 

【擊蒙】或說儒家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人權的死敵雲(yun) 雲(yun) 。東(dong) 海曰:公天下時代的君臣關(guan) 係與(yu) 家天下時代有所不同,禮當淡化差等而側(ce) 重平等。但君君臣臣原則不能變,任何時代都不能君不君臣不臣,更不能父不父子不子。不君不臣不父不子,意味著政治和家庭無序化,人權就得不到基本保障。明白嗎?

 

【寬嚴(yan) 】儒家愛有差等,寬嚴(yan) 亦有差等。例如,於(yu) 自他,嚴(yan) 於(yu) 自己而寬於(yu) 他人;於(yu) 官民,嚴(yan) 於(yu) 官員而寬於(yu) 民眾(zhong) ;與(yu) 內(nei) 外,嚴(yan) 於(yu) 家人(特指子弟及弟子)而寬於(yu) 外人;於(yu) 言行,嚴(yan) 於(yu) 行為(wei) 而寬於(yu) 言論;於(yu) 罪過,嚴(yan) 於(yu) 罪惡而寬於(yu) 過失;於(yu) 罪行,嚴(yan) 於(yu) 慣犯而寬於(yu) 初犯;於(yu) 過錯,嚴(yan) 於(yu) 惡意之過而寬於(yu) 無心之過。

 

【態度】躬自厚而薄責於(yu) 人,既是君子必具的功夫修養(yang) ,也是避免怨恨、和諧環境的必要前提。反過來, 躬自薄而厚責於(yu) 人,就很容易招怨,無論在家庭在單位在任何群體(ti) ,都很容易招致怨憎、製造矛盾,成為(wei) 人人嫌棄的老厭物,儒者不可不慎也。注意,道德並非不可以要求他人,隻是有差等。對子弟宜嚴(yan) 些,對學生次之,對故舊宜寬,對陌生人和民眾(zhong) ,若無一定權位,聽任之可也。對於(yu) 師長,非原則性問題,亦不妨聽任之。道德要求的態度和方式也因人而異,對子弟和學生宜直接,耳提麵命;對故舊師長宜委婉,師友前勿絮絮,長輩前可泣諫。(摘自《儒家待人接物的一個(ge) 原則----東(dong) 海客廳論批評》)

 

【仁性】說“愛有差等”沒問題,說“仁有差等”則不可。仁字多義(yi) ,第一義(yi) 是天性義(yi) ,於(yu) 宇宙為(wei) 天地之性,於(yu) 生命為(wei) 天命之性。天性無限無涯亦無差等,人人皆有天性,人人天性平等。另外,仁性具有五性:首出庶物、至高無上的超越性,至誠無息、生生不息的創生性,一歸萬(wan) 法、無所不在的潛在性,萬(wan) 法歸一、一以貫之的統攝性,其小無內(nei) 、其大無外的無限性。(《天地萬(wan) 物一體(ti) 之仁——東(dong) 海客廳論仁道》)

 

【良知】良知是天之所賦。論本質,人人相同,完全平等;論作用,因人而異,各有差等。光明度不同故。光明度的高低與(yu) 作用的大小成正比。論良知光明度,聖賢最高,君子次之,小人較低,盜賊最低。聖賢之良知,達則光輝普照天下,窮則明哲足以保身。盜賊雖有良知,因為(wei) 深受惡習(xi) 的遮蔽,就像睡著了一樣,很難起作用。縱無世法懲罰,仇敵報複,天理不容,鬼神不饒也。

 

【差等】儒家仁愛有差等,社會(hui) 也有差等。在儒家社會(hui) ,一切邪惡的東(dong) 西,在革麵洗心之前,都將三化:底層化,邊緣化,弱勢化。它們(men) 將被禁止禁入上流社會(hui) 和主流社會(hui) ,無權無位無勢。

 

【平等】儒家不講眾(zhong) 生平等,隻講人生平等。眾(zhong) 生包括一切有情眾(zhong) 生和無情眾(zhong) 生,人生指人類生命。

 

【東(dong) 海律】對人狠毒,對自己人特別狠毒,是邪惡之徒的共同特征。仁者愛人,愛有差等,自近及遠。同樣道理,不仁者害人憎人,其害其憎亦有差等,自近及遠。欲判斷一個(ge) 人一股勢力的正邪善惡,這是一個(ge) 重要標準。注意,古來君子對家人門人道德要求略高,是愛切責深,非苛刻也。2024/3/31餘(yu) 東(dong) 海集於(yu) 青秀山下獨樂(le) 齋

 

 

責任編輯:近複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