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乾】西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2011年度報告

欄目:經典誦讀
發布時間:2012-06-14 08:00:00
標簽:

 



西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2011年度報告
作者:韓長乾
來源:作者惠賜《儒家郵報》發表
來源:西曆2012年6月14日



    作者簡介:韓長乾,筆名韓歌子,1968年生,男,漢族。中學語文教師。民進會員。喜歡文學,有詩集《韓乾情詩300首》、《曾經激情》,長篇小說《青藏情殤》、《灞河流水人家》待出版。熱愛國學,主推《弟子規》、《人之規》、《《弟子規》學生適讀版》、《君子規》。研究方向為宗親文化、祭祀文化和節慶文化。擔任陝西省國學研究會傳承部長、和諧中國網西安辦主任、西安中和書院院長助理、西安和儒書院策劃,曾辦西安國學研究會、長安弘文館。編著《《弟子規》學生適讀版》、《《千家詩》中學生適讀本》、《新編論語四字經》待出版。



     2011年,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以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國學教育、推廣、普及為核心,大力弘揚和繼承國學精神;以“萃取國學精華,弘揚民族文化”為宗旨;麵向社會,麵向基層、麵向群眾,為推動和繁榮西安市文化藝術事業做出了一定成績。現將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2011年西安地區國學推廣活動報告如下。
     

    一、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概況
   

  (一)國學經典誦讀機構
  

    1、國風中老年國學經典誦讀團。2011年7月成立,一團為興慶公園團,團長苗崑,顧問任泉。主要在興慶公園利用晨練時間誦讀和宣傳國學經典,輔以文藝節目表演,將國學經典和文藝節目相結合,增強國學活動的趣味性。


    2、國雅大學生國學經典誦讀團。2011年8月成立,一團為西北大學傳統文化與武術協會團,團長陶帥。二團為西安交大城市學院分團,團長殷逸辰。西安科大和陝西師大分團正在成立中。主要開展講座活動,誦讀團以誦讀表演為主,在校內外廣場或公園開展誦讀活動,擴大國學影響,將公園廣場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打造成西安文化品牌活動。


    3、國頌少兒國學經典誦讀團。2011年10月成立,一團為西安承孝國學幼兒園,團長傅鈺雅,顧問杜永貴。二團為市81中學國學誦讀團,團長劉歡,顧問韓歌子。雁塔路小學、翠華路小學分團正在成立中。


    4、老蜂農三聖學堂。2011年5月成立,位於南二環老三屆大廈五樓,由陝西老蜂農公司提供場地。堂主楊北社,副堂主左雲玲、譚武兵。主要利用周日學習四書。


    5、弟子堂。2011年9月成立,位於南稍門十字西友誼西路46號小雁賓館南樓303室,堂主周濤,副堂主武文娟、王軍。每周六下午3---5點,主要學習蒙學。


    6、麗澤書院、墨蘭書院、長安書院、世宗學堂、至善學堂等均為全日製國學私塾。麗澤書院成立於2011年11月,分為大雁塔分部和滻灞分部,院長楊北社,顧問王盛華、孫見喜、劉煒平和韓星,副院長亢榮華。墨蘭書院成立於2006年,院長為來自東北的“國學姐姐”閻莉莉,顧問喬萬才。原址在漢城遺址內東葉寨村,原名為迦南國學書院,現址位於戶縣祖庵鎮黃堡藝術村內。長安書院成立於2008年,位於長安區興隆鄉,院長付守生。世宗學堂成立於2009年,位於西高新西蘭公寓,院長肖學元。至善學堂成立於2011年10月,位於李家村萬達廣場內,院長陳保忠,顧問何欣。


    7、中和書院。2006年成立,活動5期後暫停。2011年11月在麗澤堂大雁塔分部重新開始活動,定位為國學交流和師資培訓,旨在提升對儒學文化的認識。以韓星教授講述儒學儒教知識為主,參加者為國學方麵的研究生、各界國學愛好者和國學機構老師。


    8、明德國學書院。2008年成立,位於南郊明德門附近,院長王毅峰,顧問李誌強。主要開展國學公益講座和遊學活動。


    9、學校國學經典教育機構。西安市一中在《大公報》編輯寇偉的指導下開展以漢字藝術為主的國學活動。後宰門小學自編了國學係列讀本,開展了國學進課堂學習活動。曲江一中開展了《弟子規》集體誦讀活動等。


    (二)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1、元旦興慶公園公益誦讀。                         


    國學愛好者韓歌子等在興慶宮公園、城牆根下召集路過青少年,穿漢服朗讀《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感受國學魅力,每月月底舉行。


    2、初春朝陽門北段環城公園公益誦讀。


    三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西安市朝陽門外的環城公園中,韓歌子帶領一群六七歲小孩,身穿漢服誦讀《弟子規》,站在一旁的老師也是漢服飄飄,拈書微笑。孩子們琅琅的誦讀聲吸引了眾多晨練市民含笑讚賞。


    3、清明節西安博物院祭孔誦讀《論語》活動。


    清明節,社會各界20多名國學愛好者集聚西安小雁塔廣場,舉辦了“公曆二零一一清明節西安小雁塔公祭孔子誦讀《論語》”活動。身著漢服,在主祭田衝帶領下,群體對孔子掛像深鞠三躬,一起誦讀《論語》,引得近百名遊人加入齊誦。 


    4、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讀書人鍾鼓樓廣場誦讀並倡導全民學習《弟子規》係列活動。


   (1)西安國學愛好者倡導全民學習新版《弟子規》。


    西安國學愛好者50多人齊聚鍾鼓樓廣場誦讀新版《弟子規》,朗朗誦讀聲引來路人圍觀。活動由西安文史館、西安國學研究會、和諧中國網和陝西師大國際漢學院聯合舉辦。和諧中國網主編李耀君教授為活動提供了100本個人修訂新版《弟子規》,國學研究會任泉介紹了學習新版《弟子規》的感受,活動後書本贈送國學愛好者。


    (2)老外參與國學經典誦讀鍾鼓樓前誦《弟子規》。 


    西安市文史研究館在鍾鼓樓廣場舉辦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吸引了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LIEDIE女士參與其中,並用漢語朗誦《弟子規》,盛讚國學魅力


    5、“五一”勞動節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誦讀《弟子規》。


    西安國學愛好者50多人齊聚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南,西安國學研究會秘書長韓歌子帶領大家齊聲誦讀新版《弟子規》,引來路人駐足欣賞。和諧中國網主編李耀君為活動提供了200本個人修訂新版《弟子規》,陝西國學藝術研究會李向紅秘書長介紹了學習新版《弟子規》的感受,活動後書本贈送國學愛好者。


    6、“六一”兒童節大唐芙蓉園國學經典誦讀活動。


    5月28日上午,西安國學研究會和大唐芙蓉園共同組織了“童音朗朗,古韻悠悠”大型國學經典誦讀主題活動。唐詩峽內50餘名孩子身著傳統服裝朗誦古詩詞。西安“曙光行動”民間組織攜手戶縣華陽村小學的孩子們也參與其中,在《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等古樂的伴奏下,孩子們聲情並茂朗誦《靜夜思》、《曲江賦》、《曲江春感》等經典古詩詞。來自山區的留守兒童和城裏孩子,在大唐芙蓉園一起度過了愉快的節日。


    7、端午節西安交大城市學院舉行“遙想屈原詩歌經典朗誦會”。


    端午節,西安交大城市學院舉行“遙想屈原詩歌經典朗誦會”。西安國學研究會的20多名國學愛好者與城市學院的30多名學生、繽紛鳥少兒美術基地的20名小朋友相聚一起誦讀經典詩歌,緬懷屈原。


    8、洋學子誦讀《弟子規》。


    6月17日,美國猶他大學27名學生來到狄寨原上的西安市第81中學,穿上漢服,在悠揚的古箏《洞庭新歌》聲中,與該校中學生共同誦讀《弟子規》,學習書法、跳繩,親身感受中國傳統文化和體育項目。


    9、六月二十九日西安博物院“紅色經典朗誦會”。


    6月26日,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西安博物館和西安漢服社組織三百多名國學愛好者,在小雁塔舉辦了“慶祝建黨90周年紅色經典朗誦會”。中小學生、國學愛好者和漢服社社員表演集體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的祖國》、《國家》,男聲獨唱《愛我中華》、《共產黨是我們媽媽》,誦讀毛主席詩詞,回顧經典紅色歌曲,為黨的90歲華誕獻禮。


    10、老三屆大廈“七夕節愛情經典朗誦會”。


    “七夕節”,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在老三屆大廈組織“七夕節愛情經典朗誦會”,三聖學堂孩子和國風中老年國學誦讀團表演了10多個節目。國學大師林清泉老人、研究會王盛華副會長、省孔子研究會副會長韓星教授應邀指導活動。


    11、中國教子網世宗學堂唐城牆遺址公園開展遊學活動。8月底,中國教子網世宗學堂肖學元院長、明德國學院王毅峰院長、西安漢服社紅胡子等人組織國學堂學員身穿漢服在唐城牆遺址公園開展了遊學活動,在遊覽中學國學,在禮儀中體驗中華文化。


    12、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學開展國文經典誦讀活動。
 

   9月15日,西安市第七十一中學開展了“《圍爐夜話—道德》節選”國文經典誦讀活動,傳統教育活動得到了全體師生的一致好評。
 

   13、東關小學開發“學國學 誦經典”校本課程。


    東關小學將“學國學 誦經典”正式納入校本課程,為保證校本課程落實效果,學校重點抓了四項工作,一是在國家規定的學生在校時間內,設立了“晨讀八分鍾”;二是學校投資專門為每位學生配備了國學經典《弟子規》書本;三是“晨讀八分鍾”由語文老師和學生一起背誦《弟子規》;四是舉行係列“學國學 誦經典”比賽活動,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


    14、九月十日 “慶雙節國風中老年國學誦讀展演活動”。


    9月10日,省國學會在老三屆大廈舉辦“慶雙節國風中老年國學誦讀展演活動”。以國學內容為主,文藝表演為輔,集體誦讀《弟子規》、演唱感恩歌曲,跳秧歌舞、水兵舞,表演了快板等,是興慶公園開展國學推廣活動以來的總結和提高。


    15、九月二十五日鍾鼓樓廣場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國學經典誦讀展演活動。
 

   9月25日,省國學會在西安鍾鼓樓廣場開展了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國學經典誦讀展演活動。國風中老年國學誦讀團、國雅大學生國學誦讀團、國頌少兒國學誦讀團和各國學機構百餘名學生和成人參加了誦讀展演活動,是我市國學活動的又一次集中展示。                                 


    16、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舉辦2011年西安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祭孔大典。


    9月28日上午,在陝西關中書院,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長安弘文館、西安明德國學書院、陝西銘謙私塾學堂、西安三聖學堂、西安承孝國學幼兒園、長安國學院等聯合舉辦了2011西安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國學誦讀展演和祭孔活動。參加人員身穿漢服,舉行了隆重的祭孔儀式。儀式結束,小學生、大學生、中老年誦讀團表演了經典誦讀和文藝節目。和諧中國網李耀君教授、中國讀經教育中心王財貴教授、曲阜第四屆世界儒學大會韓星教授為活動發來了賀信賀電。 下午,省國學會召開了首屆國學熱點研討會,30多人參加座談交流。圍繞20多個國學熱點問題展開了討論和交流,為進一步開展國學推廣活動做好了思想上和理論上的準備。


    17、西安雁塔路小學私塾表演誦讀論語迎國慶。


    2011年9月30日,西安市碑林區雁塔路小學、中國教子網、明德國學書院、漢服軒轅閣聯合舉辦了“私塾表演誦讀論語迎國慶”活動。五年級班主任組織62名讀經班學生、身穿漢服、行漢禮。奏響了“國學經典誦讀及歌舞”係列活動表演的序曲。


    18、十一月五日麗澤書院滻灞分部誦讀活動。


    11月5日上午,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麗澤書院滻灞分部在灞橋街辦郝家村舉辦了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學童們誦讀了《論語選讀》、《大學》、《弟子規》、《易經選讀》等。麗澤書院還和村委會簽訂了聯辦傳統文化村協議書,由麗澤書院的老國學師帶領村民和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經典。


    二、國學誦讀活動效果及特色流派


    (一)國學誦讀活動效果


    1、幼兒、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讀經的不同特點和效果。幼兒、小學生經典誦讀以熟讀成誦為主,多讀多背效果好,已積累了一定經驗。目前,中小學生誦讀國學經典以雙休日在國學機構學習為主,以學校開展國學誦讀活動為輔。大學生國學誦讀活動以國學社團和誦讀團為主,國學社團以講座為主,誦讀團以誦讀表演為主。活動開展印證了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抓兩頭的經驗:即幼兒和大學生。幼兒園是發蒙,大學是最後一次補課。


    2、學校、社區、企業不同社會領域讀經的不同特點和效果。目前我省國學活動由省國學藝術研究會倡導、組織,但整體上由民間發起,根據單位領導喜歡與否來決定。學校、企業學國學呈零星分布,南郊因文化區原因分布較多。中老年國學誦讀團在公園、廣場已開始誦讀和宣傳國學,社區活動正處在動員起步階段。


    3、從總體上看,一年來,大力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對於提高西安人口素質、改善社會風氣、增強道德修養、促進文明禮貌等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通過學校誦讀,可以提升學生素質,養成良好品質。公園、廣場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讓廣大市民了解國學、喜歡國學、學習國學、踐行國學、受益國學。企業開展學國學活動,可以提升員工素質,形成企業文化,並進一步影響社會風氣。


    4、從發揮文化大省、文化大市優勢來看,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有利於西安建設文明城市,發展旅遊事業,體現文化繁榮,建設精神家園。研究會開展了一係列活動,深受市民熱議,深得市民好評,自己受益,並自覺加入成為國學傳承者與日俱增,研究會各項工作才起步,希望能夠得到多方支持,進一步擴大國學影響,讓國學效應和文化大省名副其實,在國內產生更大影響。漢服國學經典公園廣場誦讀活動、漢服成人禮、漢服祭祀儀式等如能打造成古都西安文化品牌活動,就像重慶唱紅歌一樣,將會成為文化產業的一個發展方向。


    5、從社會影響來看,研究會係列活動的執著開展,已引起了廣大市民的自覺關注。街談巷議,吸引眾多媒體主動跟蹤,相繼報道,在社會上了產生了較大反響。


    (二)國學誦讀活動流派


    在國學經典誦讀活動中,由於國學老師對國學經典或者跟從老師的偏好,逐步形成了一些流派,主要有以下五種。


    1、四書五經派。以儒學著作為主,如老三屆三聖學堂等,其中又分王財貴讀經派和國學經典文化派。


    2、《弟子規》蒙學派。以弟子堂、弘文館為主,又分為老版和修訂版兩種。 


    3、《道德經》、莊子派。如至善學堂、西辛莊道德堂等。


    4、《孝經》派。如高陵大同書院、西門大隱書院等。


    5、遊學派。如明德國學書院、世宗學堂等。


    三、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存在的問題


    1、缺少社會大環境、大氛圍。國學機構大多在地下活動,不事張揚,不和社會來往,不主動尋求宣傳,不和媒體接觸。究其原因,一是缺少社會大環境的營造與助推;二是國學在社會上褒貶不一;三是國學機構究竟是歸文化、教育還是民政部門管理沒有明確規定。目前由研究會協助發展,國學活動目前還沒有較明確的政策文件支持。


    2、誦讀經典缺少專家指導。國學經典林林總總,浩如煙海,認識苦短,讀經典必須選擇。可哪些屬於經典,哪些最需要誦讀,經典裏麵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粕,誦讀經典是否一背了之,誦讀和解讀如何處理,誦讀和實踐怎麽結合,都需要專家學者予以指導。而且最好由國家權威部分組織專家予以界定,以免以訛傳訛,貽誤讀者。


    3、經費欠缺、場地受限、師資稀缺。我省現有國學研究會、孔子研究會、老子研究會、關學研究會、長安文化研究會、白鹿原文化研究會、終南文化研究會等多個機構,各自活動,缺少協作。由於缺乏場地、經費、師資等條件,活動規模偏小,影響力不大。

    4、國學活動缺少整體規劃。對於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各方麵要加強合作,統籌規劃,避免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拆台。在傳統節假日,要合力組織大型活動,擴大國學活動影響力,產生更好的社會效應。

    5、大學生和成人對經典的理解和體悟還缺少引導。學國學最重要的是應用,能夠真正在百姓生活和社會實踐中發揮作用。對於青少年,可以將國學和德育相結合,學習傳統文化中的做人美德。對於大學生和成人,雖然有一定的領悟能力,但對於國學經典仍是見仁見智。如何結合社會熱點事件,對國學經典予以解讀則顯得尤為重要,更需要專家學者和報刊影視等媒體予以引導。


    四、國學經典誦讀活動改進建議


    1、在全社會,由文化、教育、工會、婦聯、共青團等聯合出台《全社會學國學倡議書》,為國學活動正名和造勢,引導國學活動推向深入。借鑒外地經驗,發揮我省、市曆史文化優勢,市語委、市教育局加大研究力度,盡快研究製定《關於在全市教育係統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實施意見》,盡快促進國學經典進校園、進課堂,或成為選修課和課外興趣活動。成立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在製度上、組織上保證誦讀活動健康持續開展。


    2、經典誦讀和教育活動需要專家理論支持。經典誦讀活動目前還處於摸索階段,經典不同,做法不一,效果懸殊,為人詬病。建議專家學者多加指導,全麵總結,促進發展。


    3、請專家學者對國學經典誦讀活動跟蹤研究。研究會將聯係專家學者、研究生與國學機構建立合作研究關係,開展活動跟蹤研究,增強國學經典誦讀效果,進一步壯大國學經典誦讀隊伍。


    4、加強與企事業單位的聯係。研究會與企事業單位相互合作,尋求企業支持,促進國學公益活動,並穩步推進,做大做強,產生更廣大、更深遠、更持久的社會效應,研究會將為企事業隊伍提供國學講座、員工培訓和文化谘詢服務。


    5、力爭將國學經典誦讀和漢服成人禮、祭孔祭老活動打造成文化品牌活動。研究會將和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大唐芙蓉園、大雁塔北廣場、樓觀台景區、碑林博物館、西安博物院、西安圖書館等單位繼續加強合作,打造文化品牌活動。


    6、爭取恢複關中書院,成為國學活動基地。研究會將和西安市教育局溝通達成共識,和西安文理學院、碑林區委、區政府共同磋商恢複、合建關中書院,使其成為國學文化大院,與國內書院爭輝。


    7、策劃成立儒學儒教協會,擴大儒學活動影響。加強和陝西省孔子研究會的合作,協辦陝西省儒學儒教協會,組織儒者、儒商、儒政等開展交流活動,恢複文廟、書院、學堂等作為協會活動基地,使儒學與道教、佛教等協調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比較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曆史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展現。我們將發揮傳統文化大省、大市積澱深厚、民風淳樸、人文氛圍濃厚的優勢,建設西安曆史文化古都,重視文化教育,加快國學發展,逐步縮小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經過長期的探索與實踐,力爭早日形成國學經典誦讀進學校、進課堂、進家庭、進社區的良好局麵,營造“人人能吟誦、校校有活動、家家有書聲”的誦讀經典氛圍,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出更大貢獻。

                                                                          

                                 陝西省國學藝術研究會

                                      2011年12月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