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釗】紹修書院——韓國書院(1)

欄目:廟堂道場
發布時間:2024-03-09 10:39:35
標簽:

紹修書(shu) 院——韓國書(shu) 院(1)

作者:梁釗

來源:“書(shu) 院研究”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廿五日戊辰

          耶穌2024年3月5日

 

 

 

(紹修書(shu) 院全景)

 

2019年7月6日,“韓國書(shu) 院”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an) ,主要依據為(wei) :韓國書(shu) 院至今保存著與(yu) 性理學有關(guan) 的教育與(yu) 社會(hui) 文化傳(chuan) 統,很好地反映了性理學的曆史變遷,具有卓越的普遍價(jia) 值。眾(zhong) 所周知,五百年的朝鮮朝以程朱理學作為(wei) 治國綱領,朝鮮朝的儒士信奉性理學並將其本土化,書(shu) 院從(cong) 景觀建造、文獻刊刻、祭祀禮儀(yi) 等方麵綜合體(ti) 現著朝鮮半島性理學的發展脈絡。

 

入選世界文化遺產(chan) 的“韓國書(shu) 院”即韓國所稱的“九大書(shu) 院”,分別是紹修書(shu) 院、灆溪書(shu) 院、玉山書(shu) 院、陶山書(shu) 院、筆岩書(shu) 院、道東(dong) 書(shu) 院、屏山書(shu) 院、武城書(shu) 院、遁岩書(shu) 院。

 

 

 

(18世紀繪《廣輿圖·順興(xing) 府》)

 

 

 

(1920年代的紹修書(shu) 院)

 

紹修書(shu) 院是韓國最早創立的書(shu) 院,位於(yu) 慶尚北道榮州市順興(xing) 麵,原為(wei) 新羅宿水寺舊址。1542年8月,豐(feng) 基郡守周世鵬(1495-1554)開始營建將性理學引入朝鮮半島的安珦(1243-1306)之配享祠堂——文成公廟。1543年2月,祠堂竣工。同年4月,地方儒生開始組織營建講學堂、直方齋和藏書(shu) 閣。至8月,形成書(shu) 院雛形。於(yu) 是,在1543年8月,周世鵬將安珦的影幀奉安之後,正式命名“白雲(yun) 洞書(shu) 院”。

 

 

 

(安珦肖像)

 

書(shu) 院之名與(yu) 宋代朱熹複興(xing) 的“白鹿洞書(shu) 院”有關(guan) ,因其周圍風景不遜色於(yu) 廬山且常有白雲(yun) 環繞溪穀而得名。周世鵬想要通過設立書(shu) 院來發揚安珦的“心性論”和“敬思想”,以此達到“藏修”與(yu) “教化”的效果。

 

 

 

(紹修書(shu) 院院名匾額)

 

1548年10月,退溪李滉(1501-1570)任豐(feng) 基郡守並上書(shu) 朝廷請求賜額。於(yu) 是,明宗命大提學申光漢(1484-1555)為(wei) 書(shu) 院命名,申光漢據“既廢之學,紹而修之”而命名書(shu) 院為(wei) “紹修書(shu) 院”。1550年2月,朝鮮明宗賜匾,紹修書(shu) 院成為(wei) 了朝鮮朝最早的賜額書(shu) 院。以此為(wei) 契機,朝鮮朝確立了性理學的正統地位並認證了書(shu) 院的社會(hui) 功能。朝鮮半島書(shu) 院的奉祀先賢和教化社會(hui) 等功能正式確立並持續至今。

 

 

 

(紹修書(shu) 院景濂亭)

 

1545年,在紹修書(shu) 院入口處修建景濂亭,取敬慕濂溪周敦頤之意。1549年,翠寒台建成;1614年,濯清池完工;隨著學生數量的增加,1614年增設住宿宅舍——至樂(le) 齋;1807年,於(yu) 直方齋旁建日新齋,日新齋後建學求齋。

 

 

 

(紹修書(shu) 院日新齋、直方齋)

 

自17世紀至19世紀,紹修書(shu) 院的重修和修葺工作持續進行。1657年,重建景濂亭;1677年,修葺祠堂和講堂;1730年,修葺講堂和典祀廳;1799年,重建至樂(le) 齋;1805年,修葺直方齋和學求齋;1813年,修葺祠宇、典祀廳和圍牆;1819年,重建藏書(shu) 閣。

 

 

 

(紹修書(shu) 院內(nei) 現存部分印板)

 

紹修書(shu) 院於(yu) 1963年被韓國列為(wei) 史跡第55號,1975年在院內(nei) 建影幀閣,1982年增建史料館,用於(yu) 展示與(yu) 書(shu) 院相關(guan) 的曆史及人物。1992年,建造忠孝教育館,用於(yu) 展示文物,實施傳(chuan) 統文化教育。2004年,講學堂和文成公廟被列為(wei) 寶物。

 

 

 

(紹修書(shu) 院影幀閣)

 

紹修書(shu) 院的講學活動自1543年正式開始,直到1888年終止,共持續345年。六年後,朝鮮朝因甲午改革而廢除科舉(ju) 考試,講學活動難以恢複。紹修書(shu) 院的講學活動包括講會(hui) 、居齋、居接、白日場以及旬題等,按照慣例,主要是考慮到天氣原因,7月至9月進行講會(hui) 和居齋;10月至12月進行居接和白日場;1月至6月進行旬題。

 

紹修書(shu) 院的儒生是如何度過一天的學習(xi) 生活呢?他們(men) 早起後整理寢具,先端坐讀書(shu) 片刻,然後前去用早餐,儒生相見時會(hui) 相互行揖禮。飯罷後再行揖禮,儒生一人開始“敬讀”,內(nei) 容有《白鹿洞五規》《朱文公十訓》《敬齋箴》《夙興(xing) 夜寐箴》等。之後,儒生們(men) 開始“通讀”,主要讀《心經》《近思錄》《朱子書(shu) 節要》等性理學書(shu) 籍。敬讀和通讀結束後,儒生各自回齋室自習(xi) 儒家經典,稱為(wei) 居齋。居齋後會(hui) 實施背講並進行評價(jia) ,對全麵領悟諸書(shu) 的儒生給予“大通”或“純通”;對基本懂得要領旨趣的儒生給予“通”;對熟悉一章大義(yi) 的儒生給與(yu) “略通”;對一章稍有見解的儒生給與(yu) “粗通”;對一知半解的儒生給與(yu) “不通”。寒來暑往,在紹修書(shu) 院學習(xi) 的儒生達4000餘(yu) 名。

 

 

 

(紹修書(shu) 院講學情景)

 

2016年,在紹修書(shu) 院運營委員會(hui) 和東(dong) 洋大學韓國先儒研究院的主持組織下,紹修書(shu) 院的講學活動得以恢複,主要有入院禮、經典講讀等。

 

 

 

(紹修書(shu) 院司馬儒生入院禮)

 

周世鵬在《白雲(yun) 洞書(shu) 院院規》中言:“上巳之清明、重陽之佳節, 即公平生所浴禊遊賞於(yu) 此者, 追⽽祭之, 公必樂(le) 而降歆。”故在每年季春和季秋的上丁日,紹修書(shu) 院舉(ju) 行享祀儀(yi) 式,持續至今。

 

 

 

(紹修書(shu) 院文成公廟內(nei) 部)

 

 

 

(周世鵬和李滉製定的安文成公春秋享圖)

 

*如果您發現存在史實錯誤、圖片錯用和表述欠妥之處,請不吝指正。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