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韓慶祥: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欄目:演講訪談
發布時間:2024-03-06 23:19:29
標簽:

原標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專(zhuan) 訪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專(zhuan) 家工作室領銜專(zhuan) 家韓慶祥》

受訪者:韓慶祥(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專(zhuan) 家工作室領銜專(zhuan) 家)

采訪者:劉夢甜(光明網記者)

來源:光明網

 

編者按:一年一度的全國兩(liang) 會(hui) 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重要窗口。肩負職責使命,帶著殷殷重托,2100多名全國政協委員、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首都,共商國家大計。值此全國兩(liang) 會(hui) 召開之際,光明網推出“一級教授談兩(liang) 會(hui) ”係列稿件,特約請兩(liang) 院院士、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等權威專(zhuan) 家析看點、話期待,傾(qing) 聽思想理論界的時代聲音!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專(zhuan) 訪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專(zhuan) 家工作室領銜專(zhuan) 家韓慶祥

 

全國兩(liang) 會(hui) 立足新方位、描繪新藍圖,開辟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xing) 偉(wei) 業(ye) 的新局麵。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本質特征,體(ti) 現了堅持馬克思主義(y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和新時代中國具體(ti) 實際三者有機統一。就是說,可以從(cong) 馬克思主義(yi) 的本質要求、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和新時代中國具體(ti) 實際三維結構,來理解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本質特征。

 

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深刻指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並深入闡釋了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

 

這裏著重講講中國式現代化與(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的內(nei) 在聯係。我們(men) 知道,中華文明形成並延續發展幾千年而從(cong) 未中斷,積澱形成輝煌燦爛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文化形態主要是倫(lun) 理型文化,相對側(ce) 重於(yu) 人和人的關(guan) 係,注重以道德秩序構造一個(ge) 群己合一的世界,在人己關(guan) 係中以他人為(wei) 重。相比之下,西方現代化的文化形態本質上是以資本為(wei) 主導的競爭(zheng) 性文化,相對側(ce) 重於(yu) 人和物的關(guan) 係,注重個(ge) 人。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不忘本來”,傳(chuan) 承發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合理元素,也“吸收外來”,批判性地吸收西方現代化的文化形態中的積極因素,是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魂”、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根”的文化,是揚棄中西方傳(chuan) 統文化形態意義(yi) 上的社會(hui) 主義(yi) 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文化,是世界意義(yi) 上的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文化,是哲學意義(yi) 上的平等包容普惠文化。

 

中國式現代化及其本質特征鮮明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它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中的“天下為(wei) 公”“民為(wei) 邦本”思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中的統一性基因;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華文明)中“天人合一”的追求;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是中華文明和平性基因的時代彰顯,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講信修睦”“親(qin) 仁善鄰”“協和萬(wan) 邦”“兼濟天下”“世界大同”“美美與(yu) 共”的重要體(ti) 現。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這一重要論述就深刻闡明了中華文明與(yu) 中國式現代化相互融通、彼此成就的邏輯關(guan) 係。

 

可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們(men) 要多維度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尤其是在區別又高於(yu) 西方一元文明的關(guan) 係框架中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馬克思主義(yi) 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魂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根脈,由此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擁有博大氣象,立足中國、放眼世界,擁有民族、曆史、文化、時代、實踐支撐,具有時代性、人民性、包容性、創新性、世界性、和平性、主體(ti) 性。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其定義(yi) 中就與(yu) 其他文明區別開來了。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在哲學上是“平等普惠文明”,區別又高於(yu) 西方一元主導的“單數文明”;在曆史時間上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全要素文明”,區別又高於(yu) 西方物質主義(yi) 膨脹的“單向度文明”;在曆史空間上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人類文明,區別又高於(yu) 西方那種損人利己、殖民擴張、你輸我贏的“西方現代性文明”;在根本製度和意識形態上是社會(hui) 主義(yi) “人本文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民本文明”,區別又高於(yu) 西方資本主義(yi) 的“資本文明”。

 

要言之,我們(men) 應當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基礎上,進一步建構起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打開中國理論和思想文化的創新空間,以解構西方中心論的理論體(ti) 係和話語體(ti) 係,進而破解“古今中西之爭(zheng) ”,掌握思想文化的主體(ti) 性。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