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柯小剛作者簡介:柯小剛,男,西曆一九七三年生,湖北大冶人,字如之,號無竟寓,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創建道裏書(shu) 院、同濟複興(xing) 古典書(shu) 院,著有《海德格爾與(yu) 黑格爾時間思想比較研究》《在茲(zi) :錯位中的天命發生》《思想的起興(xing) 》《道學導論(外篇)》《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心術與(yu) 筆法:虞世南筆髓論注及書(shu) 畫講稿》《生命的默化:當代社會(hui) 的古典教育》等,編有《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第一輯)》《詩經、詩教與(yu) 中西古典詩學》等,譯有《黑格爾:之前與(yu) 之後》《尼各馬可倫(lun) 理學義(yi) 疏》等。 |
時乘六龍與(yu) 君子乾乾:《周易感通》之乾卦彖傳(chuan) 節選
作者:柯小剛
來源:“寓諸無竟”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二十日癸亥
耶穌2024年2月29日
乾卦《彖傳(chuan) 》雲(yun)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禦天。”這裏的“六位時成”特別值得思考。《易經》裏的“位”,本質上都是時位。譬如乾卦的初九之潛、九二之見、九三之惕、九四之躍、九五之飛、上九之悔,既是爻位空間的變化,也是事態進程的時間變化,更是時間空間之結合即時位的變化所帶來的綜合結果。初九之位即初九之時,九二之位即九二之時,九三之位即九三之時,如此等等。就卦而言也是這樣,某卦即某卦用事之時。
書(shu) 法經驗有助於(yu) 理解時位。書(shu) 法自唐以後越來越成為(wei) “間架結構”之事,如“歐陽詢間架結構三十六法”“黃自元間架結構九十二法”之類,日益流行。但書(shu) 法空間結構的本質,實際上卻是由書(shu) 寫(xie) 的時間性決(jue) 定的。所以,唐以前其實都不太有“書(shu) 法”這個(ge) 詞,更常用的表達是“書(shu) 勢”。“勢”就是時位的概念,即在時間中帶著動能、速度和角度的空間變換。舉(ju) 日常生活的例子,固化空間就像駕校教的“看點位”,而在實際的駕駛場景中看的卻是時位,即在動態中感覺空間關(guan) 係的變化。
“時乘六龍以禦天”的“禦”也是時禦。六位時成,故六龍時乘,禦天亦因時而動。如何因時?這裏就需要一種時機性的感知和判斷能力。莊子所謂“禦六氣之辯”(《逍遙遊》),亦謂此也。知幾,知時,然後才能“與(yu) 時偕行”。當然,知時不隻是一種知,而是本身即為(wei) 行動的一部分,因為(wei) 知時之所知並不是客觀時間的某個(ge) 刻度,而是在行動中對於(yu) 行動時機的感知和決(jue) 斷。所謂知幾而後動,並不意味著知先行後,而是知行合一的語言表達不得不顯得是劃分先後的。亞(ya) 裏士多德講的φρόνησις(英文譯作practical wisdom,實踐智慧)也是這樣一種知行合一的時機之知(參《尼各馬可倫(lun) 理學》第六卷)。
“時乘六龍以禦天”具體(ti) 說明了前文“乃統天”的統禦方式所具有的時間性特點。乾元統天作為(wei) 一種孕育教化性的萬(wan) 物綱維,“大一統”與(yu) “通三統”作為(wei) 一種文明成長和甄選的政教製度,都具有明顯的時間性特點。其實,整部《易經》要講的也就是時間性,陰陽消長的時間性,以及人在千變萬(wan) 化的陰陽消長中如何“與(yu) 時偕行”的生命學問。“與(yu) 時偕行”來自乾卦《文言傳(chuan) 》對九三的義(yi) 理發揮,不但包含人們(men) 常說的“與(yu) 時俱進”,也包含與(yu) 時俱退。時進則進,時退則退。如此,則“知至至之,可與(yu) 幾也,知終終之,可與(yu) 存義(yi) 也”(乾卦《文言傳(chuan) 》)。知至,則行至之;知終,則行終之。時機之知即時機之行,存義(yi) 之知即存義(yi) 之行。此語亦因九三而發。九三屬人,首稱君子,可視為(wei) 乾卦乃至全部《易經》中最基本的時機感受者和時機行動者。
“時乘六龍”者,自然不可能是龍,而是君子之人。即使在“潛龍勿用”“見龍在田”“飛龍在天”等以龍為(wei) 主語的取象中,也隱含著一個(ge) “時乘六龍”之人。這個(ge) 人隻能是知時之人、行時之人。天自有時,而潛見躍飛之幾、因時而動之義(yi) ,則存乎其人。所以,某種意義(yi) 上也許可以說“九三君子終日乾乾”之“乾乾”才是使乾成為(wei) 乾的關(guan) 鍵。天自乾,而人乾乾。乾乾則時時,即以時為(wei) 時,或如海德格爾所說,讓時間時間化,讓世界發生。
故“時乘六龍以禦天”不是“掌握六爻發展規律以控製自然”之類的意思,而是乾乾自強以純化自身以至於(yu) 修齊治平的工夫過程。此意可顯見於(yu) “時乘六龍”在《文言傳(chuan) 》中的再次出現:“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六爻發揮,旁通情也;時乘六龍,以禦天也;雲(yun) 行雨施,天下平也。君子以成德為(wei) 行,日可見之行也。”六龍是六爻各為(wei) 一龍,也是同一條龍顯象為(wei) 六時之龍。越能與(yu) 時偕行、因時而變,就越能與(yu) 道為(wei) 一、一以貫之。反之亦然,越能中正純粹,就越能旁通發揮。
天之乾,自一而已;人之乾乾,雖萬(wan) 變而一歸於(yu) 乾元。“乾乾因其時而惕”(《文言傳(chuan) 》),然後能“時乘六龍以禦天”而莫不應機也。“乾乾因其時而惕”就是時時“閑邪存其誠”(《文言傳(chuan) 》),就是時時自省,求其放心,懲忿窒欲,純化身心,留下“天命之謂性”的“誠”,歸本“純亦不已”的乾元。“時乘六龍”之所以能“禦天”,正在於(yu) “時乘”非投機,“六龍”本一貫。乾乾得一而能貫,然後時乘六龍乃能禦天。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