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故事從孔子研究院開始

欄目:伟德betvicror国际
發布時間:2024-01-04 19:50:58
標簽:

故事從(cong) 孔子研究院開始

作者:王立群

來源:《山東(dong) 畫報》

 

 

 

距離“三孔”僅(jin) 數百米,一處幽深古典的院落就是孔子研究院(山東(dong) 省委宣傳(chuan) 部 / 供圖)

 

2023年11月27日,孔子研究院,山東(dong) 省文化“兩(liang) 創”成果展開幕。十年前,就是在這裏,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發出了大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號召,賦予山東(dong) 重大文化使命。十年後,山東(dong) 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最新成果在這裏集中展示。

 

為(wei) 什麽(me) 是孔子研究院?這座坐落於(yu) 曲阜,距離萬(wan) 仞宮牆隻有800米的學術研究機構,究竟有怎樣的魅力,成為(wei) 山東(dong) 乃至全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究的核心陣地之一?

 

 

 

孔子研究院具有文獻收藏、信息交流、學術研究、人才培養(yang) 、博物展覽五項功能,規劃建設成為(wei) 世界研究孔子思想的中心(侯新建 / 攝影)

 

成果展開幕前的一個(ge) 晴朗冬日,我們(men) 走進這座靜謐而幽深的院落,試圖尋找答案。

 

為(wei) 大眾(zhong) 打開一扇窗

 

早上八點,六百多名小學生組成的隊伍秩序井然地邁入孔子研究院的大門。孩子們(men) 對一切都很好奇,在孔子學院總部體(ti) 驗基地,他們(men) 於(yu) 詩、書(shu) 、禮、樂(le) 中感受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進禮門,行義(yi) 路”,在“洙泗之上”感悟孔子思想智慧。而充滿儀(yi) 式感的拜師禮,會(hui) 讓他們(men) 對尊師重道有全新的理解……

 

 

 

青少年走進孔子研究院,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王立群 / 攝影)

 

孔子研究院副院長劉續兵與(yu) 年輕的隊伍擦肩而過,他在忙著準備普及讀物《尼山叢(cong) 書(shu) ·國學經典音注》的新書(shu) 發布會(hui) ,那是孔子研究院送給青少年的一份新禮物,是儒家文化經典大眾(zhong) 化傳(chuan) 播的又一成果。

 

 

 

《尼山叢(cong) 書(shu) ·國學經典音注》(孔勇 / 攝影)

 

劉續兵是土生土長的曲阜人,從(cong) 小學到初中,他每天都會(hui) 從(cong) 曲阜明故城西門進入,穿越整個(ge) 孔廟去上學。放學後,他和小夥(huo) 伴們(men) 甚至會(hui) 在孔廟內(nei) 找一處石台,鋪開書(shu) 本,一起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e) 。在他看來,“儒家文化早已浸潤在曲阜人工作生活的時時處處,大家對儒家文化‘日用而不自知’”。

 

在進入孔子研究院之前,劉續兵與(yu) 曲阜市旅遊局、文物局的同事們(men) 一起推動了祭孔大典的策劃和組織實施,推出了“背《論語》免費遊三孔”活動,每天清晨萬(wan) 仞宮牆下的開城儀(yi) 式更成為(wei) 每一個(ge) 到“三孔”遊覽的人不可錯過的風景。這個(ge) 曲阜人,一直在創造渠道,讓公眾(zhong) 走近儒家文化,體(ti) 驗儒家文化,進而推動儒家文化的大眾(zhong) 化傳(chuan) 播。而今,成為(wei) 孔子研究院副院長的他,則開始“試圖通過多種方式搭建學術研究與(yu) 社會(hui) 之間的橋梁”。

 

 

 

孩子們(men) 對一切都充滿好奇(王立群 / 攝影)

 

“孔子研究院首先是一家學術機構,他的首要任務便是做好中華文明內(nei) 涵研究。”劉續兵表示,“中華文明內(nei) 涵的研究、孔子文化的傳(chuan) 播,都不僅(jin) 僅(jin) 是書(shu) 齋裏的學問。‘坐冷板凳’是一切的基礎,但最終的目的是讓更多人受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思想的浸潤與(yu) 影響。”

 

 

 

孔子學院總部體(ti) 驗基地內(nei) 的布置處處彰顯文韻之美(王立群 / 攝影)

 

 

 

年輕人互相整理漢服準備拜師禮(王立群 / 攝影)

 

儒學大眾(zhong) 讀物的推廣、孔子學院總部體(ti) 驗基地建設,甚至劉續兵本人的公開履曆,都是孔子研究院展示給公眾(zhong) 的重要一麵。當孩子們(men) 意猶未盡地離去,當劉續兵回到他堆滿書(shu) 冊(ce) 的辦公室,當體(ti) 驗基地前的廣場重新陷入沉寂,孔子研究院沉靜的一麵顯露出來。

 

 

 

以“兩(liang) 創”為(wei) 主題的書(shu) 畫作品展在孔子學院總部體(ti) 驗基地舉(ju) 辦(王立群 / 攝影)

 

 

 

留學生在孔子學院總部體(ti) 驗基地體(ti) 驗活字印刷(孔勇 / 攝影)

 

 

 

身著漢服,體(ti) 驗傳(chuan) 統茶藝(孔勇 / 攝影)

 

孔廟的石碑會(hui) “說話”

 

談孔子研究院,一定繞不開楊朝明。

 

2013年11月26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孔子研究院。作為(wei) 時任院長,楊朝明向總書(shu) 記介紹了研究院的情況。當天,桌子上擺放著展示孔子研究院係列研究成果的書(shu) 籍和刊物,總書(shu) 記一本本饒有興(xing) 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liang) 本書(shu) ,他拿起來翻閱,說:“這兩(liang) 本書(shu) 我要仔細看看。”

 

 

 

十年間,孔子研究院出版了一大批文化理論著作,不僅(jin) 有中文版本,更有諸多外文版本(王立群 / 攝影)

 

在楊朝明眼中,這兩(liang) 本書(shu) 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表達。之後的十年的時間裏,孔子研究院匯集了來自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儒學研究人才,用楊朝明的話說,孔子研究院聚集起一大批“儒林高手”,共同研究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出版了一批優(you) 秀理論著作。其中《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頗具代表性。

 

 

 

《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孔勇 / 攝影)

 

據楊朝明回憶,他在曲阜待了四十二年,“初到曲阜時,碑刻上的字都非常清晰”,但是三十多年之後他偶然間發現,字跡模糊了很多,這讓他意識到保護碑刻文獻的緊迫性。“隻要能把這件事做好,孔子研究院的院長就沒白做。”楊朝明帶領孔子研究院的學者們(men) ,用五年多的時間整理研究,最終在第八年完成此書(shu) 。

 

“孔廟的石碑是會(hui) ‘說話’的。”楊朝明說,“從(cong) 萬(wan) 仞宮牆走進去,道路中間的青石已經被踩到凹陷。先人為(wei) 什麽(me) 來這裏?他們(men) 一定不是來旅遊的,而是來拜謁孔子的。一直往裏走,我們(men) 會(hui) 發現更多疑問,帶著這些疑問我們(men) 去思考,道路兩(liang) 旁曆代的石碑會(hui) 爭(zheng) 先恐後向你‘舉(ju) 手’,告訴你答案。”

 

盡管孔子研究院與(yu) 孔廟幾乎緊靠,但分屬兩(liang) 家單位,讓楊朝明“也不好意思總麻煩他們(men) ”,五年多的時間裏,楊朝明和孔子研究院的學者們(men) 往往一瓶水加一塊麵包,在孔廟一待就是一天,拍照、臨(lin) 摹、拓片、研究……

 

 

 

孔廟石碑(孔勇 / 攝影)

 

“從(cong) 學術上講,這可能是非常基礎性的研究工作,但能夠把幾千年來曲阜以‘三孔’為(wei) 核心的重要儒家碑刻文本,及文本背後所包含的時代背景等信息研究清楚,我們(men) 就能了解孔子與(yu) 中國曆朝曆代的關(guan) 係。”在劉續兵看來,那是從(cong) 未中斷的曆史,是山東(dong) 文脈的接續傳(chuan) 承。

 

2022年10月,《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正式出版,這本融合孔子研究院30餘(yu) 位學者心血的典籍,著錄曲阜地區重要碑刻近700塊,總計200餘(yu) 萬(wan) 字。2023年11月7日,第二十五屆華東(dong) 地區古籍優(you) 秀圖書(shu) 評獎會(hui) 在揚州舉(ju) 行,《曲阜儒家碑刻文獻集成》榮獲特等獎。

 

“講清楚”然後“做紮實”

 

如今,楊朝明已經卸任孔子研究院院長一職,他的新角色是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而作為(wei) 楊朝明的得意門生,劉續兵成為(wei) 這座院落新的學術領軍(jun) 人之一。楊朝明會(hui) 不時在省會(hui) 濟南與(yu) 曲阜間奔波,劉續兵則在曲阜坐定,他們(men) 都有同樣的觀點:儒家文化研究的核心陣地,必然在山東(dong) 在曲阜。

 

 

 

2017 年第八屆世界儒學大會(hui) 開幕式在孔子研究院內(nei) 舉(ju) 行(孔勇 / 攝影)

 

 

 

第 22 屆國際曆史科學大會(hui) 濟寧衛星會(hui) 議在孔子研究院舉(ju) 行(孔勇 / 攝影)

 

 

 

2015 年中韓儒學對話會(hui) 舉(ju) 行(孔勇 / 攝影)

 

 

 

孔子學院總部“新漢學博士生”講習(xi) 班舉(ju) 行(孔勇 / 攝影)

 

“如果我們(men) 為(wei) 中華文明的五個(ge) 突出特性(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找一個(ge) 代表性場域,能夠將它們(men) 明顯地體(ti) 現出來,想來想去,那一定就是文廟。”劉續兵表示,“曆朝曆代不斷有名人進入這裏,追隨孔子、研究孔子,他們(men) 派別不同、理念亦不盡相同,但對儒家文化的尊崇、對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信念一脈相承。所以,我們(men) 認為(wei) ,文廟研究清楚了,傳(chuan) 統中國也就清楚了。”

 

“過去十年是‘講清楚’的十年,我們(men) ‘講清楚’了曆史的中國,讓人們(men) 走進文化的中國、思想的中國,以文化自知樹立文化自信。”楊朝明表示,“接下來我們(men) 要把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研究與(yu) 創新‘做紮實’。”

 

 

 

春秋講壇進鄉(xiang) 村(孔勇 / 攝影)

 

“作為(wei) 國家設立的儒家文化研究機構,孔子研究院坐落在曲阜、距離孔廟僅(jin) 有800米的距離。這是孔子研究院最大的優(you) 勢,但同時也是我們(men) 的劣勢,作為(wei) 一個(ge) 縣級市,難免在人才招引、平台建設等方麵受到客觀條件的限製。”劉續兵表示,“但最大的學術氛圍、環境等問題已經得到解決(jue) 。在國家和省級層麵的推動下,社會(hui) 對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古文化研究的認識逐步提升,孔子研究院已不再是孤軍(jun) 奮戰。”

 

 

 

孔子研究院聘請了一大批來自國內(nei) 外的高端人才,共同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研究添磚加瓦(孔勇 / 攝影)

 

在楊朝明看來,十年的時間裏,孔子研究院占盡“天時地利人和”,成果也頗令人矚目: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部級課題54項,編纂出版各類學術著作120餘(yu) 部;打造了一支由1名儒學大家、7名泰山學者、2名泰山學者青年專(zhuan) 家、8名尼山學者、1名尼山學者青年專(zhuan) 家組成的在國內(nei) 外具有影響力的儒學研究名家隊伍與(yu) 核心團隊;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努力推動儒學走向世界,在世界儒學研究和傳(chuan) 播中保持充分話語權。但在劉續兵心中,未來還有更多工作需要去做,要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研究注入時代精神,要推動世界儒學文獻收藏中心建設,更要為(wei) 儒學研究培育更多更優(you) 秀的人才……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