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一浮與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研討會在杭州召開

欄目:會議講座
發布時間:2023-11-17 21:00:24
標簽:

原標題:全國專(zhuan) 家學者齊聚 研討“馬一浮與(yu)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

來源: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郭婧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十月初四日戊寅

            耶穌2023年11月16日

 

11月15日,由浙江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馬一浮與(yu)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研討會(hui) ”在杭州召開。本次研討會(hui) 是繼今年4月倡導成立“馬一浮研究協作平台”、10月舉(ju) 辦“千年國粹、一代儒宗——馬一浮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特展”後,省文史研究館推出的慶祝建館70周年、紀念馬一浮先生誕辰140周年又一場專(zhuan) 題活動。浙江省政協副主席成嶽衝(chong) ,貴州省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顧久,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王元勇等領導出席研討會(hui) 開幕式並致辭。 

  

浙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曆史悠久、人文薈萃,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曆史文化財富,孕育了一大批具有傳(chuan) 奇色彩的文化大家,馬一浮先生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性人物。他是公認的國學大師、現代新儒家、書(shu) 界泰鬥、詩壇名士,被周恩來總理稱為(wei) 中國當代理學大師。馬一浮先生“六藝一心”的國學思想對認識中華文化核心價(jia) 值、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yi) ,也是浙江探索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人文資源。

 

本次研討會(hui) 以“馬一浮與(yu)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為(wei) 主題,邀請了全國馬一浮研究相關(guan) 專(zhuan) 家學者和省文史館館員研究員共60餘(yu) 人,圍繞馬一浮先生的生平交往、教育思想、詩學思想、哲學思想、六藝論、文化觀及其現代意義(yi) ,展開探討研究。本次研討會(hui) 既是對馬一浮思想的討論交流,更是對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重要講話精神的學習(xi) 貫徹。以期通過學術研討,助推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wei) 探索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積極貢獻。

 

集聚全國國學研究專(zhuan) 家大咖

 

研討會(hui) 雲(yun) 集了國內(nei) 國學研究一線學者,如中央文史研究館資深館員、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終身研究員劉夢溪,貴州省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貴州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顧久等均有主題撰文。浙江文史館館員、國際儒聯名譽顧問吳光,四川文史館館員、國際儒聯副會(hui) 長舒大剛,四川大學文科講席教授、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副會(hui) 長李景林,北京大學教授、中華孔子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幹春鬆,陝西師範大學資深教授、西北大學關(guan) 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劉學智,陝西師範大學關(guan) 學研究院副院長、哲學學院教授許寧,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省地方誌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宮雲(yun) 維7位儒學知名專(zhuan) 家現場作主旨演講,共同探討馬一浮學術思想。

 

探究推動馬一浮思想時代闡發

 

研討會(hui) 立足“第二個(ge) 結合”,圍繞馬一浮學術思想的結構、特征及其現代性,特別是馬一浮國學觀的當代價(jia) 值與(yu) 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命題,展開探討交流,以期通過對馬一浮思想的時代闡發,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創”、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提供有益路徑思考。

 

吳光從(cong) 馬一浮學說的性質、特征,以及“六藝論”的當代意義(yi) 等方麵進行了闡述,“馬一浮學說是獨樹一幟、富有創意的新經學,也是契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頌揚文化自信的當代新儒家理論。”

 

舒大剛在演講中談到,“馬一浮先生從(cong) 孝道的原理、內(nei) 涵和適應範圍,論證了‘孝道’乃‘六藝’之精髓,具有廣泛的適應性。此外,他從(cong) 《孝經》與(yu) ‘六藝’經典在內(nei) 涵上的容攝性,論證了《孝經》統‘六藝’的可能。”

 

李景林則從(cong) “解釋學循環”的角度闡述了馬一浮經學、哲學體(ti) 係的理論特色,“馬先生注重經典自身生命整體(ti) 性和思想連續性的學術理路,對於(yu) 我們(men) 思考中國思想文化的當代性建構,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yi) 。”

 

幹春鬆則從(cong) 馬一浮創辦複性書(shu) 院,提出“探索真正有生命力的儒學教育新模式依然是儒學能否在現代社會(hui) 獲得生命力的關(guan) 鍵問題”。

 

劉學智認為(wei) ,馬一浮在宋明理學研究方麵有非常深的造詣,對張載的思想有獨特的理解,馬一浮以理學的方式關(guan) 注張載的“天人一體(ti) ”和儒家道德修養(yang) 論等問題。

 

許寧闡釋了馬一浮的“宗經:經學本體(ti) 論”“釋經:經學統攝論”“講經:經學教化論”“刻經:經學傳(chuan) 承論”“讀經:經學會(hui) 通論”。

 

在宮雲(yun) 維看來,馬一浮的思想一方麵是對中國傳(chuan) 統融會(hui) 博通學術傳(chuan) 統的堅守,另一方麵又是有對中國文化在新時代發展的有益探索。 

 


推進馬一浮研究跨省域協作

 

2023年是全國參事室文史研究館的隊伍建設年。本次研討會(hui) 邀請中央文史館館員和四川、貴州等省文史研究館領導、館員參與(yu) 研討交流,這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延伸跨省域協作觸角、拓展“馬一浮研究協作平台”外延的積極嚐試,也是貫徹落實全國參事室文史研究館隊伍建設年活動。研討會(hui) 依托文史館係統,跨區域整合學術力量,為(wei) 研究闡釋馬一浮先生國學思想的當代價(jia) 值,提供了更多的學術支撐。

 

馬一浮先生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館首任館長。自2008年以來,省文史館先後舉(ju) 辦了紀念馬先生誕辰125周年、130周年、135周年學術研討活動。本次“馬一浮與(yu)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創新”研討會(hui) ,立足於(yu) 新時代文化建設的新使命、新課題,是浙江省文史研究館學習(xi) 貫徹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重要講話精神的係列活動之一,是文史館人助力浙江探索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積極嚐試,以期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提供有益助力。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