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劍聲聲(集一)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12-05-10 08:00:00
標簽:吹劍聲聲
杜吹劍

作者簡介:任重,曾用網名“讀書(shu) 吹劍”,筆名杜吹劍,伟德线上平台創辦人暨主編。

     

吹劍聲聲(集一) 

作者:任重 
     
     
     
       作者按:主要選輯作者發表在微博上的短語 
            
   

【政治認同不一致非國之福】當下右派挺溫左派反溫,涇渭分明。右派優(you) 於(yu) 求民主法治人權,弊於(yu) 美化西方妖魔中華抹黑政府。左派優(you) 於(yu) 求平等民生強國,弊於(yu) 倡階級鬥爭(zheng) 崇馬拜毛。兩(liang) 派中人大多皆偏執,政治認同難一致,較古之中國士大夫群體(ti) 及今之西方精英群體(ti) 相差甚遠。歸中華道統,行儒家憲政,唯一出路也。(西曆2012年3月15日) 

 

【讚成改良】有朋友說目前的危險不是文革,是阿拉伯之春。的確,右派“懷春”已久,這次借機推波助瀾,在輿論上也占了優(you) 勢,這要感謝毛左為(wei) 文革翻案再唱階級鬥爭(zheng) 論的幫忙。但左派強調國家利益,這比右派清醒。不希望中國發生顛覆性革命,於(yu) 國於(yu) 民皆不利,前蘇聯解體(ti) 俄羅斯現今仍被美國擠壓,殷鑒不遠。(西曆2012年3月17日)

 

【對現行民族政策和行政區劃的感觸】感觸一:當前中國日趨嚴(yan) 重的民族問題,是由現行的民族政策導致的,這幾乎是全社會(hui) 的共識。所謂民族區域自治和少數民族優(you) 惠政策,根本無助於(yu) 民族融合,反而促使各民族離心離德,已經到了必須調整的時候了。實際上,中央應該給地方一視同仁的自治度,無論是何民族聚居地區。

 

感觸二:配合民族政策的調整,可輔之以行政區劃調整。美國3億(yi) 人口有50個(ge) 州,中國大陸13億(yi) 人口可僅(jin) 有32個(ge) 省級行政區,這就導致省太大無法直管縣。很多省份完全可以一分為(wei) 二或三或四,無論是山東(dong) 、河南、廣東(dong) ,還是新疆、西藏、內(nei) 蒙。行政區劃和民族政策調整相互配合,能起到一加一大於(yu) 二的效果。(西曆2012年3月3日) 

 

【祝賀蔣慶先生新著《再論政治儒學》出版】蔣慶先生新著《再論政治儒學》,是中國自近代大變局以來儒家探索立憲創製的思想成果,是對康有為(wei) 、張君勵為(wei) 代表的儒門先賢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讓中國政治回歸中華道統之正途的不懈追尋。皇篇巨著,值得拜閱。此著能夠在大陸出版,希望是當局在剛剛召開的十七屆六中全會(hui) 表達的要“弘揚中華文化”意願的示意。無論如何,我們(men) 也要向出版單位即華東(dong) 師範大學出版社表示感謝,同時對出版審查機構的寬容表示讚賞,畢竟中華文化的偉(wei) 大複興(xing) 依賴於(yu) 兼容並包、思想自由的學術環境。(西曆2012年3月1日) 

 

附錄:《再論政治儒學》是蔣慶先生《政治儒學》續篇。《政治儒學》從(cong) 儒家王道政治、儒家憲政製度以及儒家憲政製度安排三個(ge) 方麵談政治儒學之理想。本書(shu) 亦複如是,因應時勢變遷加以開拓損益。《再論政治儒學》推出三大構想:虛君共和製,太學監國製,儒教三院製。

 

【政府該把孔廟歸還儒家了】大陸官辦的各種祭祀禮,如祭黃帝、孔子、天壇祭天,表演大於(yu) 誠敬,比台灣的差遠了,應該交給民間儒林來辦。更重要的是,儒家沒道場,政府應該把強行沒收的孔廟歸還——既然把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宮觀、伊斯蘭(lan) 的清真寺、耶教的教堂都歸還了,為(wei) 什麽(me) 不歸還儒教的文廟(孔廟)呢?(西曆2012年4月5日)

 

【走過場式調研可以休矣】現在官員調研基本上了解不到實情。各級官員層層陪同,事先周密安排,這也叫“調研”?官員下基層調研有利有弊,在革命年代建國初期,利大於(yu) 弊。時至今日,弊大於(yu) 利,已經徹底形式化走過場了,勞民傷(shang) 財,民怨很大。建議中央徹底改變這種調研方式,支持民間建立智庫,倚重學者。(西曆2012年4月5日)

 

【呼籲大陸領導人也參祭黃帝陵】先為(wei) 台灣領導人馬英九遙祭黃帝叫聲好!在抗日戰爭(zheng) 時期,國共兩(liang) 黨(dang) 多次共同祭祀黃帝陵,毛澤東(dong) 還親(qin) 自撰寫(xie) 了祭文。台灣每年清明節都會(hui) 在忠烈祠舉(ju) 行“遙祭黃帝陵”典禮,並且由最高領導人出席主祭。大陸既是“祖國”,在這方麵不該落後。(西曆2012年4月5日)

 

【亟需如舊冊(ce) 封衍聖公之建議】一、孔氏嫡裔世代受封奉祀孔聖,是中國文化之統的象征之一,應一仍舊貫任命衍聖公。二、大陸執政黨(dang) 就批孔挖墳毀林諸事正式公開向孔氏後人道歉。三、恢複每年孔子誕辰日由儒林舉(ju) 辦祭禮之舊製,執政黨(dang) 最高領導人可獲邀參祭。(西曆2012年4月4日)

 

【雇人代祭,自私虛偽(wei) 】這種行為(wei) ,極為(wei) 惡劣。一是虛偽(wei) 作假。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生死一理,祭死如侍生,侍奉生者若不誠敬,與(yu) 飼養(yang) 犬馬有何區別?二是自私功利。既相信有神靈,卻妄圖以欺騙取媚,豈不吊詭?簡直就是弱智!孔子早就說過:“獲罪於(yu) 天,無所禱也。”(西曆2012年4月2日)

 

【清明祭祖與(yu) 耶教上帝無關(guan) 】有人曾指出,南周報係不少人有耶教背景,用他們(men) 的話說,“要在中國打場屬靈爭(zheng) 戰”。此若屬實,令人不安。如今中國耶教徒已達一億(yi) ,中國成為(wei) 僅(jin) 次於(yu) 美國和巴西的世界第三耶教大國。耶教正在對中國進行全麵侵襲,可當局對此卻一籌莫展毫無辦法。根本原因就在於(yu) 整個(ge) 社會(hui) 主體(ti) 信仰體(ti) 係和主導價(jia) 值觀的缺失。

 

大陸可以台灣為(wei) 借鑒。台灣宗教極端自由,但耶教徒比例一直沒有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台灣的本土宗教一直得到了很好地發展,儒、道、佛仍然是民間信仰主體(ti) ,從(cong) 未中斷。大陸執政黨(dang) 若想樹立中國主體(ti) 信仰體(ti) 係和主導價(jia) 值觀以抵抗耶教入侵和維護文化安全,必須突破意識形態,複歸儒家道統,重建儒教。別無他途。(西曆2012年3月31日)

 

附錄:@陳明原道:23日《南方周末》“清明節人人皆天之子,把親(qin) 人之靈接引到上帝身邊”,作者半通不通不懂裝懂。清明掃墓跟亡靈接引有甚關(guan) 係?把當今已與(yu) god緊密勾連的上帝引入,更有誤導讀者替某教張目之嫌。這是對墓祭情愫和清明文化的歪曲褻(xie) 瀆——無知或有意的編輯記者是不是感覺與(yu) 有榮焉?(西曆2012年3月30日)

 

【清明祭祀應該定為(wei) 國家禮儀(yi) 】祭天地、祭祖先、祭聖賢,是中國人最為(wei) 重視的“三祭”,其實質就是對人的生存本源、生命本源和精神本源的關(guan) 切與(yu) 崇敬。政府應該在國家層麵成立禮俗部門,對“三祭”加以發展創新,比如,恢複天壇的祭天典禮,強調感恩天地,還可加入保護生態環境以及祈求世界和平的內(nei) 容。(西曆2012年3月28日)

 

【中共應該禮遇首次回大陸祭祖的衍聖公】衍聖公孔垂長回鄉(xiang) 祭祖,可隻由縣級市曲阜出麵接待,也難怪國民黨(dang) 立委洪秀柱批評大陸媒體(ti) 刻意冷處理的做法非常不自信和不友好。按理說,大陸當局應該隆重歡迎,沒必要這樣有“心理包袱”。既然中央對文革有定論,對孔家道個(ge) 歉,也順理成章。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西曆2012年4月6日)

 

附錄:@鐵娘子-洪秀柱:對孔府的不尊重、對孔垂長的冷處理,其實就是對儒家思想的不尊重,對中華文化的不尊重。孔垂長並不完全代表了儒家文化,但誰比他更能代表儒家文化和孔府?北京大學麵對政治人物是高規格的,在今天,麵對儒家文化的最高代表人物,不知道是什麽(me) 樣的規模和格局,希望不要又是無聲息。

 

【我國很適合大力發展校車及班車】從(cong) 中國的國情來看,最適合發展校車。農(nong) 村落後地區,就不用說了,交通條件和交通狀況亟需校車。在大城市,交通擁堵已經是頑疾,其中很多家長都是開私家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若是開通校車,將會(hui) 減少很多私家車上街,這筆交通、能源、環境此消彼長的帳,傻子都能算清楚。(西曆2012年3月29日)

 

附錄:@人民網:【教育部副部長:我國並不適合大力發展校車】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7日表示,從(cong) 國情來看,我國並不適合大力發展校車。國務院法製辦牽頭起草了《校車安全條例(征求意見稿)》並於(yu) 2011年12月向社會(hui) 公開征集意見。目前征求意見工作已經結束。(西曆2012年3月8日)

 

【一國兩(liang) 區讚】國台辦的回應很好,不像若幹年前台當局提出“一國兩(liang) 府”時那樣強橫。隻要是“一國”,就可討論。國民黨(dang) 這個(ge) 提法很好。至於(yu) “一國”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沒必要執著於(yu) 此。隻要承認是“中國”,兩(liang) 區施行不同政體(ti) ,國號統一為(wei) “中國”。為(wei) 了中華一統,民族複興(xing) ,區區國號,何足掛齒。(西曆2012年3月29日)

 

附錄:@頭條新聞:【國台辦回應一國兩(liang) 區稱隻要認同一中其他可討論】據京華時報報道,國台辦昨日就國民黨(dang) 榮譽主席吳伯雄“一國兩(liang) 區”的說法答問稱,這是長期以來台灣方麵在法律層麵對兩(liang) 岸關(guan) 係所持的基本態度,隻要認同一個(ge) 中國,其他問題都可以討論。

 

【送領導人畫像進寺院是誰給出的昏招】藏區寺院和民宅掛毛澤東(dong) 像,因為(wei) 達賴寫(xie) 過《毛主席頌》,並把毛比作太陽和藏族人民的慈母。藏區活佛很多,等級不同,但地位最高的是達賴和班禪,藏民們(men) 稱他倆(lia) 為(wei) 太陽和月亮。既然達賴稱毛是太陽,藏民自然是心悅誠服接受的。可毛之後的領導人哪個(ge) 受過此“封”呢?(西曆2012年3月28日)

 

【醫患關(guan) 係的病根在"醫"不在"患",加強保安是開錯藥方】哈爾濱的醫患悲劇,大部分網民對無辜醫生不但不表示同情,反而幸災樂(le) 禍,於(yu) 是有人開始反思國民素質,把病根歸到“國民性”,這完全打錯板子了。今天中國的患者為(wei) 什麽(me) 不信任乃至仇恨醫者,原因在於(yu) 醫者行業(ye) 整體(ti) 腐敗,醫風不正。凡是去醫院做過手術都有體(ti) 會(hui) 。(西曆2012年3月28日)

 

【普惠殯葬是掩蓋問題,殯葬改革已失敗】政府推行殯葬改革不顧城鄉(xiang) 地區差異,強製廢除土葬實行火葬,卻並未實現高火葬率。大部分死者火化以後仍要土葬,違背改革初衷。殯葬業(ye) 是壟斷暴利行業(ye) ,老百姓因死無葬身之地、死不起而怨聲載道。打著移風易俗旗號的狹隘功利主義(yi) 殯葬改革忽視文化意義(yi) ,得不償(chang) 失。(西曆2012年3月28日)

 

【感謝邸繼文】去年冬天,與(yu) 神交已久的邸繼文兄在京相見,並與(yu) 達三等人餐聚,相談甚歡——繼文兄不但偷偷提前結賬,而且當場捐助三千元人民幣以資《儒生》出版之用。繼文兄在山西朔州積極弘揚儒學,身體(ti) 力行,創造出卓有成效的“朔州模式”,甚為(wei) 感佩!(西曆2012年3月22日)

 

【再次感謝邸繼文】邸繼文兄提出又要捐助兩(liang) 千元資助《儒生》,其亦是工薪族,並非大富,我再三推辭,可他仍一再堅持要表心意,並雲(yun) “為(wei) 儒門做點事是我們(men) 共同的心願”。盛情難卻,惴惴接納,主要用於(yu) 《儒生》給出版社的資助和給高校青年儒家社團贈閱圖書(shu) 之用。(西曆2012年3月22日)

 

【儒門青年學者向柯小剛學習(xi) 】剛接到柯小剛兄“同濟•大有”公益國學班招生簡章,讀後令人振奮。小剛創建和編輯“道裏書(shu) 院論壇”、“經典與(yu) 書(shu) 寫(xie) 叢(cong) 書(shu) ”,以及無竟寓古典研修班,儒學與(yu) 古典學評論,以儒生姿態學者意識弘揚聖學,功莫大焉!(西曆2012年3月7日)

 

【特別推薦】剛剛收到的東(dong) 海(餘(yu) 樟法)兄的重要文章一篇《儒家共識和中華願景——仁本主義(yi) 宣言》,可謂大陸新儒家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一篇思想宣示。東(dong) 海係大陸儒家重鎮,此篇宣言亦代表了當代中國儒生對文化、曆史、信仰、人性、政治諸問題的係統看法和觀點,值得關(guan) 注。(西曆2012年3月8日) 
        

 “儒家中國”(www.biodynamic-foods.com)網站開通說明:希冀給同道們(men) 提供一個(ge) 交流信息、相互砥礪的平台,也給各界朋友們(men) 提供一個(ge) 認識當代儒家的窗口。今天,我們(men) 追求的目標是:祖國更加繁榮強大,人民更加自由幸福。在這一目標實現的那一天,世界萬(wan) 國將會(hui) 更加協和,普天民眾(zhong) 將會(hui) 更加和睦。我們(men) 堅信這一點。 
     
     

《儒家郵報》係公益性電子出版物,編輯亦係義(yi) 工,刊登、轉載任何作品皆不提供稿費及其它版權數據,著作權事宜完全歸作者自行處理。郵報主要為(wei) 各界人士提供與(yu) 當代儒家有關(guan) 的各類信息,僅(jin) 僅(jin) 是一個(ge) 信息交流的平台,所刊登的文章並不完全代表編者的立場和觀點。投稿暨訂閱郵箱:rujiayoubao@126.com。 
     
     
        《儒生》第一卷由中國社會(hui) 科學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了。本刊秉持公益性、獨立性、民間性,既是儒門同道思想交流的平台,也是各界朋友認識當代儒家的窗口。儒家立場,儒學理念,儒教事業(ye) ,是本刊的宗旨。我們(men) 將以先賢為(wei) 榜樣,以蒼生為(wei) 念,承續儒家文明,光大儒教事業(ye) ,以天下為(wei) 己任,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 
     
     
       我們(men) 是當代儒生:天下為(wei) 公,王道仁政,是我們(men) 的政治理想;萬(wan) 物一體(ti) ,天人合一,是我們(men) 的文化信念;均富安和,各得其所,是我們(men) 的社會(hui) 追求;仁愛孝親(qin) ,敬天法祖,是我們(men) 的精神家園;自強不息,樂(le) 天知命,是我們(men) 的人生態度;禮義(yi) 廉恥,致行良知,是我們(men) 的行為(wei) 方式;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我們(men) 的處世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