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文化民族主義這條死胡同——評方朝暉新著《文明的毀滅與新生》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12-05-10 08:00:00
標簽:





文化民族主義(yi) 這條死胡同
——評方朝暉新著《文明的毀滅與(yu) 新生》
作者:唐山

 

  這是一本有野心的書(shu) ,試圖為(wei) 儒家文化重建合法性。
 

  在現代化過程中,中華文明所遭遇的最痛苦的代價(jia) 就是喪(sang) 失了曆史、文化解釋權,與(yu) 自己的傳(chuan) 統主動斷裂。在“欲亡其國,先亡其史”的道路上,我們(men) 一直在向下探底,但問題在於(yu) ,我們(men) 不知道危險何時降臨(lin) 。
 

  在今天,相當多國人認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是野蠻、非人道、專(zhuan) 製、無邏輯和血腥的,總之,它除了道德律條之外,一無是處。
 

  不否認,自由主義(yi) 有華麗(li) 的一麵,但如果沒有保守主義(yi) 的競逐,這樣的自由主義(yi) 一定會(hui) 滑向反人道。一個(ge) 最簡單的例子:亂(luan) 倫(lun) 。如果雙方是自願的,那麽(me) 社會(hui) 是否應幹預呢?從(cong) 自由主義(yi) 的經典理論出發,這是雙方的自由,並不傷(shang) 害他人,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要禁止?
 

  現實是,保守主義(yi) 必須站出來,因為(wei) 我們(men) 是人,我們(men) 必須捍衛人的尊嚴(yan) ,然而,我們(men) 保守主義(yi) 的傳(chuan) 統呢?
 

  所謂崩潰的社會(hui) ,在後發國家中普遍存在:高離婚率、無道德感、自私、自我中心、無信仰……因為(wei) ,在現代化的背景下,保守主義(yi) 被貼上反動的標簽,它約束現實的合法性已經喪(sang) 失。中國現代化就遭遇著這樣的尷尬:溫文爾雅能抵抗外辱嗎?斯文能導向民主嗎?順從(cong) 能帶來個(ge) 性解放嗎?
 

  然而,我們(men) 卻忽視了一個(ge) 重要的前提:民主與(yu) 專(zhuan) 製是曆史的選擇,不能人工設計。
 

  古代東(dong) 方君權與(yu) 人民之間並沒形成西方那樣的緊張關(guan) 係,在絕大多數時代是“皇權不下縣”,鄉(xiang) 裏基本自治,90%的人民享受較大自由空間,而三十稅一的製度推行了上千年。傳(chuan) 統中國沒有走向民主,因為(wei) 民主在這片土壤上沒有找到曆史需要。

 
  相比之下,古代西方社會(hui) 農(nong) 奴生活淒慘,稅收壓力是中國農(nong) 民的數倍,無人身自由,沒有初夜權、遷徙權、言論權,這決(jue) 定了西方文明必須從(cong) 捍衛個(ge) 人權利的角度進行思考,由此建立了偉(wei) 大的民主製度。
 

  任何製度設計源於(yu) 現實的需要,否則,合理的製度太多了,我們(men) 隨時可以從(cong) 實驗室中設計出來上百個(ge) 。
 

  民主是現代社會(hui) 必須建立的製度,因為(wei) 它是文明發展的大勢所趨。但究竟該選擇怎樣的路徑?是從(cong) 儒家傳(chuan) 統中尋找民主資源,還是簡單地舶來?本書(shu) 進行了深入思考,但遺憾的是,本書(shu) 依然走上了文化民族主義(yi) 的老路,文化無所不包,什麽(me) 是中華文化?這個(ge) 定義(yi) 很難下,如果沒定義(yi) ,那麽(me) 文化民族主義(yi) 既是一切,又不是一切。
 

  本書(shu) 是用現代思想寫(xie) 作的一本解讀傳(chuan) 統文明的著作,不論開出的藥方是否有效,都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嚐試。中華文明隻能以自己的方式走向未來,如果必須以喪(sang) 失自我為(wei) 代價(jia) ,那麽(me) 這個(ge) 現代化本身就不合法。
 

 (本文原發於(yu) 《北京晨報》2011年9月2日。方朝暉著,《文明的毀滅與(yu) 新生:儒學與(yu) 中國現代性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