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xing) 與(yu) 當代陽明文化
作者:潘承玉(紹興(xing) 文理學院浙江省越文化傳(chuan) 承與(yu) 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授)
來源:中國社會(hui) 科學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九月初九日甲寅
耶穌2023年10月23日
陽明心學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首批曆史文化名城紹興(xing) 的精神財富。王陽明(1472—1529)出生於(yu) 明代紹興(xing) 府餘(yu) 姚縣(今寧波市餘(yu) 姚市)。餘(yu) 姚的鄰邑,紹興(xing) 府上虞縣(今紹興(xing) 市上虞區),是諸多文獻資料可證的王氏祖居地。紹興(xing) 古城,是東(dong) 晉以後王陽明遠祖世代生活的地方,更是王陽明成長之地、歸宿之所,是他生活時間最長、遺存遺跡最多的地方,也是陽明心學的發端地、成熟地和傳(chuan) 播地。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多個(ge) 場合先後提到王陽明,肯定陽明心學是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對傳(chuan) 承、發展好紹興(xing) 地域曆史文化,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也有一係列重要指示。2005年5月,時任浙江省委書(shu) 記的習(xi) 近平同誌指出:“紹興(xing) 曆史文化深厚,曆史名人薈萃,是我們(men) 今天發展十分寶貴的資源。”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紹興(xing)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教導,貫徹執行黨(dang) 中央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堅持文化引領,賡續曆史文脈,全麵激活陽明文化資源,展開了多方麵的陽明文化弘揚活動,成為(wei) 當代中國陽明文化弘揚領域較為(wei) 興(xing) 盛的區域之一,為(wei) 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一
借鑒明代“王學講會(hui) ”的曆史經驗,發揮大型學術活動的輻射作用,紹興(xing) 持續舉(ju) 辦紀念王陽明逝世國際學術研究會(hui) 、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陽明心學大會(hui) 等高端學術交流活動。2014年1月9日,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與(yu) 浙江省社會(hui) 科學院聯合主辦“紀念王陽明逝世48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hui) ”,邀請國內(nei) 外百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參加。2017年10月31日是王陽明誕辰545周年紀念日,以此為(wei) 節點,結合對黨(dang) 的十九大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強國精神的學習(xi) ,紹興(xing) 市舉(ju) 辦以“紀念王陽明誕辰545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暨全國首屆陽明學會(hui) 聯席會(hui) 議”與(yu) “越文化·陽明學·東(dong) 亞(ya) 文明高峰論壇”兩(liang) 場研討會(hui) 為(wei) 中心的“陽明文化周”活動,吸引外地專(zhuan) 家學者300餘(yu) 人參會(hui) 。
2018年6月17—19日,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聯合中國文化院等單位主辦了以“喚醒良知,此心光明”為(wei) 主題的“第二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紹興(xing) 閉幕論壇”,來自國內(nei) 各高校、科研機構與(yu) 美、俄、日、韓等國家的陽明學專(zhuan) 家學者以及其他各界人士1000多人出席。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委員長許嘉璐在主旨演講中表示,21世紀的中國和世界,需要一種在悠久傳(chuan) 統基礎上生發、經受過長期錘煉和檢驗,適合人類和諧相處、適合人與(yu) 自然共存的話語、理論和文化,陽明心學的思想體(ti) 係、話語表達符合這三方麵條件;曆史原因製約了陽明心學作為(wei) 民族文化基因的效用,當代傳(chuan) 承弘揚陽明心學要以學術為(wei) 基礎,以曆史為(wei) 背景,以人民為(wei) 中心,以創新為(wei) 化古。論壇期間還舉(ju) 辦了“紹興(xing) 陽明遺跡遺存保護開發規劃研討會(hui) ”“國學頒獎晚會(hui) ”,以及越劇“二度梅”藝術家吳鳳花領銜獻演《王陽明·龍場悟道》等相關(guan) 活動。
2019年5月18—19日,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再次聯合中國文化院等單位主辦以“中國智慧與(yu) 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主題的“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在題為(wei) “萬(wan) 物同體(ti) ,王陽明晚年的‘越城明道’”的主旨演講中表示,王陽明晚年“居越講學”對致良知學說的完善,強調了“萬(wan) 物同體(ti) ”的思想,體(ti) 現了對生命極大的關(guan) 懷,今天我們(men) 所提倡的以人民為(wei) 中心、生態文明建設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等理念,均可以和陽明先生的萬(wan) 物同體(ti) 思想直接聯係起來。中宣部原副部長、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xi) 委員會(hui) 副主任王世明在此前召開的論壇北京啟動儀(yi) 式上提出,陽明心學的當代價(jia) 值,是心中有求、心中有念、心中有路、心中有持,希望論壇進一步把中國人的心之力凝聚起來,同時在探索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解決(jue) 人類麵臨(lin) 的實際問題方麵作出貢獻。論壇為(wei) 此邀請韓國嶺南退溪學研究院理事長李東(dong) 建等十多位該國學者和我國台灣地區多位學者參加,圍繞“陽明學的國際視野——陽明學與(yu) 退溪學的分野與(yu) 交融”主題展開討論。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對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做出新的重大部署,也為(wei) 傳(chuan) 承弘揚陽明心學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克服新冠疫情嚴(yan) 峻的影響,2020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與(yu) 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合作主辦以“陽明心學與(yu) 社會(hui) 治理”為(wei) 主題的“2020陽明心學大會(hui) ”,來自全國各地的陽明學專(zhuan) 家學者和各界嘉賓480餘(yu) 人出席。在華東(dong) 師範大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楊國榮發表主旨演講之後,名為(wei) “稽山論道——陽明心學與(yu) 社會(hui) 治理”的主旨對話登場。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張學智表示,借鑒陽明心學致良知的思維方法,可以將社會(hui) 治理看作一個(ge) 整體(ti) 性的工程;在王陽明具體(ti) 的社會(hui) 治理實踐和思想中,最重要的是搞好經濟,同時把經濟所得利用政治的杠杆平衡好。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董平引用王陽明“致吾心之良知於(yu) 事事物物”命題提出,治理最重要的問題,是人人實現自我治理,實現自我心身有序展開;社會(hui) 治理的最高境界,是人人能夠實現自我的有序管理。大會(hui) 還設置了“稽山論道——陽明心學與(yu) 企業(ye) 家精神”“首屆全國大學生知行合一傳(chuan) 習(xi) 論壇”等分會(hui) 場。
2021年10月30—31日,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攜手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主辦以“陽明心學與(yu) 東(dong) 亞(ya) 文化”為(wei) 主題的“2021陽明心學大會(hui) ”。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會(hui) 長劉延東(dong) 發來賀函表示,紹興(xing) 作為(wei) 王陽明故鄉(xiang) ,近些年來大力加強有關(guan) 遺跡遺存的保護利用,舉(ju) 辦陽明心學大會(hui) 及高峰論壇等高水平活動,為(wei) 全國陽明文化的研究傳(chuan) 承、普及弘揚起到重要作用。複旦大學教授吳震在主旨演講中提出,陽明學走向東(dong) 亞(ya) ,被東(dong) 亞(ya) 地域不同文化所吸收、改造,得以形成新的形態,東(dong) 亞(ya) 陽明學應作為(wei) 一個(ge) 獨立的研究領域加以探討。在“稽山論道——陽明心學與(yu) 東(dong) 亞(ya) 文化”主旨對話中,陽明學史專(zhuan) 家錢明揭示,在東(dong) 亞(ya) 國家的現代化進程中,陽明心學有自動成為(wei) 顯學的傾(qing) 向。複旦大學特聘教授何俊主張,陽明心學和東(dong) 亞(ya) 文明的議題,能夠幫我們(men) 在周邊的世界裏打破零和遊戲的觀念和固習(xi) ,建立起共生、共贏、共長的理念。大會(hui) 還專(zhuan) 設“天泉會(hui) 講——東(dong) 亞(ya) 世界的陽明學研究”分會(hui) 場,來自日、韓、德及國內(nei) 的5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分享了各自研究成果。
2022年11月22—24日,在歡慶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閉幕並紀念王陽明誕辰550周年之際,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與(yu) 中共浙江省委宣傳(chuan) 部等單位一起承辦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主辦,以“陽明心學與(yu) 共同富裕”為(wei) 主題的“世界陽明學大會(hui) ——2022陽明心學大會(hui) ”,現場出席專(zhuan) 家學者和嘉賓約450人,接受同步線上直播觀眾(zhong) 達數百萬(wan) 人。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王綱蒞會(hui) 指出,陽明先生愛民富民的親(qin) 民之道、他對內(nei) 心充盈的強調等,是我們(men) 今天推動共同富裕和精神富有應該汲取的曆史養(yang) 分。楊國榮教授在主旨演講中說,心學的本質內(nei) 涵與(yu) 共同富裕的現實關(guan) 切存在一係列關(guan) 聯,如“良知”包含責任意識,肯定人人都應享有良好的物質境遇,這與(yu) 共同富裕的內(nei) 涵一致;“心即理”肯定個(ge) 體(ti) 意識與(yu) 普遍規範之間的統一性,內(nei) 含對他人與(yu) 群體(ti) 的價(jia) 值關(guan) 切;“知行合一”主張在知行互動中建構起意義(yi) 世界,人能“讚天地之化育”,意味著社會(hui) 的富強需要每個(ge) 個(ge) 體(ti) 的共同參與(yu) 。董平提出,儒家聖人之道之“平天下”蘊含“共同富裕”的價(jia) 值理念,孔子也推崇財富的創造,以“庶之,富之,教之”作為(wei) 國家管理的三個(ge) 階段;陽明接續聖人道統,在陽明心學中,共同富裕還是特定人員在特定條件下所展開的必要道德表達。大會(hui) 還設置了“稽山論道——陽明心學與(yu) 地方文化”名家對話與(yu) “天泉會(hui) 講——陽明心學的當代價(jia) 值”“互聯網時代的陽明心學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分會(hui) 場。
2023年1月9日,紀念王陽明逝世494周年“文脈相承:從(cong) 王陽明到魯迅”青年學術論壇召開。10月30日至11月1日,猶是江南三秋桂子時刻,以“陽明心學與(yu)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為(wei) 主題,紹興(xing) 市人民政府、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中國哲學史學會(hui) 將再次聯合主辦“2023陽明心學大會(hui) ”。
二
紹興(xing) 在持續舉(ju) 辦大型高端學術交流活動,不斷提升陽明心學弘揚的學術深度和社會(hui) 聲勢,持續壯大陽明文化柔性生產(chan) 力的同時,繼承陽明心學的“器道本末之一致”(王陽明《禮記纂言序》)思想,重視陽明遺址遺跡的修繕恢複,下大力氣進行保護性開發,為(wei) 弘揚陽明文化提供了堅實硬件支撐,同時也培育了新的文化旅遊品牌。王陽明在紹興(xing) 的蹤跡為(wei) 全國最多,遍布大街小巷、稽山鑒水之間;古城內(nei) 伯府第石門框、碧霞池、觀象台、大埠頭、飲酒亭、假山弄、王衙弄,古城外東(dong) 南宛委山陽明洞、西南鮮蝦山陽明墓等,是其中最重要的遺跡遺存。近年來,這些遺跡遺存都陸續得到很好的保護和修繕恢複。“何年歸去陽明洞,獨棹扁舟鑒裏行?”(《書(shu) 扇麵寄館賓》)王陽明31歲(龍場悟道前6年)築室修道於(yu) 會(hui) 稽山支脈宛委山上的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的陽明洞天,後來輾轉各地,對陽明洞天也念念不忘;陽明洞天是先生被人“鹹稱陽明先生”的得名所自,更被學界視為(wei) 陽明心學的發源地。“十裏紅塵踏淺沙,蘭(lan) 亭何處是吾家?”(《蘭(lan) 亭次秦行人韻》)位於(yu) 蘭(lan) 亭鎮鮮蝦山南坡的陽明墓(民間舊稱“伯府墳頭”)和其父王華墓,亦由其生前親(qin) 自選定。紹興(xing) 首先對這兩(liang) 處陽明遺跡遺存持續進行了修繕保護。
在1988—1989年勘定、修葺陽明墓,2006年國務院公布陽明墓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基礎上,經與(yu) 國家文物局的充分對接、論證,2016年起紹興(xing) 市啟動建設“王陽明墓保護工程陽明園”項目,建設內(nei) 容除王陽明墓主體(ti) 保護外,包括雕塑廣場、祭祀廣場、祭祀大殿、明倫(lun) 堂、追思館等建築。次年紀念王陽明誕辰545周年前夕,得以建成開放,一處墓與(yu) 山、水及周邊環境融為(wei) 一體(ti) ,且與(yu) 蘭(lan) 亭保護區風格協調,體(ti) 現紹興(xing) 建築風格和明代特征的文化工程呈現在世人麵前。經20世紀90年代以建設會(hui) 稽山旅遊度假區方式籌備陽明洞天開發的早期準備,近年考古工作者完成對王陽明在陽明洞天具體(ti) 讀書(shu) 、講學處的調查發現和場景複原,2018年5月,坐北朝南、與(yu) 禹穴之石相鄰、背靠宛委山主峰石匱山的“陽明草廬”重建竣工。遊客到此,隻見融合陳洪綬和陽明弟子所繪陽明畫像神韻的王陽明塑像“端坐冥想”其中,周遭長廊、古亭、修竹、鮮花和龍瑞宮刻石等融為(wei) 一體(ti) ,宛若重入當年的洞天福地。
王陽明少年時隨狀元及第的父親(qin) 王華從(cong) 餘(yu) 姚遷居紹興(xing) 府城,居於(yu) 府城光相坊狀元府。明正德十六年(1521)50歲時,王陽明受封新建伯,位極人臣,四方蒞紹從(cong) 學者日盛,遂在狀元府基礎上擴建新建伯府第。在最終出征廣西思恩、田州前的六年時間中,王陽明一直在紹興(xing) 生活、講學,著名的“四句教”即發生在伯府第門前的碧霞池天泉橋上,因而以伯府第為(wei) 中心的整個(ge) 陽明故居,成為(wei) 近年紹興(xing) 王陽明遺址遺跡修繕恢複的重中之重。繼1999年將王陽明故居遺址列為(wei) 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2018年初開始,紹興(xing) 市全麵謀劃恢複修繕位於(yu) 越城區西小路曆史街區的王陽明府第及周邊文化展示景觀,將陽明故裏正式列入《紹興(xing) 古城保護利用條例》,展開了從(cong) 碧霞池到整個(ge) 陽明故居的多批次考古勘探和發掘。2019年5月,經兩(liang) 次考古發掘,在碧霞池原址內(nei) 發現大量明代生活用品和建築構件,其中青花瓷生活用品碎片總數達2600餘(yu) 件。考古工作者論證斷言,碧霞池內(nei) 原建有亭台樓閣、水榭回廊,能容納百人,與(yu) 文獻記載幾乎一樣,確是王陽明“天泉證道”之所,出土畫像磚折射出當年水榭的精致、氣派。2020年3—12月,考古工作者對伯府第遺址進行了新的全麵考古勘探與(yu) 發掘,揭露出伯府第為(wei) 南北向呈中軸對稱分布的兩(liang) 重兩(liang) 進式院落,正對府山之高峰,前有碧霞池,後有觀象台,旁有西小河,氣勢恢宏;現存主牆石質基礎、部分磚石鋪地麵和排水溝遺跡等,清晰勾畫出伯府第遺址的基本範圍和建築結構基礎。以這些考古發掘為(wei) 支撐,規劃麵積40公頃、總投資80億(yi) 元的“陽明故裏綜合保護項目”2019年12月開工,2022年10月建成開放。其中,項目主體(ti) 包括重修王陽明故居伯府第,新建王陽明紀念館、陽明廣場,保存伯府大埠頭、石坊殘基、石門框、飲酒亭等曆史遺存。伯府第主要由門廳、明德堂、至善堂、傳(chuan) 習(xi) 堂四進院落構成,選用紅花梨作為(wei) 木結構及門窗材料,繼承紹興(xing) 傳(chuan) 統官宅樣式。王陽明紀念館是一座下沉式兩(liang) 層建築,主體(ti) 是巨型圓柱形建築“心源廳”;廳前麵向碧霞池和伯府第方向,是4.5米高栩栩如生的陽明雕像。
紹興(xing) 市上虞區陳溪鄉(xiang) ,作為(wei) 陽明先生曾親(qin) 自率徒尋訪、吟詠的祖居地,近年配合新農(nong) 村建設的需要,亦投資建設王陽明先祖居住地陳列館、陽明遊學館,開發龍溪景觀帶和陽明遊學線路,使山鄉(xiang) 僻壤弘揚陽明文化也有了優(you) 質硬件環境。
紹興(xing) 還通過打造“紹興(xing) 陽明十景”等品牌,沿當年王陽明從(cong) 伯府第出發經水路南往會(hui) 稽山腹地雲(yun) 門寺、登秦望山,東(dong) 往四明山腹地等遊賞行蹤,將諸多陽明遺址遺跡串聯起來,形成陽明文化文商旅融合發展的豐(feng) 厚資源。
三
紹興(xing) 在持續壯大陽明文化柔性生產(chan) 力,從(cong) 古城心髒區域到周邊地帶還原紹興(xing) 心學祖庭曆史麵貌的同時,踐行陽明心學“知行合一”的理念,采取多種舉(ju) 措推動陽明文化在社會(hui) 層麵的重塑和廣泛弘揚,不斷推動陽明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為(wei) 讓陽明文化進校園取得更好的榜樣帶動效應,2014年建立陽明小學,2015年建立陽明中學,稍後又在市區三所高校建立二級陽明學院或陽明書(shu) 院,形成比較完備的“陽明號”教育示範體(ti) 係;通過編寫(xie) 陽明文化特色教材,開辟陽明文化牆、陽明文化長廊,舉(ju) 辦陽明文化係列講座,引導設計陽明文化研學遊線路,師生合作創編《此心光明》音樂(le) 劇等,使體(ti) 驗、踐行陽明文化的路子越走越堅實。陽明文化進社區、進農(nong) 村,采取了重點凸顯與(yu) 散點融入相結合的辦法。重點凸顯,是選擇距離伯府第僅(jin) 一箭之遙的府山街道人民西路,建設“陽明書(shu) 舍”,選擇陽明洞天附近的城南街道,成立“陽明社區”,通過引導市民潛心研讀陽明心學著作,以及自編自演陽明主題文藝節目等,讓陽明文化不斷浸潤百姓生活。散點融入,是適時舉(ju) 辦“王陽明與(yu) 紹興(xing) ——陽明先生家族遷徙史”特展、“聖賢之道——王陽明的故事”陽明書(shu) 法真跡特展、“《山陰光相橋王氏宗譜》續修圓譜”慶典,以及“陽明心學與(yu) 楓橋經驗展”“陽明文化標識建設成果展”“陽明文創產(chan) 品展”“海峽兩(liang) 岸紀念王陽明誕辰550周年主題書(shu) 畫創作展”“陽明之路書(shu) 畫篆刻大賽”“全國大學生陽明詩文朗誦賽”等各種展賽,持續組織越劇《王陽明》等地方戲曲創編、演出活動,使民眾(zhong) 不斷受到陽明文化熏陶。其中不少活動都以紹興(xing) 為(wei) 中心,擴展至全國。尤其是“聖賢之道——王陽明的故事”特展,薈萃了來自全國20多家文博單位及日本、美國多家權威機構的陽明書(shu) 法真跡60餘(yu) 件,於(yu)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紹興(xing) 布展,吸引大量中外人士慕名而來,旋即又開始在浙江其他城市,以及安徽、湖北等全國各地巡展。配合特展推出的《陽明山人——王陽明書(shu) 法作品全集》2017年12月由故宮出版社出版,成為(wei) 書(shu) 法界和陽明心學研究界的雙重經典文獻。
四
展賽之外,紹興(xing) 還重視用其他各種方式聯係學界和聯絡全國各地,主動、積極發揮對當代陽明文化弘揚活動的推動作用。
一是麵向學術界持續展開陽明心學研究課題招標。2017年5月,麵向全球公開招標“王陽明學術研究課題”19項,在陽明心學研究領域產(chan) 生強烈反響。2019、2020、2023年持續進行課題招標。這些課題特別是其中“陽明心學與(yu)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陽明心學與(yu)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王陽明心學對現代新儒學的影響”等重大項目,“越地文化與(yu) 陽明學”“王陽明的政治思想與(yu) 社會(hui) 治理”“陽明學與(yu) 民間社會(hui) 建設研究”等重點項目,均富學術張力和時代色彩,具有推動陽明心學研究不斷深入的重要價(jia) 值。
二是廣泛聯絡全國其他陽明行跡地,建立陽明行跡地協作交流機製。2019年“第三屆中國陽明心學高峰論壇”邀請餘(yu) 姚、貴陽、漳州三地嘉賓6人(分別代表王陽明出生地、陽明心學正式誕生地和王陽明行道地),組織了一場由貴州省人大常委會(hui) 原副主任顧久主持,以陽明心學與(yu) 陽明行跡地為(wei) 主題的沙龍對話。“2020陽明心學大會(hui) ”邀請全國主要陽明行跡地城市代表60多人,設置了“天泉會(hui) 講——陽明行跡地代表交流”。“世界陽明學大會(hui) ——2022陽明心學大會(hui) ”邀請對象從(cong) 全國陽明行跡地代表進一步擴大到陽明學機構代表,舉(ju) 辦了“天泉會(hui) 講——全國陽明行跡地及陽明學機構代表交流”論壇。2020年還通過主要麵向陽明行跡地高校召開“首屆全國大學生知行合一傳(chuan) 習(xi) 論壇”,牽頭成立了“全國大學生王陽明研究論壇聯盟”。
三是麵向全國持續免費開設“中國陽明心學研學遊師資班”。為(wei) 培養(yang) 陽明心學研學遊人才,實現陽明文化弘揚主體(ti) 的指數增長,讓陽明心學全麵深入當代國人心靈,指導國人的生活與(yu) 實踐,紹興(xing) 自2020年招收首屆中國陽明心學研學遊師資班學員168人起,每年一屆,迄今已開設中國陽明心學研學遊師資班4屆,共招收來自全國26省市自治區的學員703人,匯集各領域的陽明心學愛好者,授課師資則薈萃了當代主要的陽明學專(zhuan) 家。
四是開發、開放麵向全國乃至全球的陽明文化網絡資源。在“2021陽明心學大會(hui) ”開幕式上首發上線《東(dong) 亞(ya) 陽明文化旅遊地圖》;在“世界陽明學大會(hui) ——2022陽明心學大會(hui) ”期間,以整理收錄陽明後學在全國範圍內(nei) 遺存遺跡點為(wei) 內(nei) 容的《陽明後學行跡地圖》又首發上線,均獲得國內(nei) 外陽明文化研究者、愛好者的廣泛好評。
五
多管齊下,一步一個(ge) 台階,使紹興(xing) 成為(wei) 當代中國陽明文化弘揚領域較為(wei) 耀眼、興(xing) 盛的區域之一。這中間,紹興(xing) 市委、市政府強化頂層設計,先後出台《王陽明文化傳(chuan) 承保護發展概念性規劃(2017—2018)》《“陽明文化”研究保護和文旅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實施方案》等地方性法規,並聘請學術前沿權威擔任專(zhuan) 業(ye) 研究機構負責人和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為(wei) 確保陽明文化弘揚持續發展、不斷創新,提供了製度保障。“陽明文化”也越來越成為(wei) 紹興(xing) 具有國際影響、中國氣派和本土特色的文旅“金名片”。
2023年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上指出,“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在領導黨(dang) 和人民推進治國理政的實踐中,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men) 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隻有全麵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發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偉(wei) 大號召,也為(wei) 陽明心學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做出新的示範。2023年10月7—8日召開的全國宣傳(chuan) 思想文化工作會(hui) 議,首次提出了習(xi) 近平文化思想,表明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為(wei) 做好新時代、新征程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保護傳(chuan) 承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紹興(xing) 必將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文化思想,自覺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新的時代課題麵前,書(shu) 寫(xie) 好陽明文化弘揚的新答卷。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