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學”第十一次會讀記錄

欄目:經學新覽
發布時間:2023-10-20 19:22:21
標簽:

“春秋公羊學”第十一次會(hui) 讀記錄

來源:“春秋公羊讀書(shu) 會(hui)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西元2020年6月21日

 

時間:2020.6.14

 

1.季孫行父如晉。

 

季孫行父即季文子,季友後人,論語記載他“三思而後行”,這裏記載如晉是因為(wei) 齊國攻打魯國,季孫行父前往晉國求援。

 

2.冬,十有一月,諸侯盟於(yu) 扈。

 

何休注“不序不日者,順上諱文,使若扈之盟,都不可得而知”,這是指好像凡在扈地的結盟,詳情皆不可知,以此為(wei) 文公減恥,

 

胡安國認為(wei) 不序的原因是齊國弑其君而諸侯不能討。扈地,鄭國地名,在今河南原武縣西北。

 

3.十有二月,齊人來歸子叔姬。

 

《公羊傳(chuan) 》記載“父母之於(yu) 子,雖有罪,猶若其不欲服其然。”此處書(shu) “來”,是閔傷(shang) 子叔姬棄絕來歸,何休認為(wei) ,當時文公之母尚在,孝子當伸母恩。

 

4.齊侯侵我西鄙,遂伐曹,入其郛。

 

郛是指廣大的外城,按常例,入郛不書(shu) ,此處記錄是因為(wei) 齊國恐嚇我國,《公羊傳(chuan) 》記載“動我者何?內(nei) 辭也,其實我動焉爾。”此處如果直書(shu) “我動”,則表明魯國微弱,有恥,所以為(wei) 之避諱,而言齊國想要恐嚇魯國,以此殺恥。

 

5.十有六年,春,季孫行父會(hui) 齊侯於(yu) 陽穀,齊侯弗及盟。

 

此處書(shu) “弗及盟”,表麵上看是齊侯沒來得及結盟,實際上是齊侯不肯結盟,這樣魯國受辱有恥,而《春秋》為(wei) 之避諱,言“齊侯不及盟”。

 

6.夏,五月,公四不視朔。

 

案禮製,諸侯受十二月朔政於(yu) 天子,藏於(yu) 太祖廟,每月朔朝廟,使大夫南麵奉天子至命,君北麵而受之。《公羊傳(chuan) 》記載“公有疾也”,實際上從(cong) 此文公沒有疾病,也不視朔,但沒有疾病不視朔為(wei) 大惡,需要避諱,所以“無疾不可言也”。

 

                               記錄人:龐博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