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水滸傳》最動人的是這一段,從前不願看,現在反複讀不夠

欄目:散思隨劄
發布時間:2023-10-02 22:15:38
標簽: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水滸傳(chuan) 》最動人的是這一段,從(cong) 前不願看,現在反複讀不夠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許石林”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四年歲次癸卯八月初一日丙子

          耶穌2023年9月15日

 

前日講座,分享二十四節氣之“白露”節氣文化。聽眾(zhong) 對講座中提到的大雁文化很感興(xing) 趣。

 

《逸周書(shu) •時訓》雲(yun) :“白露之日鴻雁來,又五日玄鳥歸,又五日羣鳥養(yang) 羞。”此“白露三候”也。

 

說到鴻雁,考諸古人關(guan) 於(yu) 大雁的詩詞文章,不可勝計。其共同的美,皆帶幾分內(nei) 心抑製不住的無奈和悲涼,字字句句揮之不去濃鬱的“秋氣”。

 

而我一向念念不忘的是《水滸傳(chuan) 》第一百一十回“燕青秋林渡射雁宋江東(dong) 京城獻俘”。

 

宋江帶領梁山眾(zhong) 弟兄歸順朝廷後,為(wei) 朝廷征戰立功,但朝廷並不如宋江所願地信任他們(men) ,驅馳役使的同時,時時處處被猜忌防範,明明打了勝仗去向朝廷獻俘領賞,不僅(jin) 沒有意氣風發,反而讓宋江心中不得不鬱鬱不樂(le) 。宋江總感覺自己的忠誠與(yu) 朝廷的信任之間隔著一層,這一層不可名狀、似有似無的薄薄的隔離,讓宋江內(nei) 心非常失落、惆悵。大有“我本有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之慨。這種窘迫又無力回天的尷尬,猶如陳宮跟隨曹操到半路,見曹操之為(wei) 人,驚訝而失望,愧悔不已,“背轉身自埋怨我自己做差”、“馬行在夾道內(nei) 我難以回馬”。

 

從(cong) 前看《水滸傳(chuan) 》,到這一回,便自然胸悶憤鬱,覺得這一回寫(xie) 的是最難看的,以至於(yu) 不耐煩,跳躍著,倉(cang) 促將全書(shu) 翻完丟(diu) 開。現在,隨著年紀的增長,反倒最願意看這種章回,以至於(yu) 反複閱讀,感覺非常有味。如果說《水滸傳(chuan) 》的文學性被前麵的跌宕故事所掩蓋,這一回,簡直就是緩慢的抒情了,猶如大提琴主奏的悲涼慢板,很值得反複品味,原文如下——

 

那秋林渡在宛州屬下內(nei) 鄉(xiang) 縣秋林山之南。宋江在馬上遙看山景,仰觀天上,見空中數行塞雁,不依次序,高低亂(luan) 飛,都有驚鳴之意。宋江見了,心疑作怪。

 

又聽的前軍(jun) 喝采,使人去問,飛馬回報,原來是浪子燕青,初學弓箭,向空中射雁,箭箭不空。卻才須臾之間,射下十數隻鴻雁,因此諸將驚訝不已。宋江教喚燕青來。隻見燕青彎弓插箭,即飛馬而來,背後馬上捎帶死雁數隻,來見宋江,下馬離鞍,立在一邊。

 

宋公明問道:“恰才你射雁來?”燕青答道:“小弟初學弓箭,見空中一群雁過,偶然射之,不想箭箭皆中。”宋江道:“為(wei) 軍(jun) 的人,學射弓箭,是本等的事。射的親(qin) 是你能處。我想賓鴻避寒,離了天山,銜蘆過關(guan) ,趁江南地暖,求食稻粱,初春方回。此賓鴻仁義(yi) 之禽,或數十,或三五十隻,遞相謙讓,尊者在前,卑者在後,次序而飛,不越群伴,遇晚宿歇,亦有當更之報。且雄失其雌,雌失其雄,至死不配。此禽仁義(yi) 禮智信,五常俱備:空中遙見死雁,盡有哀鳴之意,失伴孤雁,並無侵犯,此為(wei) 仁也;一失雌雄,死而不配,此為(wei) 義(yi) 也;依次而飛,不越前後,此為(wei) 禮也;預避鷹雕,銜蘆過關(guan) ,此為(wei) 智也;秋南春北,不越而來,此為(wei) 信也。此禽五常足備之物,豈忍害之。天上一群鴻雁相呼而過,正如我等弟兄一般。你卻射了那數隻,比俺兄弟中失了幾個(ge) ,眾(zhong) 人心內(nei) 如何?兄弟今後不可害此禮義(yi) 之禽。”燕青默默無語,悔罪不及。

 

宋江有感於(yu) 心,在馬上口占詩一首:

 

山嶺崎嶇水渺茫,

 

橫空雁陣兩(liang) 三行。

 

忽然失卻雙飛伴,

 

月冷風清也斷腸。

 

宋江吟詩罷,不覺自己心中淒慘,睹物傷(shang) 情。當晚屯兵於(yu) 秋林渡口。宋江在帳中,因複感歎燕青射雁之事,心中納悶,叫取過紙筆,作詞一首:

 

楚天空闊,

 

雁離群萬(wan) 裏,

 

恍然驚散。

 

自顧影欲下寒塘,

 

正草枯沙淨,

 

水平天遠。

 

寫(xie) 不成書(shu) ,

 

隻寄的相思一點。

 

暮日空濠,

 

曉煙古塹,

 

訴不盡許多哀怨。

 

揀盡蘆花無處宿,

 

歎何時玉關(guan) 重見。

 

嘹嚦憂愁嗚咽,

 

恨江渚難留戀。

 

請觀他春晝歸來,

 

畫梁雙燕。

 

宋江寫(xie) 畢,遞與(yu) 吳用。公孫勝看。詞中之意,甚有悲哀憂戚之思,宋江心中,鬱鬱不樂(le) 。次日天明,俱各上馬,望南而行。路上行程,正值暮冬,景物淒涼。

 

《水滸傳(chuan) 》這一章回的這段情節,讀著讀著,便讓人心中漸生秋意。

 

迷戀秋意可不是什麽(me) 養(yang) 生妙方,還是盡量回避擺脫為(wei) 好。

 

但秋意者東(dong) 西卻最迷人,很容易讓人上癮,它迎合了人內(nei) 心的某種渴求,越是有意克服、拒絕,它越讓人念念不忘。

 

猶如聽某些令人傷(shang) 感的戲曲、音樂(le) ,明明非中正平和之雅樂(le) ,卻讓人容易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而宋江對於(yu) 大雁之德的說辭,無疑值得被奉為(wei) 經典。

 

講座中,我故意停下來插入了一個(ge) 貌似跑題的發揮:對於(yu) 浪子燕青這種有本事的人,當領導的該如何拿捏?一般來說,人有本事,便自生驕吝之氣,故孔子告誡“如有周公之美之才,使驕且吝,其餘(yu) 無足觀也。”越是有能力有本事的人,其謙德尤為(wei) 可貴。而麵對這種有本事的人,如何激發其謙德、如何祛除其驕吝之氣,考驗當領導者的智慧和能力。顯然宋江不可能用武藝讓燕青順服,他隻能用文化。

 

所幸宋江關(guan) 於(yu) 大雁之德的言語,激發了燕青內(nei) 心的仁善之德,故燕青“默默無語,悔罪不及”。

 

宋江的確是個(ge) 讀書(shu) 人。讀書(shu) 人不論是曾潯陽題詩還是坐樓殺惜,最終皆因內(nei) 心過於(yu) 豐(feng) 富綿軟,容易多愁善感而幹不成事,於(yu) 逆取之事,尤為(wei) 難成。一時僥(jiao) 幸偶得,若不及時遜讓,終究會(hui) 累人害己。

 

2023年9月15日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