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可亂(luan) 則利至而必知 害至而必察
作者:郝思斯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六月廿五日辛醜(chou)
耶穌2023年8月11日
守住拒腐防變防線,最緊要的是守住內(nei) 心。古人講:“心不可亂(luan) ,則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
——7月1日,《求是》雜誌發表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文章《努力成長為(wei) 對黨(dang) 和人民忠誠可靠、堪當時代重任的棟梁之才》
“心不可亂(luan) ,則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出自北宋政治家、文學家蘇轍《上皇帝書(shu) 》。這句話是說,心思端正才能心境平和、頭腦清醒,有利之事來臨(lin) 就必然能意識到,有害之事臨(lin) 頭也必然能覺察到。
蘇轍,字子由,“唐宋八大家”之一,與(yu) 父親(qin) 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他深受父兄影響,尤擅長政論和史論,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歎之聲,而其秀傑之氣終不可沒”。“心不可亂(luan) ,則利至而必知,害至而必察”,展現出古人修養(yang) 心性、抵製欲望的定力和智慧。
強調正心,並非蘇轍的一家之見,而是儒家極為(wei) 重要的價(jia) 值觀念和文化傳(chuan) 統。《大學》開篇就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qin) 民,在止於(yu) 至善”。對於(yu) 如何才能“明明德於(yu) 天下”,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中“修身”是連接“內(nei) 聖”與(yu) “外王”的關(guan) 鍵樞紐,而修身的基礎便是“先正其心”。
“身之主宰便是心。”古人認為(wei) ,人的一切想法和行為(wei) 都生發於(yu) 心。白居易曾作:“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柳宗元說:“守正為(wei) 心,疾惡不懼。”朱熹有言:“人之一心,得其正,則事事皆得其正。”說的都是同樣的道理:隻有靠內(nei) 心的追求,才能學習(xi) 道、探求道、堅守道;隻有靠內(nei) 心的淨化,才能有敬畏、有自律、有定力,不為(wei) 他人左右,不為(wei) 外物所惑,保持內(nei) 心的強大,獲得戰勝客觀世界的不竭動力。
東(dong) 晉吳隱之曾作一首《酌貪泉》:“古人雲(yun) 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在去廣州任刺史路上,經過石門“貪泉”,當地傳(chuan) 說即使清廉之士飲此水也會(hui) 變成貪婪之人,吳隱之不信,飲下泉水並即興(xing) 賦下此詩,以伯夷叔齊不貪財的情操來表達自己為(wei) 官清廉的誌向。
據《晉書(shu) ·吳隱之傳(chuan) 》記載,“及在州,清操逾厲,常食不過菜及幹魚而已,帷帳器服皆付外庫,時人頗謂其矯,然亦終始不易。”做官多年,吳隱之始終清廉自守。任職期滿乘船離開時,他身無長物,兩(liang) 袖清風,被稱讚為(wei) “處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真正做到了“不易心”。
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顥讀了吳隱之詩後,有感而發,也寫(xie) 了兩(liang) 句詩:“中心如自固,外物豈能遷。”的確,守得住內(nei) 心,堅定操守信念,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中也能從(cong) 容立身,即便麵對再大的誘惑也能內(nei) 心純正。和吳隱之一樣,公孫儀(yi) 嗜魚而不受魚,楊震用“四知”拒金,子罕以不貪為(wei) 寶,李汰“黃金難換腐儒貧”……曆史上很多為(wei) 政者之所以一生廉潔、青史留名,就在於(yu) 他們(men) 做到了正心明道、懷德自重。
一個(ge) 人的內(nei) 心有一以貫之的力量,心靈才不會(hui) 依傍他處,才能始終勇毅堅定、正道直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
為(wei) 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yi) 、求的是大我,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性質宗旨,決(jue) 定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必須重視正心修身,做一心為(wei) 公、一身正氣、一塵不染的人。
——“矜持不苟,舍己為(wei) 公,卻是每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員具備的美德。”當方誌敏被捕遭搜查時,國民黨(dang) 軍(jun) 萬(wan) 萬(wan) 沒想到,像他這樣重要的領導人,身上除了一支鋼筆和一塊舊表外,竟然什麽(me) 值錢的東(dong) 西也沒有。“經手的款項,總在數百萬(wan) 元;但為(wei) 革命而籌集的金錢,是一點一滴的用之於(yu) 革命事業(ye) 。”
——“在我這裏沒有‘後門’這回事。”這是楊善洲常說的話。1988年退休後,他向人借了5萬(wan) 元錢,在縣城附近蓋了房。房子蓋好後,卻因還不起債(zhai) ,把蓋好的房子又賣了。於(yu) 是就有了當地的幾句民謠:“施甸有個(ge) 楊老漢,清正廉潔心不貪。蓋了新房住不起,還說破窩能避寒。”
——“任何人打著我的旗號去辦私事,你們(men) 都不要理。”廖俊波一到政和就放下狠話。服務企業(ye) 盡心竭力,他始終堅持“親(qin) ”“清”二字,嚴(yan) 守廉潔底線。一次,有一個(ge) 外地客商拎了一盒海產(chan) 品過來,他一直追到電梯口,堅決(jue) 退回……
無論處境多麽(me) 困難、條件多麽(me) 嚴(yan) 酷,始終無私無畏、清介自守、正道直行。對一代代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人而言,覺悟時刻警醒著他們(men) 有所畏、知所止,引領著他們(men) 擇高處立、向寬處行。心中有黨(dang) 、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他們(men) 用實際行動展示著堅強黨(dang) 性、遠大理想、博大胸懷、高尚情操,在奮鬥、奉獻與(yu) 堅守中獲得了真正的快樂(le) 。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思想純潔是馬克思主義(yi) 政黨(dang) 保持純潔性的根本,道德高尚是領導幹部做到清正廉潔的基礎”,“一個(ge) 幹部隻有把世界觀、人生觀、價(jia) 值觀的總開關(guan) 擰緊了,把思想覺悟、精神境界提高了,才能從(cong) 不敢腐到不想腐”。
內(nei) 心淨化、誌向高遠便力量無窮。對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講,隻有在立根固本上下功夫,才能防止歪風邪氣近身附體(ti) 。常修為(wei) 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涵養(yang) “治國有常,利民為(wei) 本”的情懷、“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le) 而樂(le) ”的境界、“利居眾(zhong) 後,責在人先”的擔當,以“清心為(wei) 治本,直道是身謀”自勉、“梨雖無主,我心有主”正己、“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勵誌,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便能心有所定、行有所止,做到任何威武磨難、富貴貧賤、榮辱毀譽都不能動搖己心,真正在報國為(wei) 民中實現價(jia) 值。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