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事求是、知行合一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之⑧
作者:夏瑩(福建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五月廿六日壬申
耶穌2023年7月13日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近日在北京出席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對中華文化傳(chuan) 承發展的一係列重大問題作了全麵係統深入闡述,為(wei) 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紮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鮮明體(ti) 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思想元素,與(yu) 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高度契合。立足當代中國實踐,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研究闡釋實事求是、知行合一的理論意義(yi) 和時代價(jia) 值,是當前理論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實事求是最初出現於(yu) 東(dong) 漢史學家班固撰寫(xie) 的《漢書(shu) ·河間獻王傳(chuan) 》:“河間獻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學好古,實事求是。”唐代學者顏師古在給這段話作注時寫(xie) 道:“務得事實,每求真是也。”意思是說必須以事實為(wei) 根據,以求得正確的結論。這裏的實事求是主要指一種治學風格,即根據實證,求索真知,根本上是一個(ge) 考據學命題,而非哲學認識論命題。知行合一的哲學思想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的,他強調“知”和“行”是統一的,是一件事情的兩(liang) 個(ge) 方麵,不能割裂開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這裏的“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知行合一討論的主要是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guan) 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guan) 係,總體(ti) 上屬於(yu) 一種道德修養(yang) 學說。
1941年,毛澤東(dong) 同誌依據革命實踐的需要,發表了《改造我們(men) 的學習(xi) 》,其中借用了實事求是一詞,並予以新的闡釋:“‘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nei) 部聯係,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men) 去研究。”實事求是指從(cong) 實際對象出發,探求事物的內(nei) 部聯係及其發展的規律性。由此,實事求是成為(wei) 馬克思主義(yi) 哲學認識論的重要命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對為(wei) 何要堅持實事求是,如何堅持實事求是作出深刻論述,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yi) 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men) 黨(dang) 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men) 都要堅持一切從(cong) 實際出發,理論聯係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這進一步提升了實事求是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意義(yi) ,為(wei) 其注入了新的時代內(nei) 涵。
“知”和“行”的關(guan) 係同樣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個(ge) 典型命題。1937年,毛澤東(dong) 同誌在《實踐論》中立足認識與(yu) 實踐的辯證關(guan) 係,對中國古代知行觀進行了改造和發展,提出具有中國特色的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複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nei) 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這就把傳(chuan) 統知行觀提升到馬克思主義(yi) 哲學認識論的高度。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知行合一進行了理論闡述和實踐探索,不僅(jin) 解決(jue) 了怎樣做到知行合一的問題,指出“‘知’是基礎、是前提,‘行’是重點、是關(guan) 鍵,必須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而且闡述了為(wei) 什麽(me) 要知行合一的問題,強調知和行相輔相成,“隻有把道理真正弄懂了,行動才能自覺持久;隻有行動上落實了,對道理的領悟才能更深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知行關(guan) 係的重要論述一方麵吸收了中國古代知行觀關(guan) 於(yu) 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wei) 相統一的觀點,將其運用於(yu) 道德建設,特別是培育和踐行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去;另一方麵又對中國古代知行觀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突破了單純道德實踐的束縛,拓展到治國理政的方方麵麵,實現了知與(yu) 行、理論與(yu) 實踐的辯證統一,標誌著在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始終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忠實繼承者和弘揚者,始終致力於(yu) 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實事求是、知行合一”作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兩(liang) 個(ge) 結合”,實現了從(cong) 傳(chuan) 統哲學命題到馬克思主義(yi) 哲學命題,從(cong) 理論問題到解決(jue) 現實問題之強大武器的“兩(liang) 次轉換”,成為(wei) “創造屬於(yu) 我們(men) 這個(ge) 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有機構成。
回首百年奮鬥曆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正是用“實事求是、知行合一”這把鑰匙,打開了中國曆史發展的一個(ge) 又一個(ge) 關(guan) 鍵點,開辟了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的一個(ge) 又一個(ge) 新境界,改變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曆史命運。曆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是必由之路。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