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門嶺南書(shu) 院(新會(hui) 學宮),感受千年文化之美
來源:新會(hui) 發布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五月初五日辛亥
耶穌2023年6月22日
2021年以來
江門嶺南書(shu) 院(新會(hui) 學宮)項目創建
在新會(hui) 學宮持續推進
嶺南書(shu) 院以書(shu) 院模式
傳(chuan) 承發展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推動嶺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今天
我們(men) 走進新會(hui) 學宮
帶大家領略嶺南傳(chuan) 統文化之美
新會(hui) 曆史人文之美
新會(hui) 學宮又名孔廟,建於(yu) 北宋慶曆四年(公元1044年),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曆史,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58年,新會(hui) 縣博物館在學宮成立,是省內(nei) 建館較早、規模較大、藏品類型齊全、藏品數量較多的縣級綜合性博物館之一,從(cong) 此,學宮成為(wei) 一個(ge) 展示新會(hui) 豐(feng) 厚曆史文化的地方。
大成殿是學宮的中心建築。紅牆黃瓦,屋頂為(wei) 重簷歇山頂,殿高17米,為(wei) 嶺南最高的孔廟之一。如此高的規格原來與(yu) 新會(hui) 明代著名儒學家陳獻章,即陳白沙先生有關(guan) 。
新會(hui) 區博物館副館長傅軍(jun) 節:“在陳獻章去世後85年,明代皇帝下昭陳獻章入祀孔廟,成為(wei) 嶺南地區入祀孔廟的第一人,所以他家鄉(xiang) 的大成殿才可以加築一層,建得這麽(me) 雄偉(wei) 而高大。”
新會(hui) 曆史文化深厚,文物資源豐(feng) 富多樣。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6700餘(yu) 件,藏品種類包括陶瓷、石器、玉器、錢幣、書(shu) 畫等。在區博物館,大家除了可以欣賞到《木美人》油畫、烏(wu) 利單刀、大藤鼓和鱷魚骨骼等四件珍貴的鎮館之寶,還可以在《千年古郡,脈脈相傳(chuan) ——新會(hui) 曆史文化展》中一睹新會(hui) 官衝(chong) 窯陶瓷的風采,這些陶瓷是唐宋以來與(yu) 海上貿易關(guan) 係密切的代表性文物,見證海上絲(si) 綢之路曆史的珍貴文化遺產(chan) 。
新會(hui) 區博物館副館長傅軍(jun) 節:“1998年,在印尼海域打撈上一艘唐代的沉船叫‘黑石號’,‘黑石號’上麵有6萬(wan) 多件大大小小的中國青瓷,其中有一些青釉儲(chu) 物罐經專(zhuan) 家考證來自於(yu) 新會(hui) 官衝(chong) 窯,這個(ge) 罐是從(cong) ‘黑石號’上打撈上來的,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曆史。”
新會(hui) 自古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學風興(xing) 盛,文化繁榮。在博物館蹈和殿設有館藏石刻陳列,展示了新會(hui) 區博物館近幾年征集的各個(ge) 朝代的石碑石刻和從(cong) 鄉(xiang) 鎮收集的寺廟神像石雕。這些石刻文物有力地見證了曆史上新會(hui) 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麵的演變與(yu) 發展。其中有五塊是新會(hui) 大儒陳獻章的碑刻,當中最有文物價(jia) 值的要數“敬義(yi) 戒石碑”。這塊石碑刻於(yu) 1481年,距今已有540多年的曆史,是古代重視廉政教育的實物資料。
新會(hui) 區博物館副館長傅軍(jun) 節:“縣令丁積請陳白沙先生用茅龍筆書(shu) 寫(xie) ‘敬義(yi) ’兩(liang) 個(ge) 字,並命人刻石立於(yu) 新會(hui) 縣衙前麵。這塊碑的背後刻了皇帝的聖諭:‘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16個(ge) 字,這塊敬義(yi) 戒石碑告誡官員為(wei) 官一定要清廉,關(guan) 心民間疾苦,不能貪贓枉法,欺壓百姓。”
來到區博物館,除了可以感受新會(hui) 學宮千年古建築之美,欣賞曆史文物之外,還有內(nei) 涵豐(feng) 富的精品展覽。近日,博物館上新了“曆史課本中的國寶”與(yu) “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兩(liang) 大展。“曆史課本中的國寶”是從(cong) 中學曆史課本中甄選25件具有重大曆史、文化、藝術價(jia) 值的古代文物,講述“國寶”的前世今生;“中國古代服飾文化展”以時間為(wei) 線,主要以博物館館藏的實物、壁畫、墓俑等采集整理的圖像資料為(wei) 依據,力求將各曆史時期人們(men) 最真實的服裝式樣和典型裝扮展現出。展期至今年6月30日結束。
走進區博物館,在感受新會(hui) 曆史和新會(hui) 文物無窮魅力的同時,大家還可以在紅牆綠瓦的新會(hui) 學宮建築群中拍出京城古風的大片。
打造10個(ge) 嶺南書(shu) 院之一
傳(chuan) 承發展嶺南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2021年8月,新會(hui) 學宮被確定為(wei) 2021年省十件民生實事關(guan) 於(yu) 打造10個(ge) 嶺南書(shu) 院其中之一。江門市嶺南書(shu) 院建設充分利用新會(hui) 千年學宮的曆史資源優(you) 勢和學宮周邊文化場所的陣地優(you) 勢,以傳(chuan) 承發展圭峰文脈、白沙文化、啟超家風、家國僑(qiao) 鄉(xiang) (華僑(qiao) 文化)、黨(dang) 史教育(僑(qiao) 批黨(dang) 史)等本土特色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精神文化需求為(wei) 主要任務,打造弘揚嶺南文化、傳(chuan) 承發展江門五邑特色文化的重要陣地,為(wei) 全省嶺南書(shu) 院建設提供“江門樣板”。
近年來,我區積極與(yu) 廣東(dong) 省博物館、江門市博物館及周邊各級館的館際文物交流工作,在各平台宣傳(chuan) 展示新會(hui) 深厚曆史底蘊,以江門市嶺南書(shu) 院(新會(hui) 學宮)項目建設為(wei) 契機,以新會(hui) 學宮、新會(hui) 書(shu) 院為(wei) 陣地,加強對新會(hui) 學宮和新會(hui) 書(shu) 院的活化利用,精心打造了“新會(hui) 曆史文化展”“和隋之珍伴美人”等主題精品展和“新會(hui) 書(shu) 院琴棋書(shu) 畫過大年”等主題宣教活動,不斷豐(feng) 富博物館免費開放的陳列宣教內(nei) 容,獲得社會(hui) 一致好評。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謝偉(wei) 鋒】千年端午,弦歌不斷的文化詠唱
【下一篇】楊朝明 著《讓儒學溫暖世界》出版暨前言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