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青】討論韓寒的意義在哪裏?
欄目:思想動態
發布時間:2012-02-08 08:00:00
討論韓寒的意義在哪裏?
作者:曹長青
韓寒被質疑造假這個問題出來之後,網民們分成了所謂“挺韓”和“倒韓”兩大派。挺韓派認為,13年前贏了新概念作文比賽一等獎的作文,《三重門》等小說,以及後來署名韓寒的那些文章等,無論都是誰寫的,韓寒的叛逆精神影響了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後來那些嘲諷時政文章,替老百姓出了惡氣;好不容易有個人敢說話,敢罵幾句政府,你們還要把他打下去,圖什麽?韓寒文章的署名不重要,重要的是內容。還有一些挺韓派認為,那些“倒韓”的,就是因為不喜歡那個“新三篇”了,由於反對新三篇的觀點,所以現在就要“打倒韓寒”。
“倒韓派”認為,如果韓寒是靠造假成為“天才文學少年”,一路靠代筆、靠麵具維持名聲,那麽無論他後來寫了什麽,都不可接受了。
這兩種觀點,哪一個更有道理?我由於寫了《韓寒,中國文壇的最大騙局?》和《“韓寒”在崩潰的邊緣》,肯定被劃成倒韓派了。事實上,我感興趣的,絕不是“倒韓”,相信絕大多數網友同樣,而是怎樣看待“真實”的價值。
這裏最值得討論的問題是,“真實”和“意識形態”哪一個的價值更高?我個人毫無保留地認為,真實的價值遠高於任何意識形態。因為,不建立在追求真實基礎上的意識形態,不僅是負向價值的,而且遲早一定會轟塌。那種“隻要你替我出氣,造假我也支持(或者原諒)”的思維,就是一種意識形態。
韓寒之所以受到許多讀者的推崇,在於他敢於批評一個製度。但這個大家那麽討厭的製度,主要是靠什麽維持的呢?虛假。任何一個專製,都主要是靠虛假維持的,僅僅靠暴力都絕不能統治長久,虛假才是真正的支柱。如果跟這個被虛假支撐的製度戰鬥的人本身,也是建立在一個虛假的沙灘之上的話,那他不僅不能打敗虛假,而且最終會被大的虛假拉過去。真實,隻有真實,才能打敗虛假。
如果韓寒是假的,那首先他就沒有挑戰一個更大的虛假的道德資本。其次,由於沒有靠自己努力得來的人文修養,文學基礎,思想能力,那他目前的“地位”就根本沒有基石,不僅會忽然說出胡話,更容易站不住腳,要麽會順風倒,要麽遇到壓力就塌方了。而且,敢撒彌天大謊的人,可以是沒有任何原則,守不住任何底線的人。
我們看韓寒,一個曾刺激了大家的怨氣,又靠大眾的人氣騰空,登上富豪榜,享受偶像風光的人,然後居高俯視芸芸眾生說∶你們其實不配民主製度,“GCD的缺點很多時候其實就是人民的缺點┅┅D組織龐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它就是人民本身,而人民就是體製本身”(革專製體製的命,不就成了革人民的命了嗎?)“一個好的寫作者在殺戮權貴的時候,也應該殺戮群眾”,“文人到時候就應該扮演一顆牆頭草┅┅不能有自己的站位┅┅不能有立場,眼看一派強大了,就必須馬上轉向另一派,絕對不能相信任何的主張,不能跟隨任何的信仰,要把所有的革命者全都假想成騙子┅┅未來的中國如果有革命,誰弱小,我就在那裏,它若強大了,我就去它對手那裏。”這都胡說八道些什麽呢?這顆牆頭草,在利比亞的革命中,卡紮菲後來變得弱小了,要被殺死了,他要站到卡紮菲那裏去嗎?
但盡管如此,我接著麥田等人的質疑,也寫了兩篇文章的原因,絕不是像有些“韓粉”所指責的那樣,就是因為對新的“韓三篇”太不感冒了。不感冒,毫無疑問。那種水準,領導中國思想風潮,真讓所有中國文人跳海。但是,即使沒有“新三篇”,韓寒被指出這麽多明顯問題,我也會同樣自己去究一下真偽。多年來我一直都強調,虛假的東西,不能打敗虛假,真實,才是摧毀一個虛假製度的第一步。
17年前,我在北美報紙上發表長篇文章就受到不少人士的反對,我問道∶假的東西能剝開誰的畫皮呢?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的思維和做法,正是導致那個惡製度的罪魁之一。而且,用假打假,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11年前,我寫係列文章抨擊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高行建的時候,也遇到同樣問題。高行建在FANGONG、親西方、追求個人自由等方麵都跟我在一個思路上,尤其是他的作品被中國政府禁止,這是不能令人容忍的。但是,是不是因為這一切,我就明明看著他的作品差,隻因他**就去歌頌它們的藝術價值,或沉默呢?歌頌就是傳播錯誤的價值,沉默就是容忍錯誤的價值,結果就是錯誤價值占上風。
上述這兩種情形,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經常可以遇到。那就是在“真實/說真話”和“意識形態/目的”之間,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在很多、很多情況下,堅持真實/說出真話,是非常困難的。難怪這個世界虛假橫行。
另外我想強調的一個觀點是,要“重是非,不重人;跟理念,不跟人”。人會變,是非不會,理念不會。我們經常看到兩種人,一種是“跟人”∶我喜歡張三,所以凡是張三說的話我都聽,做的事兒我都維護;我討厭李四,所以凡是李四的東西,我一律不買賬。另一種人是“跟是非,跟理念”∶我不管這個話是誰說的,這件事是誰幹的,隻要是真話,就聽,隻要是正確的事,就鼓掌;而不因為他是哪國的、哪個種族的、哪個派係的,我個人是否討厭這個人等等,來做選擇和不選擇。我屬於後一種人。
例如,在質疑韓寒的主要人物中,有人也曾用既不真實,更不厚道,甚至下流的文字攻擊我,但我不會因此就一切都站在那個人的對立麵。而是就事論事,看重事情本身的對錯,這比“選人站邊”更有利於自己的思想成長,也更可靠。如果自己在是非、真假等問題上判斷錯了,認識到之後,改過來就是;這比盲目捍衛一個人,或死活痛恨一個人,要容易多了,心態也會健康很多。
目前這場圍繞韓寒的討論,早已離開了年前對“新三篇”的觀點探討,而在韓寒是否是“人造的”。“假”是目前中國社會的最大特色。如果以嘲諷中國社會,並登上了《時代》周刊風雲人物榜的中國青年偶像韓寒本身是“假”的話,那真可謂中國社會的第一大黑色幽默;如果以欣賞韓寒抨擊中國社會時弊而成為韓粉絲的人們,反而容忍自己的偶像是人造的,那就是中國社會的第二大黑色幽默;再加上曾被韓寒挖苦的官方媒體開始力挺韓寒這個第三大黑色幽默,那這中國式的幽默,就不知是該讓人笑,還是哭了。
有人說你們這樣對韓寒的質疑,是“有罪推論”卻沒有證據。當然,“質疑”本身就是懷疑你有問題,所以才質疑。但是,對韓寒的討論是道德範疇,即使送到法院,也隻是民事訴訟,究個是非,而不是刑事案,把人判罪坐牢。這和刑事案的應“無罪推論”在性質上和程度上都完全不同。更何況,現在並不是讀者告韓寒這個人和作品不對號,而是韓寒主動要起訴質疑者。
沒有人當場抓住韓寒作文、寫小說作弊,是不是就沒有判斷的基礎了呢?當然不是。韓寒這件事,不是殺人,不是放火,沒有“現場抓住”的直接證據,完全可以根據常識、常理判斷。網上那麽多人一段一段詳細分析“韓寒”的作品,都是在說理,在論證。
麵對網上多篇有理有據、難以否認的“人不對文”的分析,有挺韓者撰文指出∶韓寒有找代筆或**的權利,這是他的私權(個人權利),隻要寫作者和韓寒之間沒有版權糾紛,外人無權幹涉;在西方等保護個人權利的國家,對代筆這種事情,沒人幹預。現在你們這麽多人,群起質疑韓寒的誠信,是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剝奪作家的私權。
我對這個話題很敏感,因為多年來一直為保護個人權利而呐喊,最痛恨以“公共利益”的名義,剝奪“個體權利”,因為這是人類災難的源頭。但在韓寒問題上,大家追究的是“天才文學少年”是怎樣煉成的?他如果是假的,造假被袒護,那不恰恰損害了真正的作家們的權益嗎?
沒錯,在哪個國家當然都有“代筆”(Ghostwriter),基本上是兩種情形∶一是名人找代筆寫自傳等,完全由別人寫,然後署自己名出版,以自己名義推銷。這完全不是問題,無數人這麽做。現美國國務卿希拉裏的自傳就是花50萬美元請人寫的。二是已經打響名聲的著名作家,自己寫不過來了,或者寫不出來了,就請一些作者,模仿自己的風格寫,然後署自己的名字(或聯名)出版,像美國暢銷書作家Tom Clancy, James Patterson等,都有代筆,不存在道德問題,他名聲在外,對署自己名字出版的東西負責。讀者對此也清楚,照買他們的書。這種情況下的代筆,才是署名者和代筆之間的私權。
但韓寒的情形則完全不同,他不是名聲在先,代筆在後,而是(如果質疑屬實的話)靠成人冒充孩子,得作文獎,出長篇小說,贏“少年天才”的名聲,然後借這個偽造的“天才”塑造偶像地位,繼續出書。而那些作品如果不是打著“少年天才”這塊招牌的話,很可能連出版的機會都沒有。所以,這完全是造假行為,怎麽能屬於正常意義上的代筆呢?如果韓寒靠自己的實力打出了大名,那麽現在他有一個寫作團隊,“韓寒”就是這個寫作班子的筆名,韓寒是主要寫手(因為他在以寫作天才做宣傳),那別人沒什麽可說的。但事實明顯不是這麽回事兒嘛。
坦率地說,即使不談那一堆一堆的文本分析,僅聽韓寒的一句話,你就可以判斷,他對寫作是個外行。在被質疑後,他說,“至今所有署名我的文章均是我本人所寫,如有一字他人代筆,我詛咒我自己不能活著看到我女兒成年。”敢發這種毒誓的人,不僅說明是假的,也等於告訴人們,在他那裏,誓言可以是戲言。
除了如今網上的博客之外,恐怕沒有任何作者的東西,沒有“一字他人代筆”吧?起碼有編輯修改幾個字吧。那些自己有寫作經驗的人,對韓寒的質疑會更強烈一些。托爾斯泰那麽大的作家,他的《戰爭與和平》修改了八遍,都是妻子抄寫的,其中不乏她自己改動的內容。連納博科夫那種語言大師,都被妻子修改語法和拚寫錯誤。更何況我知道自己寫的東西,被妻子修改之處無以計數,而且她還給我代筆,我在家裏的一些“高談闊論”,她認為有點意思的,就隨手記下,寫成了文章,還隨處點綴著她自己的思想。我很幸運,有文筆很好的妻子幫忙。我更清楚,寫作是艱辛的,每挪小小的一寸,都有多少努力在背後,絕不可能是韓寒那種瀟灑的“一揮而就”。全世界都沒有,怎麽隻有中國有?
韓寒如果說自己的作品從少年時代就一路得到了愛好寫作的父親的修改和幫助,還有些可信度。但目前這種情形,大家設想一下,如果從第一篇起,就是父親代寫,這十多年來,韓寒卻要在大眾麵前、在媒體上做出“天才文學少年”狀,一直維持住這個“假”。如果這“假”是真的,那韓寒的父親是給了兒子一個何等沉重的壓力?如果這“假”是真的,那韓寒的父親又是給自己圓了一個多麽可怕的“文學夢”?這不是噩夢一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