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樟法】儒家的勝利,中華的福音(賀馬英九續任)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12-01-30 08:00:00
 |
餘東海
作者簡介:餘(yu) 東(dong) 海,本名餘(yu) 樟法,男,屬龍,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麗(li) 水,現居廣西南寧。自號東(dong) 海老人,曾用筆名蕭瑤,網名“東(dong) 海一梟”等。著有《大良知學》《儒家文化實踐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論語點睛》《春秋精神》《四書(shu) 要義(yi) 》《大人啟蒙讀本》《儒家法眼》等。
|
儒家的勝利,中華的福音(舊文重發賀馬英九續任)
作者:餘樟法
重新發表時間:2012-1-16
一
馬英九的勝利,是國民黨的勝利、台灣人民的勝利、民主自由的勝利…馬英九競選成功的種種意義都被時文解讀強調過了。但幾乎所有人都忽略了一點:
馬英九的勝利,是儒家文化的勝利!
二
馬英九是國民黨員,不算儒者,但儒化程度相當高。他出身於一個書香門第,受到傳統文化的深厚熏陶影響。馬英九台北市長辦公室懸掛的對聯“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就是馬英九的祖父馬立安題寫。據一位熟悉馬家的忘年交介紹,其父馬鶴淩多才多藝,對詩詞書畫都有研究,特別是詩聯,造詣頗高,對儒家思想更是情有獨鍾。他曾經:
“不斷建言中樞,力行中山遺訓遺囑,策動黨人,‘為民前鋒’,‘喚起民眾,共同不斷奮鬥’,‘迎頭趕上民主先進國家’,‘以建民國,以進大同’”。退休後,複“奔號海內外,結合誌同道合之士,籌開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大會八屆,籌組世界華人和平建設協會及全球十二重要地區總會,推廣開創華人和平建設世紀之理念與構想。主張我兩岸政要正視漢滿融合、中蒙並存史實,在國內化獨漸統,團結合作,全麵振興;在國際化敵為友,協和歐美,共進大同。十二年來,鍥而不舍,反覆論證弘揚,已見成效。此乃天下國家必由是而治之大道,繼續努力,必能救國救世。”(見馬鶴淩遺囑)
馬鶴淩說過,他常向子女從小灌輸忠孝節義及春秋大義等儒家思想,常以曾國藩家書中的兩句話訓勉兒子:“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他說,記得馬英九在讀小學二年級那年,他閑來無事看武俠小說,兒子也跟著翻,結果在看過後對鄰居講武俠故事,他為兒子的表達能力、記憶力感到高興,也立即停看武俠小說,以身作則,“言行不敢稍有脫軌”。
1994年,馬英九積極查賄掃黑,當時有黑道揚言對他下手。家人都勸他放棄,惟獨馬鶴淩堅決支持,他說:“文天祥和鄭成功隻活了39歲,英九已經多活了5年了。諸葛亮死時54歲,英九也隻差10歲。”
馬鶴淩其言其行其家教,無不是儒家道德的卓越體現。在父親引導下,馬英九從小熟讀四書五經以及左傳、古文觀止、唐詩三百首等,每天晚睡早起,早上6時起床念書還要練毛筆。馬英九熟讀儒家經典,言談中常引用經典名句。他說過,如果此生能有一點點成就,父親功不可沒。
馬英九的言行,在在體現著家學淵源和儒家風範。馬英九的勝利,進一步證明儒文化與現代文明不僅不“逆反”,而且相輔相成,證明中國人民不僅有民主的權利,也有民主的適應力。
三
中國沒有走向民主不是中國不適合民主,而是缺乏選擇的權力。台灣民主的實現,與國民黨對儒家的重視和維護密切相關,與國民黨領導層相對較高的傳統文化素養密切相關。儒家文化為台灣民主奇跡提供了很好的文化背景。
馬鶴淩遺書曰:“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中華民國於台灣重建,但不能局限和偏安於台灣一隅;“進大同”之前,兩岸不妨在製度上先“大同”起來。“以建民國,以進大同”不僅是馬鶴淩之遺誌,更是兩岸有誌之士的共同心願,相信這也是馬英九的願望。
馬英九祖訓曰:“黃金非寶書為寶,萬事皆空善不空”。拿出薪金扶貧濟困支援廣西小山村,固然可敬,善之小者也,煽起中華自由風,推動大陸民主化,造福中國人民、中華民族於千秋萬世,才是道援天下的大功大德,才是儒家王道精神的具體落實。對國民黨,對馬英九,老梟有厚望焉,大陸人民有厚望焉。
至於“推動大陸民主化”具體怎樣操作如何進行,國民黨不乏人才,馬英九頗具智慧,原則一定,自有相應的措施,當不勞老梟出謀劃策。我隻想建議當局借鏡國民黨在台灣民主建製中所取得的經驗,及早邀請馬英九共商國是,共謀中華民族發展、興盛之大計!
四
馬英九的成功,是儒家文化的勝利,歸根結柢,是台灣人民道德良知的整體性勝利。王道通三,馬英九作為新時代的台灣“小王”,不僅具有民意的合法性,而且還具有一定的中華文化合法性,難能可貴。
“九哥”的勝利,本身就是九州的福音,其巨大的政治影響力和文化衝擊力,是對大陸最好的民主示範和輸入---全球各國民主的成功都是對大陸間接的民主輸入,但鑒於台灣相同的文化屬性,其輸入的力度和深度都與眾不同。為此,謹以小詩二首表達欣喜、激動和期望之情:
其一
休言孤島僻,日耀九州紅。
選票揚奇彩,儒門出大雄。
民心期一統,王道要三通。
祖先遺訓在:相攜進大同。
其二
此馬非凡馬,龍飛豈偶然。
新聲憑舊學,公道自家傳。
逐日真如電,超前不用鞭。
仁旗早北指,白日望青天。
-----《東海一梟:再賀馬英九二律》
寫於西曆2008-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