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春鬆 著《儒學的近代轉型》出版
書(shu) 名:《儒學的近代轉型》
作者:幹春鬆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1月
【內(nei) 容簡介】
本書(shu) 以政治與(yu) 學術雙向視角,集中梳理、論述西學東(dong) 漸下,作為(wei) 傳(chuan) 統中國價(jia) 值主體(ti) 的儒學的困境和轉型,探究新時代儒學的發展和未來。作者對近代以來儒學發展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康有為(wei) 、章太炎、錢穆、張申府、馮(feng) 友蘭(lan) 等)及其思想主張進行分析:從(cong) 製度和心性討論儒學的整體(ti) 形態發展,從(cong) 經學與(yu) 哲學的關(guan) 係討論儒學學科化的困境與(yu) 出路,從(cong) 中西文化的衝(chong) 突與(yu) 融合探索儒學對世道人心和社會(hui) 秩序的意義(yi) 和作用,從(cong) 儒學學科化製度下思考擺脫儒學困境的可能。涵蓋儒學近代轉型的重要領域。
【著作目錄】
序
第一部分 民族國家與(yu) 天下秩序:西學東(dong) 漸與(yu) 中國文明觀的調適
導語 這個(ge) 世界會(hui) 好嗎?
第一章 近代以來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危機及重構
第二章 天下秩序與(yu) 現代國家——民族國家與(yu) 儒家資源
第三章 從(cong) 啟蒙到新啟蒙: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和解”
第四章 拆解“中國本位”與(yu) “全盤西化”——張岱年的文化創造主義(yi)
第五章 梁漱溟對於(yu) 中國建國之路的認識(1911—1949)
第六章 重思中西與(yu) 回歸普遍主義(yi) :儒家“天下觀”的再發現
第二部分 製度與(yu) 心性:儒家的合內(nei) 外之道
導語 儒學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心性儒學和製度儒學:問題與(yu) 方法
第二章 儒學的製度麵向:製度化儒家的形成和基本結構
第三章 製度儒學的運行規則:從(cong) 科舉(ju) 製度看知識與(yu) 權力之間的互動
第四章 製度化與(yu) 儒家價(jia) 值觀的內(nei) 在緊張——再論教育與(yu) 權力的關(guan) 係
第五章心性與(yu) 超越——從(cong) 《為(wei) 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看港台新儒家的問題意識
第三部分 儒學第三期發展預設下的儒學史重構
導語 從(cong) 曆史中認識儒家的自我和未來
第一章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問題意識
第二章 儒學史重構與(yu) 儒家現代使命的確證
第三章 思孟學派與(yu) 心性儒學:近代學術視野中的子思研究
第四章 中國闡釋學傳(chuan) 統及轉向
第四部分 儒學的學科化與(yu) 擺脫困境的可能性
導語 儒學的出路何在?
第一章 現代中國的國家意識建構和文化自覺——國學熱對儒學發展的意義(yi)
第二章 純粹哲學視野下的王國維對中國哲學學科的探索
第三章 學科化背景下的價(jia) 值堅持:馬一浮論經學與(yu) 國學
第四章 儒學能“哲學化”嗎?反思中國哲學學科範式的四個(ge) 角度
第五章 中國哲學和哲學在中國——關(guan) 於(yu) “中國哲學合法性”的討論
第六章 化解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可能方案:具體(ti) 的形上學
第五部分 附錄:講演與(yu) 訪談
講演 如何理解“現代新儒學”思潮
訪談一 儒學的曆史與(yu) 現代轉化
訪談二 賽博未來,儒學怎麽(me) 辦?
【作者簡介】
幹春鬆
北京大學哲學係、儒學研究院教授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兼職教授
幹春鬆,浙江紹興(xing) 人,北京大學哲學係、儒學研究院教授,中華孔子學會(hui) 常務副會(hui) 長,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儒學院兼職教授,中國實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主要從(cong) 事儒家思想、近現代哲學、中國政治哲學研究。主要著作有:《製度化儒家及其解體(ti) 》《製度儒學》《重回王道》等。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