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笑雨】夫孝,德之本也

欄目:光明日報儒家經典解讀係列
發布時間:2023-02-26 19:08:41
標簽:孝、德之本

夫孝,德之本也

作者:郭笑雨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月初一日己酉

          耶穌2023年2月20日

 

“古人講,‘夫孝,德之本也’。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提倡孝老愛親(qin) ,倡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hui) 。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依、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安,關(guan) 係社會(hui) 和諧穩定。”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19年春節團拜會(hui) 上的重要講話引用中國古語,深刻闡明了道德昌則政化明的道理,彰顯了弘揚敬老孝親(qin) 美德對應對老齡化社會(hui) 的重要意義(yi) 。

 

“夫孝,德之本也。”這句話出自《孝經》,是《孝經·開宗明義(yi) 章》,亦即第一章最核心的一句話,實質上也是整部《孝經》最核心的一句話。儒家以德立說、依德行道,將修身之本歸於(yu) 明明德,德之本在“仁”,“仁”之本在“孝”,“孝弟也者,其為(wei) 仁之本與(yu) !”。仁者愛人,基於(yu) 自然的人情推理,愛人之心應首先自父母始,對父母的愛心即歸於(yu) “孝心”,無“孝心”,則對他人亦無愛心,“仁義(yi) 禮智信”“溫良恭儉(jian) 讓”皆無從(cong) 談起。“孝”,作為(wei) 一種自然情感,人皆有之;作為(wei) 個(ge) 人與(yu) 社會(hui) 的紐帶,打通了家國之分,推動了個(ge) 人社會(hui) 價(jia) 值的實現;作為(wei) 德之本、教之源,滋養(yang) 了心靈、延續了文明,維護了社會(hui) 的穩定有序。當前,大力弘揚踐行孝道美德,營造愛老、敬老、助老社會(hui) 氛圍,引領孝心、孝行、孝道社會(hui) 風尚,是不斷提升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質量的時代要求。

 

弘揚踐行孝道美德,需要更加重視老年群體(ti) 心理健康。養(yang) 老需求對社會(hui) 保障體(ti) 係持續施壓,老年人逐步喪(sang) 失傳(chuan) 統社會(hui) 威望,常常被描繪為(wei) 社會(hui) 重負,“老”的意義(yi) 日漸負麵化,這種社會(hui) 認知偏差亟須矯正,神經衰弱、心理失落、孤獨寂寞等老年群體(ti) 常見問題也需係統性應對。為(wei) 此,應進一步加強老年群體(ti) 日常關(guan) 懷和心理支持服務。一是鼓勵老年群體(ti) 老有所為(wei) 。以多種方式滿足老年群體(ti) 工作意願,特別要注重引導其參與(yu) 適宜其工作的第三產(chan) 業(ye) 或網絡經濟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中。二是注重家庭支持與(yu) 社會(hui) 關(guan) 係的再建與(yu) 拓展。家庭可以為(wei) 老年群體(ti) 提供物質上的照顧與(yu) 心理上的支持,同時也應鼓勵老年群體(ti) 廣泛參與(yu) 集體(ti) 活動和社會(hui) 活動,通過分享、交流、傾(qing) 訴、互助等形式,建立起新的支持關(guan) 係網絡。三是關(guan) 注老年心理發展性目標。“發展性”與(yu) “治療性”相對,並非僅(jin) 僅(jin) 注重心理問題疏導與(yu) 心理疾病治療,而是強調老年群體(ti) 的心理能力與(yu) 積極心態,讓更多老年人實現心理狀態與(yu) 素質的提升。

 

弘揚踐行孝道美德,需要著力豐(feng) 富老年群體(ti) 數字生活。中國人口與(yu) 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響因素跟蹤調查》表明,我國65~69歲老人使用智能手機的占比超過五成,百歲及以上老人仍有1.3%使用智能手機。為(wei) 有力順應這一發展趨勢,要積極提升老年群體(ti) 數字化體(ti) 驗。一是家庭反哺,做好數字引路人。子女應“慢”下來,向長輩提供充足且有效的信息支持,遵循長輩學習(xi) 意願,耐心教授數字技能,增強數字社會(hui) 適應性。二是社會(hui) 協同,助力數字適老化。要構建常態化幫扶機製,開展老年數字技能培訓和誌願者結對幫扶。要針對性開設老年數字技能實用培訓教程,加強數字技能科普,加快推進數字適老化改造。三是老人主動擁抱數字新生活。一方麵要鼓勵老年人努力破除“科技恐懼”,克服畏難情緒,以“別人行的我也行”的積極心理暗示,勇於(yu) 嚐試。另一方麵,引導其加強學習(xi) ,既要與(yu) 他人充分交流,也要學會(hui) 保護隱私和財產(chan) 、識別網絡謠言,避開“坑老陷阱”,充分享受豐(feng) 富、便捷且精彩的數字化生活。

 

弘揚踐行孝道美德,需要強化引領老年群體(ti) 價(jia) 值實現。老年群體(ti) 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有助於(yu) 增進整個(ge) 社會(hui) 的福祉。當前我們(men) 大力倡導踐行積極老齡觀,就是為(wei) 了在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基礎上引導其積極參與(yu) 社會(hui) 活動,讓孝道美德賦能價(jia) 值實現。一是從(cong) 身心娛樂(le) 性體(ti) 驗向素養(yang) 發展性服務轉變。曾經,以康樂(le) 休閑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養(yang) 老模式,注重在“唱唱跳跳”中頤養(yang) 天年。如今,養(yang) 老服務的內(nei) 容、功能要主動尋求轉型,以滿足老年群體(ti) 對自我發展和美好生活的需求為(wei) 依據。二是從(cong) 滿足老年學習(xi) 需求向保障老年學習(xi) 權利轉變。要努力打破地區、城鄉(xiang) 發展差異的藩籬,以供給側(ce) 改革為(wei) 動力解決(jue) 老年教育的供需失衡問題,讓全體(ti) 老年人共享教育機會(hui) 。三是從(cong) 提升老年生活質量向提升老年社會(hui) 質量轉變。以大力發展社區互助式養(yang) 老模式為(wei) 抓手,鼓勵老年群體(ti) 將照護知識技能與(yu) 誌願服務精神運用、傳(chuan) 播到社區生活中。也可通過開展書(shu) 畫作品展、文藝演出、慈善募捐等公益活動,以老有所為(wei) 更好回饋社會(hui) 。

 

夕陽無限好,人間重晚晴。我們(men) 要深入把握總書(shu) 記此句引文的縱深,持續弘揚踐行孝道美德,在係統性的製度、組織、個(ge) 體(ti) 努力的多重保障下,助力長者更好實現自我價(jia) 值,開啟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