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厲】老師演講被轟下台,我們今天還要不要講“師道尊嚴”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23-02-22 10:37:40
標簽:師道
任文利

作者簡介:任文利,筆名溫厲,男,西元一九七二年生,內(nei) 蒙古錫林浩特人,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中國哲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現為(wei)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東(dong) 方道德研究所副研究員。著有《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治道的曆史之維:明代政治世界中的儒家》(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等。

老師演講被轟下台,我們(men) 今天還要不要講“師道尊嚴(yan) ”

作者:溫厲

來源:作者授權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時間:西元2022年2月21日



今晨從(cong) 觀察者網見這兩(liang) 天人們(men) 紛紛議論的“名師”演講被學生轟下台的官方通報,對事情的來龍去脈有所了解,談談我對這件事的看法。就事論事,盡量不針對具體(ti) 的當事人。

 

首先,這是一次“講座”,講座有其須遵循的基本規則、秩序。一般程序是,老師先主講,此後會(hui) 有學生提問互動環節。學生奪“嘜”,發生在老師的開場白時段,極為(wei) 不妥。——這一點對於(yu) 作為(wei) “未成年”、“未成人”的學生而言無責,而是講座的現場組織者應該及時製止此類事件的發生。

 

再則,老師的言論是否不當?不好由誰遽然下斷語。事情的邏輯是這樣的,校方邀請老師給學生作“感恩和勵誌”演講,前提是建立在“信任”此老師能夠做好這一演講的基礎之上的。無此“信任”,什麽(me) 都談不上。那麽(me) ,如何講好這個(ge) 主題,老師享有充分的、完整的表達自由,任何人無權力幹涉。這裏的潛台詞是:你可以不邀請我來,來了就要讓我講,怎麽(me) 講,是我的事,不是你的事。

 

以上兩(liang) 點,體(ti) 現的就是“尊師重教”的問題,這一點,是教與(yu) 學的基本正義(yi) ,舍此,沒有討論的基礎。

 

在此基礎上,我們(men) 再來談關(guan) 於(yu) 內(nei) 容的曲折。老師的開場白,在觀網的網友留言中有一個(ge) 大致的呈現:

 

 

這裏,老師麵對記者的說法,和麵對學生的說法,表達方式不同,或者會(hui) 引發網友以老師為(wei)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聯想。倒也不一定如此,老師對學生的話有兩(liang) 句,體(ti) 現了兩(liang) 層意思。“我們(men) 如果考了安徽的好大學……”是第二層意思,“翻譯”過來,大致就是老師對記者所說“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的意思。而且,如果老師用對記者講的話來對學生講,學生恐怕不會(hui) 有任何印象。

 

老師的第一句話表達的是什麽(me) ?是不同種族、族群的聯姻,可以促成人類的進化。混血兒(er) ,確實很美,也可能很聰明,我的感覺,正確與(yu) 否,須有專(zhuan) 門知識的人回答。至於(yu) 老師所言讀書(shu) 與(yu) 金錢關(guan) 係的問題,因不知當時語境,無從(cong) 判斷。

 

最後,我們(men) 可能可以評說的是,老師麵對學生的用語涉於(yu) “調侃”,涉於(yu) “狎”的表達方式是否適恰?其實,當此“事件”通過各種媒體(ti) 進入公共視野後,老師自己應該已經有所反省了,對記者的話,也多少體(ti) 現了這一點。

 

至於(yu) 官方最終的處理意見,本人無權置評。但一件事情的處理,並不能僅(jin) 僅(jin) 以輿情為(wei) 判準,審慎地理清某一事件應當依據的“正義(yi) ”原則,依此“正義(yi) ”原則處理具體(ti) 事件,營造怎樣的社會(hui) 氛圍很重要。在我看來,這件事本身不大,但背後所體(ti) 現的“師道尊嚴(yan) ”,茲(zi) 事體(ti) 大。

 

“師道尊嚴(yan) ”,需要為(wei) 師者的自尊、自重,也需要社會(hui) 環境對於(yu) 為(wei) 師者的自尊、自重的護持。否則,我們(men) 將繼續承受“師道尊嚴(yan) ”被打破後的共業(ye) 。

 

本人也曾偶為(wei) 人“師“,就我的感覺而言,社會(hui) 對於(yu) ”師道尊嚴(yan) “的護持,有過之而無不及,感恩。我則虧(kui) 欠於(yu) 人為(wei) 多,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