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鉤】再談電影《滿江紅》的差錯

欄目:鉤沉考據
發布時間:2023-02-07 15:33:42
標簽:《滿江紅》
吳鉤

作者簡介:吳鉤,男,西曆一九七五年生,廣東(dong) 汕尾人。著有《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知宋:寫(xie) 給女兒(er) 的大宋曆史》《宋仁宗:共治時代》《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神宗與(yu) 王安石:變法時代》等。

再談電影《滿江紅》的差錯

作者:吳鉤

來源:作者賜稿

          原載於(yu) “我們(men) 都愛宋朝”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三年歲次癸卯正月初九日戊子

          耶穌2023年1月30日

 

 

 

昨天我們(men) 談了張藝謀新片《滿江紅》存在的曆史專(zhuan) 業(ye) 方麵的一些缺陷:不要將《滿江紅》拍成“滿大人”嘛,今天再補充一點。

 

按電影的設定,嶽飛在獄中留有遺言,這一遺言是:“鵬舉(ju) 絕筆,以明心跡。滿江紅。怒發衝(chong) 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問題就出在這裏。

 

我當然不是想說:《滿江紅》一詞其實並非嶽飛的作品,而是明人的托名之作,拿來作為(wei) 嶽飛遺言,不妥。首先申明,我沒有這個(ge) 意思。《滿江紅》究竟是不是嶽飛手筆,我的態度是,暫時存疑。不過,作為(wei) 文藝作品,電影將《滿江紅》設定為(wei) 嶽飛獄中絕筆,是沒有問題的,在情節編排上能自圓其說、合乎情理就可以了,不必理會(hui) 學界對《滿江紅》一詞作者的爭(zheng) 論。

 

既然如此,我為(wei) 什麽(me) 又要說問題出現在所謂的“《滿江紅》遺言”中呢?因為(wei) 《滿江紅》電影的主創人員讓嶽飛在留題遺言詞時寫(xie) 下了“鵬舉(ju) 絕筆”這四個(ge) 字。我們(men) 大家都知道,劇本創作者也知道,嶽飛,姓嶽名飛,字鵬舉(ju) 。鵬舉(ju) 就是嶽飛的表字。但劇本創作者可能不知道,稱字含有尊重、禮貌的感情色彩,因此,表字一般都是用於(yu) 稱呼他人,而不可以用於(yu) 自稱。

 

名的功能、感情色彩恰好與(yu) 字相反。假設我們(men) 生活在古代,與(yu) 一位來訪的客人談話,如果直呼其名,會(hui) 顯得很不禮貌,而應該稱客人的字;而自稱時,如果自稱表字,也是不識禮節的行為(wei) ,應該自稱名。舉(ju) 個(ge) 例子,諸葛亮初與(yu) 劉備見麵,諸葛亮總是自稱“亮”,而劉備則稱他“孔明”。假如諸葛亮自稱“孔明”,劉備卻稱他“亮”,那就太莫名其妙了,可以將《三國演義(yi) 》的作者拖出去罰抄作業(ye) 100遍了。

 

當然,語言習(xi) 慣是會(hui) 變化的。在宋朝,稱呼他人時,稱名不稱字已經十分常見,並無輕薄之意。但不管怎麽(me) 樣,宋朝人在自稱時是不可能直稱自己的表字的。嶽飛也不會(hui) 。我們(men) 去讀嶽飛留下來的書(shu) 牘文字,在他報告政府部門或與(yu) 他人通信的函件上,都是自稱“飛”,而決(jue) 不會(hui) 自稱“鵬舉(ju) ”。請見下麵兩(liang) 例:

 

 

 

 

 

當然,按宋人的習(xi) 慣,嶽飛也可以自稱“某”、“嶽某”。因此,假如嶽飛真的在獄中留下遺言,他的遺言決(jue) 不可能自稱“鵬舉(ju) 絕筆”,隻可能會(hui) 說“飛絕筆”、“嶽某絕筆”。

 

將《滿江紅》一詞設定為(wei) 嶽飛的遺言,從(cong) 文藝創作的角度來說是可以的,我完全支持。但既然故事的背景為(wei) 宋代,用語還是遵循宋人的習(xi) 慣吧。這樣也能顯示出創作團隊的用心與(yu) 專(zhuan) 業(ye) 。

 

可惜這類“自稱表字”的錯誤在古裝影劇作品中還是挺常見的,記得電視劇《蘇東(dong) 坡》中,蘇轍便多次自稱“子由”。

 

電影《滿江紅》可能還有一個(ge) 錯誤:劇中,秦檜穿著一身緋紅色公服——我不敢十分確定,記憶可能有錯,剛去搜了劇照,似乎穿著紫袍,但我分明記得片尾秦檜一身緋紅。如果我的記憶沒誤的話,那麽(me) ,讓秦檜穿上紅色公服,便是電影創作人員不考究細節的表現。因為(wei) 按宋製,官員公服以顏色體(ti) 現品階,不同品階的官員著不同顏色的公服。宰相這個(ge) 級別的高官,公服是紫色的。當上宰相的秦檜怎麽(me) 可能服緋呢?

 

 

 

最後也為(wei) 《滿江紅》電影辯解幾句:

 

我讀到一篇批評《滿江紅》“硬傷(shang) ”的自媒體(ti) 文章,標題比較情緒化,叫做“電影《滿江紅》讓我有吃蒼蠅的感覺”。這個(ge) 文風是我不喜歡的,文章中對《滿江紅》“硬傷(shang) ”的挑剔也是不成立的。

 

1、該文稱,影片存在“曆史邏輯胡編亂(luan) 造”的問題,“以秦檜為(wei) 例,在紹興(xing) 議和時期,秦檜的官職是右仆射、同中書(shu) 門下平章事,這個(ge) 官職就是主持政事的宰相,但是這個(ge) 宰相如果沒有“知樞密院”的頭銜是管不了樞密院的。即使在秦檜權傾(qing) 一時的時期,宋高宗也是對其有所防範的,具體(ti) 而言就是絕不讓秦檜有插手軍(jun) 隊的權力。”

 

但這篇網友的作者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宋代雖然分設兩(liang) 府(中書(shu) 與(yu) 樞密院),但在南宋初的紹興(xing) 年間,秦檜獨相,同時兼任樞密使,怎麽(me) 能說他沒有插手軍(jun) 隊的權力?

 

2、該文稱,“電影介紹的背景是秦檜帶著幾千禁軍(jun) 到邊境與(yu) 金國談判,這支禁軍(jun) 營頭名稱是親(qin) 兵營,這個(ge) 名稱非常荒謬搞笑,為(wei) 什麽(me) ?因為(wei) 親(qin) 兵營是個(ge) 人依附色彩非常濃的名稱,也就是在明末一些軍(jun) 閥化的明軍(jun) 將領才出現這樣的營頭,是這些將領最核心的嫡係私軍(jun) ,但是在南宋禁軍(jun) 中絕對不可能出現這樣的營頭名稱。”

 

這一點,作者也說錯了。南宋其實是有親(qin) 兵營的。南宋《鹹淳臨(lin) 安誌》就載有“樞密院親(qin) 兵營”條,親(qin) 兵營的位置在三茅觀前、金地山、鐵冶嶺北、褚家塘。

 

《滿江紅》可以批,但應該批在點子上。

 

好了,今天先講到這裏。

 

責任編輯:近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