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福建泰山信仰調查》出版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23-01-20 12:01:11
標簽:泰山信仰

十年磨一劍,《福建泰山信仰調查》出版


來複

 


     《中華泰山文庫•著述書(shu) 係•福建泰山信仰調查》近日由山東(dong) 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王東(dong) 峰,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碩士,泰山學院泰山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該著共20萬(wan) 字、261幅配圖,調研及寫(xie) 作曆時十年凝練而成。


 

    《中國國家地理•福建專(zhuan) 輯》評價(jia) 福建:“山海碰撞的奇跡,眾(zhong) 神狂歡的地帶。”福建山海共生,蔚藍色的大海意味著開放冒險和交流,而連綿的群山在帶來封閉阻塞的同時,卻也成為(wei) 了強大涵養(yang) 和保存的力量。開放與(yu) 封閉,冒險與(yu) 保守,種種矛盾在福建這部“山海經”中得到了奇妙地協調。體(ti) 現在民俗信仰上,則表現為(wei) 既有本地創造的無數神靈,又有外來移民帶來的信仰,並通過航海將信仰遠傳(chuan) 播至海外。


     就泰山信仰而言,20世紀初,胡樸安在《中華全國風俗誌》中列舉(ju) 了九個(ge) “閩神位分最大者”,泰山信仰竟占得兩(liang) 席,擁有著廣泛的群眾(zhong) 基礎、豐(feng) 富的民間活動,並與(yu) 重要曆史人物、重大曆史事件乃至紅色曆史產(chan) 生了許多交集。同時,柵欄狀的山嶺、網格狀的水係,將福建劃為(wei) 一塊塊相對獨立的“飛地”,交通不便,方言駁雜,東(dong) 、西、南、北民風殊異,沿海、山區習(xi) 性不同,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泰山信仰既能相對完整地保存著原始形態,又衍生了許多創造性和變異性,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

 

福建省清流縣楊坊村東(dong) 嶽廟(清流縣蘇維埃政府舊址)

 

     2012年初,王東(dong) 峰決(jue) 定利用業(ye) 餘(yu) 時間在全省進行調研,十年來一己之力走遍福建,涉足鬧市、鄉(xiang) 村、山林、江海甚至墳地,以福州市為(wei) 主,其他市(區)做抽樣,大約走訪了兩(liang) 千處各類場所,共發現泰山廟461座:福州市342座、廈門市4座、漳州市13座、泉州市11座、莆田市24座、三明市36座、南平市4座、龍岩市3座、寧德市19座、平潭綜合實驗區5座,同時收集了大量資料,觀摩了大量民俗活動,采訪了許多各界人士,並進行了充分地整理、歸納、統計、考證,其中辛苦可想而知。王東(dong) 峰說,即使福州地區大部分地方依然沒能走到,估計福州地區泰山廟不下千座,全省則不下幾千座,其它廟配祀泰山神更隨處可見、未列入統計。長樂(le) 媽祖文化研究會(hui) 陳建新會(hui) 長直言:“福州到處供泰山,太多了,你永遠也跑不完!”

 

     2020年1月,10餘(yu) 位山東(dong) 省人大代表在山東(dong) 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hui) 議上提出了製定《泰山文化遺產(chan) 保護條例》的議案,將王東(dong) 峰的資料作為(wei) 重要依據,並在常委會(hui) 上通過。中國民俗學會(hui) 會(hui) 長葉濤教授長期指導王東(dong) 峰的調研,雖然王東(dong) 峰一直自稱“野路子”,葉濤教授評價(jia) :“你已經是個(ge) 真正的學者了。”中央民族大學謝路軍(jun) 教授則評價(jia) :

 

      《福建泰山信仰調查》論述全麵、條分縷析、脈絡清晰、環環相扣,讀來令人興(xing) 味盎然。其亮點表現在:(1)根基紮實,不故弄玄虛,每一處知識點都有精確的出處,可謂考證嚴(yan) 謹、有根有據,體(ti) 現了作者務實的學風;(2)田野調查資料非常豐(feng) 富,列舉(ju) 了大量實例,並附現場照片,可謂圖文並茂、內(nei) 容翔實,體(ti) 現了作者求真的治學態度;(3)文筆流暢,且引用了許多通俗易懂的素材,如清末美國傳(chuan) 教士盧公明的記載,增加了該書(shu) 的可讀性,可謂雅俗共賞、引人入勝,體(ti) 現了作者兼顧學術性和可讀性的寫(xie) 作風格;(4)提出了多個(ge) 有創建的學術觀點,對新時代的泰山精神更是有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是作者在大量實際調研基礎上獨立思考的結果,可謂匠心獨運、孤明先發,體(ti) 現了作者繼承和創新的學術開拓精神。

 

葉濤教授(前右二)與(yu) 王東(dong) 峰(後右二)在田野調查中

 

     許多前輩學者也對王東(dong) 峰給予了關(guan) 注和鼓勵:國務院參事、著名作家馮(feng) 驥才先生的《挑山工》納入語文課本以來,影響了無數學子,馮(feng) 驥才先生為(wei) 王東(dong) 峰題詩《泰山頌》;德國漢學家、“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顧彬教授與(yu) 王東(dong) 峰同登泰山創作,題詩《泰山贈李白》;中國遠征軍(jun) 老兵、北京大學百歲教授楊辛老先生題詞“天齊東(dong) 南”;北京大學宗教研究院名譽院長樓宇烈老先生題詞“花開蓮現”......

 

     王東(dong) 峰說,泰山信仰在福建影響之廣、深、細,仍使其暗暗心驚,該作隻表達了基本方麵,若稍加細化則百萬(wan) 字不足以道盡,就像一滴水珠,盡量折射陽光的赤橙黃綠青藍紫,但永遠展現不了完整的太陽。 對於(yu) 今後的研究,王東(dong) 峰認為(wei) :我們(men) 應以文化自信更加自覺地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傳(chuan) 統民俗,傳(chuan) 承民俗最重要的不是守住爐中的那些灰燼,而是對那束熱情火焰的不斷傳(chuan) 遞。不妨讓我們(men) 的視線在這些延續了幾千年的色彩和線條上多流連一會(hui) 兒(er) ,用心感受它的內(nei) 涵,對其進行科學地研究,將其從(cong) 原先的相對孤立狀態帶入了緊密地相互聯係和互動之中,把握過去和現在的關(guan) 係,體(ti) 現曆史傳(chuan) 統的同時也了解對當今社會(hui) 的影響,對當下有所裨益。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