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學習時報為何鍥而不舍尋蹤“書院” - 伟德平台体育

【朱清】學習時報為何鍥而不舍尋蹤“書院”

欄目:觀察總覽
發布時間:2023-01-16 09:30:03
標簽:書院

學習(xi) 時報為(wei) 何鍥而不舍尋蹤“書(shu) 院”

作者:朱清

來源:《學習(xi) 時報》2023年1月13日



學習(xi) 時報“書(shu) 院尋蹤”欄目迄今推介的80多家中國古代書(shu) 院,溯自漢唐,遍布華夏,以其數量之可觀和幅度、跨度之廣大,更以其揭示的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涵,對保護利用中華文明的這一精神財富,給出了富有使命感的求索和詮釋。書(shu) 院這座積澱了上千年的文明富礦,是挖掘不竭的,敞亮的開端已令人振奮。作為(wei) 長期研究書(shu) 院文化和耕耘意識形態領域數十年的宣傳(chuan) 戰線工作者,從(cong) 欄目創辦開始,我一直在追蹤“書(shu) 院尋蹤”,三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學習(xi) 時報為(wei) 什麽(me) 開設“書(shu) 院尋蹤”欄目?

 

為(wei) 了“禮敬”

 

書(shu) 院發端於(yu) 唐代,雛形是東(dong) 漢儒者講習(xi) “五經”的私家精舍。早期書(shu) 院多屬民辦,實現了孔子“有教無類”的理想和庶民讀書(shu) 的權益。宋代的“新儒學”代表朱子製定《白鹿洞書(shu) 院學規》,開創了書(shu) 院製度化與(yu) 書(shu) 院理學一體(ti) 化交相輝映的格局。自此,書(shu) 院授學以“四書(shu) ”為(wei) 主,以德為(wei) 先,立德樹人,形成了旨在培養(yang) “忠孝廉節”“富民強國”經世之士的教育方針。書(shu) 院體(ti) 製是中國古代教育發展合乎民意的產(chan) 物。

 

中華文明綿延不斷、曆久彌新,離不開書(shu) 院對儒家道統的持守。在1300多年曆史中,書(shu) 院幾經興(xing) 衰流變,但其藏書(shu) 、講學、著述、奉祀聖賢等教化功能一以貫之;其傳(chuan) 承、創新和傳(chuan) 播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影響了千餘(yu) 年中國的社會(hui) 走向和民族命運。宋元明清時期,書(shu) 院擔起“治國平天下”的大任,為(wei) 華夏安邦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與(yu) 人才支撐。至清代,全國書(shu) 院逾5000所,為(wei) 中華民族的團結融合和鞏固中國“大一統”作出貢獻。書(shu) 院體(ti) 製亦被東(dong) 亞(ya) 及世界各地吸納,成為(wei) 人類共有的文明成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與(yu) 朱子理學相關(guan) 的書(shu) 院遺址”作為(wei) 武夷山文化遺產(chan) 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世界遺產(chan) 名錄》。

 

也必須正視一個(ge) 曆史事實:古代書(shu) 院畢竟誕生於(yu) 君主製的宗法社會(hui) ,難免雜糅某些封建糟粕,但書(shu) 院文化總體(ti) 上順應中國曆史發展規律,並對後世的教育給以重要啟迪。行至古代社會(hui) 末期,書(shu) 院教育專(zhuan) 為(wei) 科舉(ju) 取士而備受抑製漸失活力。這種狀況恰恰說明書(shu) 院理念不可能在專(zhuan) 製的生態中真正傳(chuan) 承,故清末帝製落幕“廢科舉(ju) ”時書(shu) 院改製。然而,江河不息,民鑄春秋。書(shu) 院文化“曆經磨難而不衰”,其蘊含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正在融入新時代。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生機盎然,“書(shu) 院熱”再起似春潮澎湃。2015年國家文物局開展全國書(shu) 院普查,整體(ti) 推進書(shu) 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guan) 於(yu) 實施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近十多年來,全國各地複建或新建的各類屬於(yu) 教育組織的書(shu) 院逾3000所,且呈日益增多、方興(xing) 未艾之勢。“尋蹤”於(yu) 中華先民創造的精神家園,喚醒書(shu) 院美好曆史記憶為(wei) 民族的自信與(yu) 複興(xing) 賦能,貢獻良多!2021年3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福建,來到武夷山的朱熹園(武夷精舍所在地),他講道:“我到山東(dong) 考察時專(zhuan) 門去看了孔府孔廟,到武夷山也專(zhuan) 門來看一看朱熹園”“我們(men) 要特別重視挖掘中華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尊崇前賢的造物,表明了一個(ge) 人民擁戴的執政黨(dang) 鑒往知來,守護精神家園也是守江山。

 

為(wei) 了“求是”

 

高懸嶽麓書(shu) 院講堂的“實事求是”匾額,激燃了毛澤東(dong) 等革命家反帝反封建、解放全中國的思想火花。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yi) ,必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chan) 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hui) 觀、道德觀的重要體(ti) 現,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

 

“高度契合”所言極是,理論的升華總與(yu) 社會(hui) 現實中的客觀事物互為(wei) 照應。近代史上,入讀福州鼇峰書(shu) 院的林則徐赴粵禁煙,官署遷至廣州越華書(shu) 院時題書(shu)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誓言“鴉片一日未絕,本大臣一日不回”,維係國祚,虎門銷煙。北京大學首任校長、《天演論》譯者嚴(yan) 複,反思鵝湖書(shu) 院“朱陸之辯”後悟道“舊學商量、新知培養(yang) ”,力倡“中西文化,融合會(hui) 通”。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贛南龍江書(shu) 院裏“朱毛會(hui) 講”,促成了井岡(gang) 山上“朱毛會(hui) 師”,誕生了中國第一個(ge) 紅色革命根據地;紅四軍(jun) 首次入閩於(yu) 武平縣,在梁山書(shu) 院設前敵委員會(hui) ,毛澤東(dong) 在此發布《告武平勞苦群眾(zhong) 書(shu) 》和《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紅軍(jun) 第四軍(jun) 軍(jun) 黨(dang) 部宣言》,把黨(dang) 和革命的火種撒向八閩大地。書(shu) 院承載了無數仁者先賢、革命誌士為(wei) 民族複興(xing) 赴湯蹈火的真理追求和經驗升華。

 

領悟“書(shu) 院尋蹤”,“尋”之目的在“求”,“蹤”之內(nei) 涵有“是”。捋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同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由“契合”通向“結合”的每一則書(shu) 院往事,宛若一束束燦然的華光,長留時空,為(wei)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執政為(wei) 民“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麵向未來”提供了豐(feng) 厚的滋養(yang) 和珍貴的借鑒。

 

為(wei) 了“傳(chuan) 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黨(dang) 對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視遠超以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親(qin) 臨(lin) 書(shu) 院。2017年9月3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廈門筼簹書(shu) 院共同參觀福建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展,並為(wei) 普京介紹閩南文化曆史淵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特色。2020年9月17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湖南專(zhuan) 程赴嶽麓書(shu) 院,強調充分運用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資源,進一步堅定“四個(ge) 自信”;2021年3月2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考察時來到朱熹園,詳細了解朱熹生平及理學研究等情況。他指出,要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時代精神激活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堅持馬克思主義(yi) 同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在踔厲奮發邁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中國夢的新征程中,“書(shu) 院尋蹤”欄目的開設給黨(dang) 員幹部一個(ge) 重要啟迪:做到“兩(liang) 個(ge) 結合”,要像學習(xi) 踐行馬克思主義(yi) 那樣,學習(xi) 踐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汲取其思想精華,傳(chuan) 承其優(you) 良傳(chuan) 統,以高度自覺推進書(shu) 院複興(xing) ,體(ti) 現著人民對黨(dang) 的使命寄托,黨(dang) 員幹部自當責無旁貸。

 

士大夫是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中堅力量,書(shu) 院則是培育人才的主要場所,士大夫創辦、發展了書(shu) 院,書(shu) 院則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士大夫,兩(liang) 者的互動推動了我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的發展。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引用朱子知漳州任上題寫(xie) 的書(shu) 院門聯“地位清高,日月每從(cong) 肩上過;門庭開豁,江山常在掌中看”,激勵黨(dang) 員幹部誌存高遠,勇於(yu) 擔當,造福國家,不負人民。在“書(shu) 院尋蹤”所述的80多則往事中,富含著“做什麽(me) 樣的官”和“怎樣做官”的道理,是黨(dang) 員幹部嚴(yan) 以修身、自我革命的絕好教材。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是黨(dang) 培養(yang) 領導幹部的最高學府,學習(xi) 時報是全黨(dang) 唯一專(zhuan) 門講學習(xi) 的報紙,“書(shu) 院尋蹤”欄目的創辦勢必在全黨(dang) 樹立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新的典範。

 

〔作者係(中國)朱子學會(hui) 顧問、福建省委宣傳(chuan) 部原副部長〕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