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鵬】諾貝爾文學獎:我推薦許石林先生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3-01-06 21:50:04
標簽:許石林

諾貝爾文學獎:我推薦許石林先生

作者:許鵬

來源:「龍門村人」公眾(zhong) 號


諾貝爾文學獎應該是諾字係列中人們(men) 關(guan) 注度最高的獎項,因為(wei) 文學離人的認知最近,凡是識字的都可表達意見。本屆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前,我在朋友圈寫(xie) 了一句話:我推薦許石林先生得獎。

 

許多朋友紛紛跟帖支持。

 

許先生看到後留言:開玩笑!真是黃葉止啼、望梅止渴,不可能的事!

 

當晚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法國女作家獲獎。

 

但在我眼裏許先生已有獲獎之實,暫不得其名而已。我發朋友圈,並不是開玩笑。

 

不僅(jin) 是因許先生和我熟絡,便給予他的作品如此高的評價(jia) ,大多數我所知道的閱讀過其文章的讀者,也都沒有反對意見。我不懂得該文學獎的評價(jia) 標準,翻看了1901年以來曆屆獲獎者的理由,大概可總結為(wei) 有文學之美、有思想價(jia) 值、刻畫社會(hui) 現實、開創文學發展方向……獲獎作品體(ti) 裁有詩歌、散文、戲曲、史書(shu) 、小說等。

 

參考諾獎的標準,許先生完全夠資格。他的文字脫胎於(yu) 中國古典文獻,白話文中自帶一種典雅高貴之氣,簡潔雋永;他大多數作品針對社會(hui) 現實而發,充滿為(wei) 理想而拚鬥的思想火花、守護道德底線的刀光劍影;他的文字於(yu) 世人習(xi) 以為(wei) 常之處,敲打出振聾發聵的鐸聲;他的作品糅合哲學、曆史、戲劇、曲藝、習(xi) 俗、音樂(le) ,是中華文學花園裏最瑰麗(li) 的一朵。

 

自1901年以來,諾獎作品和中國文化有關(guan) 者有3位:美國作家賽珍珠史詩般描寫(xie) 中國農(nong) 民生活、高行健的作品以洞察力和語言的豐(feng) 富機智,為(wei) 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辟新路、莫言將民間故事和曆史事件與(yu) 當代背景融為(wei) 一體(ti) 。這顯然與(yu) 輝煌燦爛的華夏文化地位不符,中國文化、文學、作家需要得到更多重視和發掘。許先生的文學作品與(yu) 前三位獲獎者相比,在文學之美、立意之高、展現技巧、社會(hui) 影響等方麵,俱有過之而無不及。若諾獎評委們(men) 將其視角轉向東(dong) 方,尋找反映漢語、漢字、漢文獨特之美,展現中國哲學、曆史、文化豐(feng) 富內(nei) 涵的文學作品,非許先生而誰。

 

許先生的文字簡潔典雅,有芙蓉出水離塵脫俗之美。這大概源於(yu) 他長期浸潤在傳(chuan) 統典籍之中,與(yu) 曆代先賢晤談,盡得其抑揚頓挫、起承轉合之妙旨吧。朋友們(men) 談起許先生的文字,感覺其有詩歌優(you) 美的韻律,有江河奔流到海的氣勢,有鍾聲回蕩不絕的雋永……雖是白話文,卻繼承了古代文言文簡美、穩重、雄壯的優(you) 點,可以矯正今日文風虛浮之弊病。

 

但許先生的文字卻不是今人造的假古董式文字,在端莊典雅的內(nei) 核之外,不乏輕鬆俊快的時尚感,雅俗之間,切換自如,其所道者,入理精深,仍通嬉笑;談言微中,不禁詼諧。

 

人都誇許石林先生多才多藝,搞什麽(me) 像什麽(me) ,常惹得那些專(zhuan) 業(ye) 人士羨慕嫉妒恨。在文學方麵,他也是多麵手,而最為(wei) 人稱道的是散文雜文。隻有散文這種體(ti) 裁符合他的脾氣性格,快言快語,一氣嗬成,是非立見,酣暢淋漓。他寫(xie) 故事時如王維的畫詩,極具現場感;他寫(xie) 人物時如畫龍點睛,寥寥幾筆活靈活現;他講求是非道理時如劍客決(jue) 鬥,招招刺中命門要害,氣勢如虹,讓人心驚膽戰。他的文章飽含溫情,字裏行間充滿了中華傳(chuan) 統的仁恕之道和社會(hui) 大同的理想。

 

我很清楚,想把許先生的文學作品講透徹,真的很難。首先我們(men) 幾乎無法將他的作品歸為(wei) 某類,有人認為(wei) 他是一位執迷不悟的儒學家,其作品講的全是儒家倫(lun) 理綱常;有的則將他歸為(wei) 曆史學者,其作品常借古論今,引用曆史典故、考究曆代興(xing) 亡,比研究史學的教授還要豐(feng) 富、深刻;有人認定他是民俗文化學者,其作品的一個(ge) 重要內(nei) 容是評說風俗禮儀(yi) ,針砭不良風氣,倡導良風美俗;還有人以為(wei) 他專(zhuan) 注於(yu) 美食文學,寫(xie) 各地的美食,寫(xie) 田野裏可食用的草木。不過,人們(men) 又在他寫(xie) 美食、草木的文章中,品讀出四書(shu) 五經……

 

常言道,文如其人。可許先生的文章卻讓讀者對其琢磨不透,甚至判若兩(liang) 人。有人勸他別太保守,其筆下的傳(chuan) 統典章製度、風俗禮儀(yi) 總是那麽(me) 完美,決(jue) 不可離經叛道,甚至不能有絲(si) 毫懷疑;有人嫌其過於(yu) 激進,為(wei) 文論事總是執一端而極論之。

 

在我看來,所有這些在許先生身上看似矛盾,其實是統一融合的。他的作品展現了傳(chuan) 統中國士大夫的價(jia) 值觀念,執經行權,兼容並蓄。他秉持幾千年中國文士“文以載道”理念,民胞物與(yu) ,針砭時弊,不以作品阿世媚俗,討世人歡心。縱觀其文字,所道者,恒情常理,蓋非堅人誌節、益人心智、動人鑒戒、廣人識見則不道也。

 

他常常自詡保守,但他的所謂保守卻與(yu) 俗人所理解的保守完全不同。他曾到光彩流離的美國走一趟,沿途所見許多人事現象,並將其與(yu) 傳(chuan) 統中國文化比而為(wei) 一。他具有極其敏捷的信息整合打通和融合能力,這正是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基因特性,以闕為(wei) 常而追求完美,堅持民族文化開放融合,不斷吸納優(you) 秀文化為(wei) 我所有,用不同民族文化觀照自我,激活華夏文化中的優(you) 良基因,使之長盛不衰。

 

與(yu) 許先生接觸過的人都知道,他的談笑戲說中也往往閃現智慧、哲理、機鋒的亮光,妙語連珠俯拾皆是,精彩絕倫(lun) 的話語給人醍醐灌頂,將其一句話展開來即可寫(xie) 一篇大文章、做一項學術課題,於(yu) 是,有心者已開始在網上編輯“許石林語錄”。因為(wei) 他多才藝,文化藝術圈到處可見其身影。現在正處於(yu) 他文學創作的盛產(chan) 期,目前已出版的著作已是洛陽紙貴,影響人心世風之廣,足以與(yu) 諾獎作品媲美。假以時日,他必能融合中西文化之美,為(wei) 人們(men) 奉獻更多含金量更高的偉(wei) 大作品。

 

早已有多所院校的教授關(guan) 注許石林先生及其作品,在十多年前已有英語專(zhuan) 業(ye) 教授嚐試翻譯其作品,讓世界文學界了解他。但他的作品很難被原汁原味地翻譯成外文,那字裏行間獨特的、不可名狀的韻味,翻譯者非有深厚的中國傳(chuan) 統經典積澱,很難成功完成這項工作。比如,有位教師認為(wei) 文學作品的氣韻可以分男女,現在社會(hui) 上流行的文學作品大多適合女人看,而男生喜歡讀許石林的作品,因其有陽剛之氣。雖然這種無字句處讀書(shu) 的韻味很難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交流傳(chuan) 播,但我還是希望有識之士能夠下功夫將許先生的作品翻譯給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當代經典文學。

 

筆者前不久在西安,邂逅西安交通大學郭繼榮教授,郭教授多年前就指導研究生閱讀並試圖翻譯許石林先生的作品,此次又指導兩(liang) 位博士生研讀許先生的文章,力爭(zheng) 將其翻譯成功。

 

可見吾道不孤,我希望他們(men) 能翻譯成功。

 

總之,諾貝爾文學獎,我還是推薦許石林先生。而並非許先生自謙的黃葉止啼、望梅止渴。


作者簡介:許鵬,陝西富平人,畢業(ye) 於(yu) 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