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二十五期開講
來源:“洙泗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臘月初四日癸醜(chou)
耶穌2022年12月26日
2022年12月25日晚上,由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曲阜師範大學禮樂(le) 文化研究與(yu) 推廣中心、喀什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洙泗書(shu) 院、孟子書(shu) 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25期舉(ju) 行。本期由曲阜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博士陳嶽擔任主講人,曲阜師範大學教授、禮樂(le) 文化研究與(yu) 推廣中心主任宋立林擔任與(yu) 談人,孟子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董麗(li) 擔任主持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本期活動在線上舉(ju) 行,約有100餘(yu) 位學友參與(yu) 了活動。
▲
主講人陳嶽老師
講讀環節,陳老師主講了《萬(wan) 章下》第10.2至10.4章。
10.2章,論周朝的爵位、俸祿製度。從(cong) 中我們(men) 可以看出,雖然孟子所論與(yu) 《周禮》《禮記·王製》等篇的記載多有不同,可能帶有理想的成分,但對理解中國古代製度,仍是重要的文獻材料。
10.3章,論交友。孟子提出了“友其德”的主張,認為(wei) 交友的目的在於(yu) 輔助仁德。孟子特別強調人格的平等,反對依仗任何外在的條件去交友。認為(wei) 諸侯、天子都可以與(yu) 賢者交友,諸侯與(yu) 賢者交友,可以與(yu) 其共理政事;天子與(yu) 賢者交友,則可以禪讓天下,堯舜就是榜樣。諸侯、天子與(yu) 賢者身份、地位不同,但都應該相互尊重,都應該以友相待,後者尊重前者是尊尊,前者尊重後者是尊賢,精神實質則是一樣的。
10.4章,論與(yu) 人交往,重點在士人的出仕之道。孟子認為(wei) ,與(yu) 人交往重要的是恭敬之心。隻要他人以禮相待,他們(men) 的禮聘就是可以接受的。由此引出兩(liang) 個(ge) 問題,如果強盜、諸侯也以禮相待,他們(men) 的禮聘也是可以接受的嗎?孟子認為(wei) ,對於(yu) 強盜、諸侯還是要做一區別,強盜的禮物當然不可接受,諸侯中雖多有不義(yi) 之君,但假如有聖王出現,也隻能將其中罪大惡極者繩之以法。將諸侯與(yu) 強盜完全等同起來,那等於(yu) 是將“搶劫”的含義(yi) 做了無限的放大。此外,孟子又指出,孔子一生積極出仕,有“見行可之仕”“有際可之仕”“有公養(yang) 之仕”,所以士人既要在出仕時堅守“義(yi) ”的原則,也要避免像陳仲子潔身自好而走向一偏。
▲
與(yu) 談人宋立林老師
講讀環節結束之後,宋老師就通講內(nei) 容做了點評和補充。
▲
主持人董麗(li)
互動環節,在主持人董麗(li) 的組織下,線上聽眾(zhong) 就自己的感悟和問題積極發言討論。陳老師、宋老師對聽眾(zhong) 的感想與(yu) 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與(yu) 心得。
(詳細內(nei) 容請見稍後發布的《孟子》通講第25期講錄版)
“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26期將於(yu) 本周六下午繼續舉(ju) 行,歡迎廣大學友踴躍參與(yu) !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