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十八期開講
來源:“洙泗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十月十五日乙醜(chou)
耶穌2022年11月8日
2022年11月5日下午,由曲阜師範大學禮樂(le) 文化研究與(yu) 推廣中心、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學國學院聯合主辦,洙泗書(shu) 院、孟子書(shu) 院承辦的“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18期舉(ju) 行。本期由曲阜師範大學曆史文化學院博士陳嶽擔任主講人,貴州大學副教授、文化與(yu) 傳(chuan) 媒學院副院長趙永剛擔任與(yu) 談人,孟子研究院孟學與(yu) 地方文獻研究所副所長曹巍巍擔任主持人。因疫情防控原因,本期活動在線上舉(ju) 行,約有60餘(yu) 位學友在線上參與(yu) 了活動。
▲
主講人陳嶽博士
講讀環節,陳老師主講了《孟子·離婁上》第7.11至7.28章。
7.11章,論道的特點。孟子指出,道就在我們(men) 身邊,隻要每個(ge) 人都能親(qin) 愛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長輩,天下就可以太平了。
7.12章,論“誠”。在孟子看來,誠不隻是個(ge) 倫(lun) 理概念,同時還是宇宙最高原則,為(wei) “天之道”;人雖然具有了天所賦予的誠,但還需要經過反省而使誠顯現出來。如何使自己達到誠呢?本章提出了一套由內(nei) 而外的實踐程序。
7.13章,孟子通過舉(ju) 例,進而指出,厚待伯夷、太公這樣的“大老”,得到他們(men) 的支持,便會(hui) 影響天下人心所向,最終擁有天下。
7.14章,孟子對不實行仁政而一味地替統治者聚斂財富的人進行了嚴(yan) 厲批評,其核心依然是要求執政者實行仁政。
7.15章,孟子指出,內(nei) 心的活動往往會(hui) 在五官尤其是眼睛上反映出來,內(nei) 心正直,眼神自然坦蕩明亮;內(nei) 心不正,眼神便會(hui) 渾濁不明。
7.16章,論恭、儉(jian) 。孟子認為(wei) ,恭、儉(jian) 的本質是對他人的尊重,如果內(nei) 心沒有對他人的尊重,僅(jin) 靠表麵的偽(wei) 裝,是做不到恭、儉(jian) 的。
7.17章,記載了孟子與(yu) 淳於(yu) 髡的一場辯論,其中涉及經權關(guan) 係。麵對淳於(yu) 髡“嫂溺,則援之以手乎”的責難,孟子強調權變,認為(wei) 禮不應成為(wei) 脫離社會(hui) 實際而拘守不變的死規定。
7.18章,孟子從(cong) “父子之間不責善”出發,肯定了“易子而教”的合理性,認為(wei) 這樣做可以避免求全責備,傷(shang) 害父子間的感情。
7.19章,論孝道。孟子首先將“事親(qin) ”和“守身”並舉(ju) ,強調“守身,守之本也”;接著又以曾參、曾元為(wei) 例,說明侍奉父母不能僅(jin) 僅(jin) 滿足於(yu) “口體(ti) ”之養(yang) ,更重要的還在於(yu) “養(yang) 誌”,即尊重父母的意誌、意願。
7.20章,論“格君心之非”。孟子指出,君心的好壞是政治成敗的關(guan) 鍵,隻有德性完備的“大人”才能糾正國君思想的錯誤。
7.21章,論毀、譽。讚譽和詆毀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實,需要正確對待。
7.22章,孟子強調慎言,因為(wei) 輕言是沒有責任心的表現。
7.23章,論“好為(wei) 人師”。孟子批評了人們(men) 喜歡做別人的老師的毛病。
7.24和7.25章,孟子批評了弟子樂(le) 正克,因為(wei) 樂(le) 正克與(yu) 小人王驩為(wei) 伍,違背了“古之道”。
7.26章,論“舜不告而娶”。孟子認為(wei) ,舜“不告而娶”是合理的,因為(wei) 若稟告,就無法娶妻生子,這樣就會(hui) “無後”,成為(wei) 最大的“不孝”,舜用靈活的權變策略保全了孝道。
7.27章,討論了仁、義(yi) 、禮、智、樂(le) 的內(nei) 容及其相互關(guan) 係。
7.28章,繼續論舜之孝。孟子指出,舜把孝順父母、使父母開心看得比平治天下更重要,最終感動了其父瞽叟,為(wei) 天下人樹立了榜樣,這就是以孝化民成俗的作用。
▲
與(yu) 談人趙永剛老師
講讀環節結束之後,趙老師就通講內(nei) 容做了點評和補充。
▲
主持人曹巍巍
互動環節,在主持人曹巍巍的組織下,線上聽眾(zhong) 就自己的感悟和問題積極發言討論。陳博士、趙老師對聽眾(zhong) 的感想與(yu) 疑惑,分享了自己的理解與(yu) 心得。(詳細內(nei) 容請見稍後發布的《孟子》通講第18期講錄版)“慢廬·慢讀”之《孟子》通講第19期將於(yu) 本周六下午繼續舉(ju) 行,歡迎廣大學友踴躍參與(yu) !
▲
線上學友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陳來】懷念季羨林先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