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瑞傑作者簡介:高瑞傑,男,西元一九八九年生,山西呂梁人,清華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上海師範大學哲學係副教授。 |
雖貴而精的《儒藏》與(yu) 我的讀書(shu) 體(ti) 驗
作者:高瑞傑
來源:“學衡”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十月初八日戊午
耶穌2022年11月1日
《儒藏》“精華編”儀(yi) 禮之屬書(shu) 影
(攝影:況山)
餘(yu) 生也晚,2016年之前利用《儒藏》幾乎是斷斷續續的,一來尋求不易,二來主要利用十三經注疏,因此對《儒藏》點校的相關(guan) 書(shu) 籍沒有特別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2016年時,徐到穩師兄參與(yu) 點校的《儀(yi) 禮正義(yi) 》正式由《儒藏》出版,由於(yu) 出版社定的價(jia) 格比較高,到穩師兄特意複印了這兩(liang) 冊(ce) 書(shu) 送到清華給我,有近一千八百頁,八十萬(wan) 字,令我又佩服又感動。而且由於(yu) 當時在彭老師門下細讀《儀(yi) 禮》諸篇,並參與(yu) 《儀(yi) 禮》複原項目,《儀(yi) 禮正義(yi) 》是必備讀物,之前隻是打印了1934年由商務印書(shu) 館影印的《儀(yi) 禮正義(yi) 》本,字小又沒有校勘、點校,用起來頗為(wei) 不便。可以說《儒藏》適時出的這套《儀(yi) 禮正義(yi) 》,對我們(men) 之後《儀(yi) 禮》複原的順利開展和個(ge) 人的學術進益,都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因此頗為(wei) 感激。此後的學術經曆中,又曾自費買(mai) 過《儒藏》出版的呂祖謙《春秋左氏傳(chuan) 說》《左氏傳(chuan) 續說》、顧炎武《左傳(chuan) 杜解補正》、李貽德《春秋左氏傳(chuan) 賈服注輯述》、劉文淇《春秋左氏傳(chuan) 舊注疏證》等幾部書(shu) ,這些書(shu) 雖然還是價(jia) 格不菲,但由於(yu) 這些著作學術價(jia) 值十分重大,且由於(yu) 點校難度比較大,大多數市麵上還沒有任何相關(guan) 的點校、校勘本出現,因此便心甘情願入手了,這也側(ce) 麵反映了《儒藏》中心在選擇整理文獻、點校古書(shu) 上的敏銳眼光和其中付出的巨大心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讀博期間我還有幸參加過由《儒藏》王豐(feng) 先、沙誌利諸位老師主持的《毛詩正義(yi) 》《春秋左傳(chuan) 正義(yi) 》《五經異義(yi) 疏證》等讀書(shu) 會(hui) ,老師們(men) 都不辭辛苦在繁忙的工作之餘(yu) 自發地每周組織一群讀友一起讀書(shu) ,從(cong) 理科樓到紅二樓,寒來暑往、風雨無阻,每次讀書(shu) 時老師們(men) 在版本選取、文字校勘、文句疏通、義(yi) 理剖析方麵都會(hui) 旁征博引、反複推敲,往往能一語中的、令人拍案叫絕,這也體(ti) 現了大家對於(yu) 學術的熱忱和嚴(yan) 謹態度,《儒藏》能夠頻出精品,我想與(yu) 《儒藏》老師們(men) 這種嚴(yan) 謹認真的學術精神是分不開的。
閱讀《儒藏》整理的相關(guan) 古籍文獻若幹年來,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其整理出版的書(shu) 籍非常符合古書(shu) 體(ti) 例,每部書(shu) 都是16開本大書(shu) ,分上下欄點校,經注疏大小勻稱,眉目清晰,紙張印刷精良,令人賞心悅目。
其二就是整理校勘要言不煩,校記簡省精良,對讀者頗為(wei) 友好。事實上,《儒藏》確實一直強調,對入選書(shu) 籍一般進行簡要校勘。其校勘說明稱:“以對校為(wei) 主,確定內(nei) 容完足、精確率高的版本為(wei) 底本,精選有校勘價(jia) 值的版本為(wei) 校本。出校堅持少而精,以校正誤為(wei) 主,酌校異同。校記力求規範、精煉。”以我自身的閱讀體(ti) 驗來看,此一目標基本皆已實現。
又以《儀(yi) 禮正義(yi) 》為(wei) 例,其校點說明稱:“此次重新整理,以《續修四庫全書(shu) 》所影印之木犀香館本為(wei) 底本,以《續清經解》本為(wei) 校本。鑒於(yu) 該書(shu) 內(nei) 容特點,又廣泛參校所引各家之書(shu) 。”其書(shu) 附有所參校各家之書(shu) ,其中有胡匡衷《儀(yi) 禮釋官》、胡承珙《儀(yi) 禮古今文疏義(yi) 》、淩廷堪《禮經釋例》、盧文弨《儀(yi) 禮注疏詳校》、阮元《儀(yi) 禮注疏校勘記》、曹元弼《禮經學》等計有五十餘(yu) 家。這一努力,已然遠超今日所見整理《儀(yi) 禮》相關(guan) 注疏的其他類型著作。正如呂友仁先生在對上古2008年整理本《儀(yi) 禮注疏》的《校點失誤舉(ju) 例》中提到:“我試著拿《考正》的《士冠禮》篇的校勘記與(yu) 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本《儀(yi) 禮注疏·士冠禮》(簡稱“整理本”)校勘記逐條比對,發現整理本在校勘中不但沒有使用《考正》,而且沒有使用《考正》使用的曹元弼《禮經校釋》,此其一。一些眾(zhong) 所周知的前人的校勘成果,諸如浦鏜《儀(yi) 禮注疏正字》、盧文弨《儀(yi) 禮注疏詳校》、阮元《儀(yi) 禮注疏校勘記》,盡管兩(liang) 家都使用了,但《考正》往往獨具隻眼,此其二。由於(yu) 上述原因,整理本失校很多。僅(jin) 《士冠禮》一篇,就有106條……”可見《儀(yi) 禮》點校殊非易事,從(cong) 參校各家數量來看,《儀(yi) 禮正義(yi) 》已秀出同儕(chai) 許多。事實上,《儒藏》此次《儀(yi) 禮正義(yi) 》的點校者之一張文先生早在2010年就發表過《新版〈儀(yi) 禮注疏〉校點訛誤舉(ju) 隅》等相關(guan) 論文,對《儀(yi) 禮》注疏點校中間存在的問題與(yu) 闕漏,已然了然於(yu) 胸,因此《儀(yi) 禮正義(yi) 》可以擇善補漏,也可以說順理成章了。
不過,《春秋》責備賢者,如果說非要吹毛求疵,在無限感激之餘(yu) ,我還是想表達一下對《儒藏》的幾點希冀:
其一,目前定價(jia) 確實太高,且多數情況下不打折,確實令大多數囊中羞澀的學人望而卻步,希望可以出單行本或者將價(jia) 格可以一步步降下來,以真正使諸多好書(shu) 惠及更多讀者。
其二,目前《儒藏》雖然出版了大量精品,很多好書(shu) 也是通過《儒藏》第一次整理出版。但求全責備的話,仍然有一些好書(shu) 沒有收進去,比如徐乾學的《讀禮通考》、劉文淇的《春秋左傳(chuan) 舊疏考證》等著作;事實上接下來如果可以有《儒藏》大全本的編纂計劃,把更多重要的古籍文獻再收進去一些,會(hui) 更好一些。
其三,希望《儒藏》也可以製作可供檢索的數據庫,或者可以和中華經典古籍庫等相關(guan) 數據庫合作,以更方便讀者和科研單位線上使用。
《儒藏》“精華編”47冊(ce) 《儀(yi) 禮正義(yi) 》書(shu) 影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