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桂榛作者簡介:林桂榛,贛南興(xing) 國籍客家人,曾就學於(yu) 廣州、北京、武漢等及任教於(yu) 杭州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等,問學中國經史與(yu) 漢前諸子,致思禮樂(le) (楽)刑(井刂)政與(yu) 東(dong) 亞(ya) 文明,並自名其論爲「自由仁敩與(yu) 民邦政治」。 |
我踢飛荀子“性惡”論球門的修辭靈機(駁善之不善≠惡)
作者:林桂榛
來源:作者賜稿
今日有中哲教授碼字發帖說“chuōlì奮進”事,認為(wei) 報道中都將“戮lì奮進”讀成“戳lì奮進”是無知而讀錯了,自作聰明指教曰“chuōlì奮進”當讀“戮lì奮進”。其實,lù力也是“勠力”而非“戮力”,至於(yu) “踔厲”更非“戳力”,後倆(lia) 讀音相同而已。(戮讀lù,勠讀lù,戳讀chuō,踔chuō。《說文》:“戮,殺也。”“勠,並力也。”“𩠹[斷+首],戳也。”“踔,踶也。”“踶,躛也。”)
此案(原貼略),是學者自己想當然校字校錯了,自己鬧漢語笑話的典型,若劉向校書(shu) 笑話——趁機傳(chuan) 一下荀子“材性資樸不善”的敎:荀子辟孟之駁文就不可能說人性“資樸惡”,隻能是在說人性“資樸不善”,義(yi) 理與(yu) 修辭一審,膽子大點,就開竅了!
我中學時就知道A說“×”評而駁之者B說“不×”評時,此“不×”駁言語境多在僅(jin) 表“冇×/無×/0×/沒有×/不是×”的意思而已,沒有其他意思,並不必然駁“×”之“不×”=“-×(負×)”,對話修辭語境的“否×(無×)”問題而已(我中學時都能讀出孟告辯人性善不善其“不善”是0善的意思,而不是負善〔惡〕的語意)。
等到周熾成老師提“荀子性樸論”出名的那年(2007年),一直參與(yu) 絞盡腦汁破謎,直到2008年5月坐馬桶上讀荀,看到駁孟子“性有禮義(yi) ”而謂“材性資樸無禮義(yi) ”、駁孟子“性善”而言“材性資樸×(無善)”前後的“(性)不直—(性)不利—(人性)××”句式,其類比論說之修辭揣摩之,念頭一轉,“性不善”以駁“性善”,蓮花遂頓開,一腳踢飛球門,踢飛腦箍,踢活荀子……
語言表達修辭術(措辭),就這麽(me) 簡單好玩,後麵反複綜合校驗之就是了,玩來玩去,就這點東(dong) 西。自作聰明改過頭了,栽在語言高手手裏,小把戲一樣可被識破並複原之。
2007年我追周熾成老師性樸論文章(《光明日報》2007.03.20),就已經意識到問題應該是哪處詞語出問題了(《天道》頁338),《性惡》篇章整體(ti) 沒有問題,反而篇章與(yu) 全書(shu) 義(yi) 理都指向“性惡”字眼問題。
曆史破案,要有老警意識,要勘察案情材料超敏銳,一根頭發與(yu) 一枚手印,一個(ge) 字眼一個(ge) 句子,都可交叉驗證案情細節(凡遇材料即反複正反校驗)。破綻這麽(me) 多,改動這麽(me) 大,不可能沒任何細節可反勘的,由學說義(yi) 理、修辭細節與(yu) 檔案史跡(秦漢史述),逆向偵(zhen) 查,交錯驗證,即勢如破竹!
(×××夾評:敎義(yi) 貫通,剩下的就是傳(chuan) 敎了。)
儒敎儒敩,要思孟精神學範圍性善天德與(yu) 亞(ya) 裏士多德物理學範圍性樸天運二敎同傳(chuan) 。一是孟子精神敎,二是荀子學問敎,二敎同行,兩(liang) 敎同傳(chuan) ;精神敎靠感通修煉超越,學問敎靠研究剖證求真。至於(yu) 整日拿孟荀互掐或調和為(wei) 醬油老抽,先秦儒學要義(yi) 門外小器鬼。
(林桂榛2022.10.18)
【附論】
《紅樓夢》裏有“疼不疼”、“中看不中吃”,不中≠爛,不疼=無疼/0疼≠癢/酸/舒坦。這種語言格式,我讀小學時小孩吵嘴就用過了。詭辯反對“×”評的“不×(否×)”評一定是“-×(負×)”評,而謂“=0×”含義(yi) 沒語言根據,就是語言能力腦折(轉不過靈光來),尤其不細看對話語境(每人措意或不同)或駁論語境中顯著立場。
人性有無禮義(yi) 之辯,“性善不善”或“性善性不善”,A飆言“性是善的”,B應言“性不是善的”,就人性有無禮義(yi) 或善而言也。被孟子辟的告子就是性0禮義(yi) 的性0善論(孟言性禮義(yi) →性善;告言性無禮義(yi) →性不善),孟子自己嘴裏的“不善”也有“不是善的”之意,“無有不善”即“沒有不是善的”;王充述告子“不善不惡”依然如此,即是“不是善的(0善)➕不是惡的(0惡)”的意思。
陷入“善—惡”一體(ti) 二分非此即彼之概念與(yu) 思維圈套,陷入必然“不善=惡(亂(luan) /壞)”的常見習(xi) 語或腦框定勢,不明駁論格式或駁言語境中的“善—不善”之“不善”有“不是善的”用法或措意,就會(hui) “性善—性惡”對立,就會(hui) 以“惡”吞噬古文或口語“不善”。所以,不看行文駁論語境,不看言者具體(ti) 立場,即不得言者的思想大體(ti) 與(yu) 語言修辭,就是漢語理解與(yu) 交流能力很低。
其實上下文一推,就知某某駁“善”論中的“不善”是具體(ti) 什麽(me) 意思,二三十歲就應該明白,還七八十歲都拐不過來?章句都沒逐字讀通讀順(我33歲前就如此,34歲才完破),瞎想瞎造什麽(me) “性×論”圖個(ge) 創新,荀子“性—偽(wei) ,善—惡”的定義(yi) 與(yu) 說理都不管了,都沒讀懂過,就扯荀子,奇葩!
(林桂榛致姚海濤2022.10.21)
周熾成老師功虧(kui) 在章句字眼,留下一副“性樸論”爛攤子
638字說清劉向篡改荀子性論“不善→惡”問題
荀子性樸論(性無善惡)研討前沿之鳥瞰
宋本《荀子·性惡》全文校注
荀子《性惡》定本全文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