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石林】“寒衣節”的倡議書,是否應該這樣寫了?

欄目:快評熱議
發布時間:2022-10-24 16:20:56
標簽:祭祀
許石林

作者簡介:許石林,男,陝西蒲城人,中山大學畢業(ye) ,現居深圳。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hui) 會(hui) 員,深圳市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深圳市雜文學會(hui) 會(hui) 長、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專(zhuan) 家、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中國魯迅雜文獎、廣東(dong) 省魯迅文藝獎、廣東(dong) 省有為(wei) 文學獎。主要作品:《損品新三國》《尚食誌》《文字是藥做的》《飲食的隱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風明月舊襟懷》《故鄉(xiang) 是帶刺的花》《每個(ge) 人的故鄉(xiang) 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編叢(cong) 書(shu) 《近代學術名家散佚學術著作叢(cong) 刊·民族風俗卷》《晚清民國戲曲文獻整理與(yu) 研究·藝術家文獻》《深圳雜文叢(cong) 書(shu) ·第一輯》。

“寒衣節”的倡議書(shu) ,是否應該這樣寫(xie) 了?

作者:許石林

來源:作者賜稿伟德线上平台發布

時間:西元2022年10月23日

 

看到某市媒體(ti) 刊發當地政府民政局一份有關(guan) “寒衣節”的倡議書(shu) ,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10月25日是中國北方祭祀親(qin) 人的傳(chuan) 統節日‘寒衣節’,為(wei) 減少聚集,加強疫情防控,營造文明祭掃、網絡祭祀的現代葬新風,某某市民政局向市民倡議:不前往殯葬服務機構現場祭掃,通過網絡祭祀、家庭追思會(hui) 等文明簡約、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祭奠故人,緬懷逝者。”

 

看到納悶兒(er) 了:到底要說防疫,還是祭祀?你憑什麽(me) 說你主張的就是文明?民間現行的傳(chuan) 統習(xi) 俗就不文明?動不動就宣布自己文明、別人不文明的是什麽(me) 文明?


“聲色之於(yu) 以化民,未也。”防疫是當前大事,固然。但是,防疫就是防疫,關(guan) 文明不文明祭祀什麽(me) 事!能不能好好學學中央文件?好好領會(hui) 其中有關(guan) 傳(chuan) 承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精神?

 

民俗禮儀(yi) ,是中華禮樂(le) 文眀在世俗社會(hui) 的最後一道安全防火牆。有民間禮俗在,你不覺得有什麽(me) 用,也難免嫌其土氣,譏為(wei) 迂闊。殊不知一旦民間禮俗消滅,則外來宗教甚至斜教都因無防火牆阻擋而長驅直入。


認識不到這一層,是很危險的。

 

防疫你就說防疫。防疫時期的民間禮俗應該服從(cong) 防疫的相關(guan) 規定。因為(wei) 今年防疫,請民眾(zhong) 暫時換別的祭祀方法即可。不要說民眾(zhong) 一慣的禮俗是不文明。這就如同前方修路,請車輛行人繞道,你不能因此斥責車輛行人習(xi) 慣走的路是不文明的、是錯的、可恥的,沒這個(ge) 必要嘛。“情欲信,辭欲巧。”你用心越好,越要平正和善,為(wei) 什麽(me) 動不動要喝斥、噤斷別人呢?

 

某地還有一個(ge) 市的倡議書(shu) 是這樣寫(xie) 的:“倡導以文明、環保、節儉(jian) 的方式表達懷念之情,破除祭掃焚燒香燭、紙錢等舊俗,樹立文明祭祀觀,樹立生前孝親(qin) 勝於(yu) 重斂厚葬觀念,珍惜關(guan) 愛眼前的長輩親(qin) 人,讓他們(men) 有養(yang) 有樂(le) 。”

 

——這是非常反文化的一段話:


一、指責民眾(zhong) 現行禮俗為(wei) 舊,而自詡為(wei) 新。言下之意,似乎平時忍民眾(zhong) 很久了,今日正借機革除雲(yun) 雲(yun) 。真無知妄言也。


二、以貌似通脫之言勸告孝養(yang) 而輕藐喪(sang) 祭,此最壞禮敗倫(lun) 。蓋孝義(yi) 者,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是知後可以兼前,前不可以僭後。聖賢製禮導俗,循人情而已。按照如上所言,生養(yang) 之以禮,極物力之奢豪,盡顏色之和悅,則喪(sang) 祭之事雖草草至於(yu) 蔑如荒廢而不為(wei) 愧也?孝養(yang) 若可以如此自矜自負以驕人僭後,以死喪(sang) 為(wei) 寂滅虛幻無足道者,豈不如同民間百姓常說的:既然不信人死後有靈,難道把先人讓狗吃了豈不更幹淨?


三、治民要在悅近來遠,方為(wei) 善政。豈有沮近蔽遠,以為(wei) 得計者?


這些都是常識,並不高深玄奧。問題是當今隨便個(ge) 什麽(me) 人,都猖言“移風易俗”,這話要是在古代,會(hui) 獲重譴嚴(yan) 責。蓋自古“非天子不議禮、不製度、不考文。”你個(ge) 地方部門,什麽(me) 都不了解,把純粹破壞而毫無建樹標榜為(wei) 移風易俗,自詡新異,實在是太悖逆妄為(wei) 了。

 

平心而論,應該理解這些部門所發的倡議書(shu) ,動機和出發點是好的,問題出在其文字,約略始肇於(yu) 昔時狂妄之手,陳陳相因於(yu) 怪亂(luan) 草率之時,又不知隨時檢點、與(yu) 時俱進,而敷以浮躁輕易之義(yi) ,概不知治牘如治史,學以樹本,識以燭理,才以應務,文字得失,析之毫厘,叩於(yu) 冥漠。故抱牘操觚,刺取前人之成說,當考諸今世之風尚,事理必與(yu) 時勢相因,君子之言,不當為(wei) 一時之計,況政令所被,千家萬(wan) 戶望風而靡,風俗生死,人心所歸,不可不慎重者也。

 

亦可知常識泯滅,招致對傳(chuan) 統風俗禮儀(yi) 粗暴踐踏,非止一方強力,民眾(zhong) 本身也多不知禮節,情動於(yu) 衷而未能節之以禮,於(yu) 是淫濫不可遏,又壞禮害俗甚矣。今鄉(xiang) 下人謹遵舊習(xi) 俗,多自然合乎節製,如城市人口,依筆者所觀察,於(yu) 祭祀之事,多放縱奢淫,非張狂不拘於(yu) 禮,則輕慢忽視如無禮,譬如其清明上墳,陳肉置果,羅列糕餅,酒則計以整瓶,及祭畢,則不屑撤筵分胙,祭品俱棄墳前,任其敗餒臭惡。聞間有遊丐者,輒拾以為(wei) 食。至寒衣節於(yu) 街頭焚燒紙幣冥衣,亦不知禮節,率以多為(wei) 尚,不惟冥幣麵值達千萬(wan) 億(yi) ,至於(yu) 成堆盈車於(yu) 街頭燃燒,火焰熊熊,濃煙滾滾,殊為(wei) 駭人,極不安全。此皆為(wei) 不知禮儀(yi) 故,過猶不及,此濫淫之祭,不惟不敬,乃至瀆鬼褻(xie) 神。

 

太息之餘(yu) ,試為(wei) 民政部門草擬倡議書(shu) 一則,求教大方——

 

古雲(yun)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傳(chuan) 曰“國之大事,在祀與(yu) 戎。”蓋千古不易之義(yi) 也。而聖人言“禮從(cong) 宜”,是知執義(yi) 權變,乃為(wei) 通達。方今疫情未靖,非常之時當行權宜之法,為(wei) 民眾(zhong) 健康安危計,故倡議:如市民寒衣節街頭焚祭之禮,勉為(wei) 居家祝禱、網絡寄托,不一而足。至於(yu) 寒衣之事,允由政府民政統一采購焚祭。心敬意誠,寧戚寧儉(jian) ;祭如在矣,神必諒恕。未盡之情,俟後補追。

 

2022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