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孔子版《孤勇者》(唐文明填詞並注釋) - 伟德平台体育

歌曲孔子版《孤勇者》(唐文明填詞並注釋)

欄目:依仁遊藝
發布時間:2022-09-09 17:44:54
標簽:唐文明
唐文明

作者簡介:唐文明,男,西元一九七〇年生,山西人,北京大學哲學博士。現任職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係教授。著有《與(yu) 命與(yu) 仁:原始儒家倫(lun) 理精神與(yu) 現代性問題》《近憂:文化政治與(yu) 中國的未來》《隱秘的顛覆:牟宗三、康德與(yu) 原始儒家》《敷教在寬:康有為(wei) 孔教思想申論》《彝倫(lun) 攸斁——中西古今張力中的儒家思想》《極高明與(yu) 道中庸:補正沃格林對中國文明的秩序哲學分析》《隱逸之間:陶淵明精神世界中的自然、曆史與(yu) 社會(hui) 》等,主編《公共儒學》。  

孤勇者(孔子版)

原曲:錢雷

原詞:唐恬

原唱:陳奕迅

作詞:唐文明

演唱:張俊超

錄音:傅雷

音頻監製:梁亮

機頻製作:仲子博

旁白:孔馨悅

機頻監製:葉芳舟

來源:作者賜稿伟德线上平台

 



都 是勇敢的

你明察的褒貶 你的周遊 你做的夢[1]

都 不必隱藏

你絕筆的傷(shang) 痛 你的困頓 你的孤往[2]


他們(men) 說 要帶著槍 征服每一片土地[3]

他們(men) 說 要露出你的铓 沒有人信天理[4]

為(wei) 何道義(yi)  不行於(yu) 世[5]

人隻有不自欺 值得銘記[6]

誰說棲棲遑遑的不是聖人[7]


愛你夾穀對君王

愛你凜然的模樣[8]

愛你陳蔡絕口糧

理想仍不放[9]

愛你內(nei) 心的堅強

打開希望的天窗

愛你和我那麽(me) 像

喪(sang) 家狗一樣[10]


來嗎 值嗎 這沉淪的人間

抗嗎 抗啊 以最寬柔的剛[11]

致那衰世中的挺立與(yu) 堅韌

誰說高高在上的才是聖人


他們(men) 說 要借了你的名

就像換上了新裝[12]

他們(men) 說 要扒了你的墳

而神情已瘋狂[13]

那就讓我 再次 回望

你依然矗立著 那種堅強

誰說失所流離的不是聖人[14]


愛你夾穀對君王

愛你凜然的模樣

愛你陳蔡絕口糧

理想仍不放

愛你內(nei) 心的堅強

打開希望的天窗

愛你和我那麽(me) 像

喪(sang) 家狗一樣


來嗎 值嗎 這沉淪的人間

抗嗎 抗啊 以最寬柔的剛

致那衰世中的挺立與(yu) 堅韌

誰說高高在上的才是聖人


你的性情 敦厚真淳

你的道理 平易近人


愛你夾穀對君王

愛你凜然的模樣

愛你陳蔡絕口糧

理想仍不放

愛你來自於(yu) 天上

萬(wan) 古長夜被照亮[15]

你將協和那萬(wan) 邦[16]

在大地之上


來嗎 來啊 以最寬柔的剛

抗嗎 抗啊 以最倔強的剛

致那衰世中的挺立與(yu) 堅韌

誰說高高在上的才是聖人

 

注釋與典故:
 
[1] 你明察的褒貶:指孔子晚年作《春秋》,一字寓褒貶。《中庸》以明察為至聖孔子之德:“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足以有臨也;寬裕溫柔,足以有容也;發強剛毅,足以有執也;齊莊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別也。”你做的夢:指孔子對三代理想社會的向往。《論語·述而》載:“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複夢見周公!’”《論語集解》雲:“孔子老衰,不複夢見周公,明盛時夢見周公,欲行其道也。”另,《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臨死前的一個夢:“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歎,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以涕下。謂子貢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2] 你絕筆的傷痛:指孔子獲麟絕筆。《史記·孔子世家》載:“魯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孫氏車子鋤獲獸,以為不祥。仲尼視之,曰:‘麟也。’取之。曰:‘河不出圖,雒不出書,吾已矣夫!’顏淵死,孔子曰:‘天喪予!’及西狩見麟,曰:‘吾道窮矣!’喟然歎曰:‘莫知我夫!’子貢曰:‘何為莫知子?’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你的困頓:指孔子周遊列國時所遭遇的困頓狀況,如《論語·子罕》載:“子畏於匡。曰:‘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你的孤往:指孔子於困頓中獨行其道。《論語·微子》載:“長沮、桀溺耦而耕。孔子過之,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於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另,孟子與公孫醜論勇時說:“昔者曾子謂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嚐聞大勇於夫子矣。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
 
[3] 他們說,要帶著槍,征服每一片土地:指孔子身處強權時代,而後世亦如此。《論語·季氏》載:“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槍”由“矛”而來,此處泛指兵器。
 
[4] 他們說,要露出你的铓,沒有人信天理:指孔子所處社會,人們信奉的是強權而非天理,後世亦如此。“鋒芒畢露”的“芒”,本作“铓”,此處即用本字“铓”。
 
[5] 為何道義不行於世:對世道澆漓的感慨之問。《論語·憲問》載:“子曰:‘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論語·微子》載:“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朱子《答陳同甫》雲:“堯、舜、三王、周公、孔子所傳之道,未嚐一日得行於天地之間也。”
 
[6] 人隻有不自欺值得銘記:不自欺即誠,為做人第一要義。《中庸》曰:“誠者,天道也;誠之者,人道也。”《大學》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7] 誰說棲棲遑遑的不是聖人:指孔子周遊列國時棲棲遑遑的形象。《論語·憲問》載:“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 疾固也。’”
 
[8] 愛你夾穀對君王,愛你凜然的模樣:指孔子夾穀之會時所表現出的勇。《史記·孔子世家》載:“定公十年春,及齊平。夏,齊大夫黎鉏言於景公曰:‘魯用孔丘,其勢危齊。’乃使使告魯為好會,會於夾穀。魯定公且以乘車好往。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定公曰:‘諾。’具左右司馬。會齊侯夾穀,為壇位,土階三等,以會遇之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酬之禮畢,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四方之樂。’景公曰:‘諾。’於是旍旄羽袚矛戟劍撥鼓噪而至。孔子趨而進,曆階而登,不盡一等,舉袂而言曰:‘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於此!請命有司!’有司卻之,不去,則左右視晏子與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頃,齊有司趨而進曰:‘請奏宮中之樂。’景公曰:‘諾。’優倡侏儒為戲而前。孔子趨而進,曆階而登,不盡一等,曰:‘匹夫而營惑諸侯者罪當誅!請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異處。景公懼而動,知義不若,歸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魯以君子之道輔其君,而子獨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於魯君,為之柰何?’有司進對曰:‘君子有過則謝以質,小人有過則謝以文。君若悼之,則謝以質。’於是齊侯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夾穀之會特別突顯了孔子的勇,而《左傳》則記載在夾穀之會之前齊人認為孔子“知禮而無勇”。
 
[9] 愛你陳蔡絕口糧,理想仍不放:指孔子於陳蔡之間絕糧七日,仍不放棄理想。《論語·衛靈公》載:“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孔子家語》載:“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禮焉,路出於陳、蔡。陳、蔡大夫相與謀曰:‘孔子聖賢,其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病。若用於楚,則陳、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絕糧七日,外無所通,藜羹不充,從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講誦,弦歌不衰。乃召子路而問焉,曰:‘《詩》雲:‘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乎,奚為至於此?’子路慍,作色而對曰:‘君子無所困。意者夫子未仁與,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與,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聞諸夫子:‘為善者,天報之以福,為不善者,天報之以禍。’今夫子積德懷義,行之久矣,奚居之窮也?’子曰:‘由,未之識也,吾語汝。汝以仁者為必信也,則伯夷、叔齊不餓死首陽;汝以智者為必用也,則王子比幹不見剖心;汝以忠者為必報也,則關龍逢不見刑;汝以諫者為必聽也,則伍子胥不見殺。夫遇不遇者,時也;賢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學深謀而不遇時者眾矣,何獨丘哉!且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窮困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誌不廣。庸知其終始乎?’子路出。”
 
[10] 喪家狗一樣:指孔子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11] 以最寬柔的剛:指孔子人格之剛強。《中庸》曰:“子路問強。子曰:‘南方之強與?北方之強與?抑而強與?寬柔以教,不報無道,南方之強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厭,北方之強也,而強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
 
[12] 他們說,要借了你的名,就像換上了新裝:指漢以來統治者利用孔子行陽儒陰法之政。
 
[13] 他們說,要扒了你的墳,而神情已瘋狂:指現代反孔思潮愈演愈烈乃至於扒孔子的墳。
 
[14] 誰說失所流離的不是聖人:指孔子卒後到現在從未有過對孔子的恰當安置,孔子一直處於失所流離的狀態,尤其是現代。
 
[15] 愛你來自於天上,萬古長夜被照亮:《朱子語類》載,唐子西見一郵亭梁間有言:“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
 
[16] 協和萬邦:指孔子所創立的教化的普世意義,典出《尚書·堯典》:“帝堯,曰放勳,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於上下。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唐文明於止而巽齋
至聖孔子紀元2574年4月9日定稿

 

責任編輯:近複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