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王陽明誕辰暨龍場悟道“陽明文化遺產(chan) 保護研究與(yu) 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hui) ”召開
來源:中國文化書(shu) 院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七月廿二日甲辰
耶穌2022年8月19日
2022年8月18日,由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指導、修文陽明文獻研究中心主辦的紀念王陽明先生誕辰550周年暨龍場悟道515周年“陽明文化遺產(chan) 保護研究與(yu) 開發利用學術研討會(hui) ”在貴陽市修文縣中國陽明文化園龍岡(gang) 書(shu) 院舉(ju) 行。來自貴州、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陽明故裏、陽明文化遺產(chan) 地的近50名陽明研究專(zhuan) 家匯聚一堂,通過實地參觀、話題討論、學術交流、觀點分享等形式,圍繞陽明文化遺跡保護利用、陽明古籍整理研究、陽明文化傳(chuan) 承弘揚等展開討論,紀念陽明先生誕辰及龍場悟道。
貴州省儒學會(hui) 創會(hui) 會(hui) 長、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榮譽院長張新民教授,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修文陽明文獻研究中心理事長楊德俊,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貴州大學曆史與(yu) 民族文化學院副院長黃誠教授,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中堪集團董事長胡正森,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貴州師範大學教授王進,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常務理事、貴州大學曆史與(yu) 民族文化學院張明副教授,貴州省儒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貴州大學曆史與(yu) 民族文化學院欒成斌副教授,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院長張清教授等出席研討會(hui) 。
在18日的會(hui) 議開幕式上,省儒學會(hui) 副會(hui) 長楊德俊介紹會(hui) 議籌備情況;在隨後上午的主題研討中,北京知行合一陽明教育研究院執行秘書(shu) 長郭洪波、貴州大學黃誠教授、餘(yu) 姚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副局長王建軍(jun) 、貴州師範大學王進教授、貴州大學龔妮麗(li) 教授、中堪集團胡正森、廣西師範大學王學偉(wei) 副教授、贛州市直機關(guan) 工委副書(shu) 記董華先後發言;在下午的主題研討中,寧波市王陽明文化研究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餘(yu) 姚市東(dong) 海城市文化研究院院長華建新,貴州省寧波企業(ye) 商會(hui) 會(hui) 長王宋芳,滁州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滁州市陽明研究會(hui) 常務會(hui) 長張祥林,福建省平和縣委宣傳(chuan) 部副部長、朱子學會(hui) 陽明學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副主任兼秘書(shu) 長張山梁,山西大學經濟與(yu) 管理學院哲學研究中心李安、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楊鋒兵等先後發言;會(hui) 議閉幕式前,與(yu) 會(hui) 嘉賓就“陽明文化數字博物館”建設、“追尋陽明先生足跡”曆史紀錄片拍攝等進行討論。
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shu) 院張新民教授在開幕式及閉幕式主旨發言中認為(wei) :王陽明龍場悟道具有三重意義(yi) ,陽明文化遺產(chan) 具有重要價(jia) 值。陽明心學首先發端於(yu) 黔中並隨著其活動範圍及思想傳(chuan) 播空間的擴大,具有陽明個(ge) 人生命安頓、開出黔中學派、建立心學學術係統的意義(yi) 。不僅(jin) 其個(ge) 人生命煥然一新、黔中王學地域學派崛起興(xing) 盛和日益壯大,而且形成陽明學與(yu) 朱子學官學係統並存的思想體(ti) 係並為(wei) 全人類所共享;陽明文化遺產(chan) 具有曆史文物的唯一性、保護性、教化性、開發性、利用性、旅遊性等特征,重視陽明文化遺產(chan) 保護研究與(yu) 開發利用,於(yu) 今天的文化和社會(hui) 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修文陽明文獻研究中心理事長楊德俊表示,自己曾在修文縣文物管理所和文廣局工作,出於(yu) 對王陽明的熱愛,從(cong) 20世紀90年代初起,籌資培修王陽明重要遺跡“玩易窩”“玩易亭”;培修王陽明名篇《瘞旅文》中所說的三人墳、重刻《三人墳》《瘞旅文》碑;引進資金對王文成公祠等進行修繕、重塑王陽明銅像、重刻匾額抱對;爭(zheng) 取資金修建王陽明紀念館,編寫(xie) 《王陽明史跡陳列大綱》、收集相關(guan) 圖片書(shu) 籍布展等。保護陽明遺跡,研究和傳(chuan) 承陽明文化,全憑自己的興(xing) 趣愛好和熱情以及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強烈意識,為(wei) 此傾(qing) 注了全部心力。作為(wei) 本次研討會(hui) 的具體(ti) 操辦人,認為(wei) 每做這樣的一次活動,就是一次積極的文化建設行動,很有意義(yi) 。
寧波市王陽明文化研究促進會(hui) 副會(hui) 長華建新從(cong) 陽明文化遺跡遺存資源保護利用的現實性問題、獨特性問題、整體(ti) 性問題、協調性問題角度切入,認為(wei) 有條件的地方必須加以保護,不能想當然地、任意地改變原物的真實存在狀態。對於(yu) 如何保護,他建議可從(cong) 曆史性文獻和實物為(wei) 依據,通過影視圖像等手段還原遺跡遺存的曆史演變過程;通過製作模型演示遺跡遺存的場景性狀態,通過考古手段深入挖掘遺跡遺存的空間存在。
中國明史協會(hui) 王陽明研究分會(hui) 會(hui) 員、崇義(yi) 縣王陽明軍(jun) 事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崇義(yi) 縣王陽明展覽館館長楊清雲(yun) 以崇義(yi) 縣為(wei) 例提出,陽明文化的挖掘傳(chuan) 承、開發利用,應立足文化與(yu) 生態資源優(you) 勢,堅持“綠色崛起”“全域旅遊”發展戰略,激活地域文化基因,以打造陽明品牌為(wei) 抓手,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致力於(yu) 打造“陽明文化旅遊名城”品牌。
研討會(hui) 正式開幕前,8月17日,在修文陽明文化專(zhuan) 家楊德俊帶領和陪同下,來自貴州省外的專(zhuan) 家實地參觀考察了修文陽明洞、玩易窩、三人墳、天生橋、蜈蚣橋等陽明文化遺跡遺存並在陽明洞集體(ti) 祭拜王陽明先生。
圖文:中國文化書(shu) 院(陽明文化研究院)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與(yu) 貴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辦公室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陸青劍 賈華
【上一篇】【李自強】篤行致遠
【下一篇】【杜以恒】《元本儀(yi) 禮圖》前言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