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繼文】國學推廣基層模式介紹
欄目:公益事功
發布時間:2011-10-21 08:00:00
 |
邸繼文
作者簡介:邸繼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職工作於(yu) 朔州市稅務係統,曾任朔州市政協委員,長期致力於(yu)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基層推廣與(yu) 實踐,朔州市經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hui) (簡稱朔州國學會(hui) )創辦人。主持的“中華文化傳(chuan) 承十百千萬(wan) 朔州示範工程”於(yu) 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3個(ge) 部門聯合授予首屆“四個(ge) 100”全國最佳誌願服務項目,2016年被全國社科聯評為(wei) “全國優(you) 秀社會(hui) 科學普及專(zhuan) 家”。
|
西曆2006年底,我和一批立誌用中華傳統優秀人文文化教育自己孩子的家長們,在市區人口不到三十萬的內陸小城市山西省朔州市,組成了一個民間社會團體——朔州市國學會。至今已累計組織各類國學公益推廣活動50餘場,組織各類演講報告200餘場,無償複製社區經典導讀班15個,有500餘戶家庭直接參與了“每天一小時二軌親子共學”國學經典誦讀和書香家庭再造活動,有10000名幼兒園中小學學生間接參與了國學啟蒙經典閱讀活動。參加誦讀的人們談論“四書五經”、孔孟老莊——這些在文科大學也並不常見的經典文獻。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通過誦讀經典,落實親子教育,能夠一年認字四五千,小小年紀可以獨立看書看報,形成自主閱讀的能力和愛閱讀的習慣。矛盾較大不太和諧的家庭通過親子共讀國學經典改善了家庭關係,變得和睦起來了。參與國學經典親子共讀的小孩們,記憶力普遍能達到同齡兒童的二到三倍,學習能力倍增,學習興趣濃厚。女德母教、書香樂活、國學人文、親子共學等觀念在當地紮下了根。為下一步打造文教新基地、拓展國學新優勢、建設人文新城市開了個頭。作為親曆了五年基層國學與經典教育推廣實踐的弘儒者,給國家即將啟動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係”建設提供一點基層經驗,給正在搞經典教育推廣與複興中華文化的活動提供一些心得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我們的基層推廣活動模式可簡述為十條。
一、活動主題
愛心傳天下,書香進萬家
二、活動定位
公益性傳統文化宣傳,大眾性經典教育普及,時代性低碳樂活推廣。
三、組織單位
朔州市國學誌願學習與推廣協會(即朔州市國學會,注冊全名:朔州市經典文化教育民間研討會)
四、活動宗旨
讓全社會都來“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建設共有精神家園,提升市民人文素養,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活動項目
弘揚國學人文文化,推廣孔子經典教育,普及低碳樂活生活。即以國學經典全民誦讀的方式引導、示範、感染、帶動全社會各界學習、踐行、宣傳、推廣中華傳統文化之道、中國經典教育之道、低碳樂活生活之道。
六、活動觀點
1、“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又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倡導者和發展者。”中華傳統文化與個人右能開發是當前我們實現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還尚未開發的兩座金礦,一定要好好把握。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是興國之魂,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決定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方向。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融入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全過程,貫穿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要熱愛祖國。熱愛祖國首先要熱愛祖國文化。祖國文化就是中華民族曆代祖先包括共產黨人創造的代代相傳的道統文化,即傳統文化,也就是國學。
3、傳統國學包括儒釋道法墨、兵農醫武藝、經史子集、諸子百家,十三經二十四史等,其中儒學是傳統國學的主幹,孔子是傳統國學的靈魂。孔學的核心是尊天道、行人倫,內啟仁心外守禮序,天道人文化,也即道德化。中華即指文明化、道德化、儒學化。龍即是道德圖騰化,天道信仰化。這些道理都是人人需要學習的文化,即“儒學”。
4、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首先要中華文化偉大複興,中華文化的複興需要中華文化的大眾普及,即國學推廣。現階段國學不乏高端呼籲,缺得是基層貫徹。因此,國學基層推廣意義重大。
5、“尊孔讀經”對於社會公德風氣,家庭書香傳承,個人品德修養,兒童智力開發,文教產業升級,國家民族軟實力建設都有決定性作用。搶抓先機,敢為人先,率先貫徹六中中會黨和國家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大政策是我們當代文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職責。
6、近現代以來,在現代轉型西學東漸過程中,出現了極端否定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社會思潮和理論論調,由西化了的近現代精英們構建的反傳統文化話語體係深深植入了當代社會的各個層麵,形成了思維定勢,增加了今日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難度。因此,走出反傳統精神誤區、糾正諸多論述偏差、揭露近現代若幹關於國學定性的錯誤是我們普及國學經典、再造中華文化的切入點。
七、具體活動
實現“五個進”,進家庭、進校園、進社區、進機關、進企業。首先進家庭,真學習真認同真貫徹。開展“快樂媽媽、責任爸爸、經典寶寶”全腦記誦親子共學活動,無償複製社區經典導讀班,開創“每天一小時二軌親子共讀國學經典”文教新業態,通過不同形式與手段帶動全社會各個階層參與國學學習,踐行中華智慧。
八、 學習內容
(一)、“十百千萬”規劃
1、(1)讀經十年(2)論語一百(3)英語千言(4)書香萬家。
2、(1)背誦大經十部、蒙學十部(2)背誦樂譜百首、繞口令百首、文言美文百篇、英文經典百篇(3)掌握成語千條、典故千個、詩歌千首、白話美文千篇、數理化公式定理千條(4)掌握漢字一萬個、英語單詞一萬條。
(二)、經典誦讀三步走
1、4+4(一萬字量 約一年)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大學》、《中庸》、《孝經》、《朱子家訓》
2、2332(十萬字量 約五年)
《簡單口語820》、《英語導讀 1000句》;《論語》、《道德經》、《周易》;《中華成語千句文》、《聲律啟蒙》、《龍文鞭影》;《曆代美文30篇》、《傳世詩詞300首》。
3、4×3(30萬字量 約十年)
《孟子》、《莊子》、《黃帝內經》、《孫子兵法》;《詩經》、《禮記》、《左傳》、《金剛經》;《增廣賢文》、《幼學瓊林》、《尚書》、《黨的報告》。
(三)、單行本誦讀係列
1、啟蒙五本、認字讀音,三百千千第,先學弟子規。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中華成語千句文》、《弟子規》)
2、論語一百、道德教化,讀論語、學做人。
3、老子一百、智慧生活,讀老子、學智慧。
4、易經一百、陰陽八卦,讀易經、學思維。
5、口語八百、導讀一千,讀英語、學說話。
九、學習方法
1、總體貫徹孔子“博文約禮”“經藝並重”“知行合一”“耕讀互動”“文武雙全”“男女有別”“先德後文”“道德仁藝”“有教無類”“教學相長”的經典教育法則。
2、具體貫徹文字典籍、數字運算、音樂律動三條開啟智慧之教,貫徹早期、家庭、性情、德行、生活、才藝、詩、禮、樂、易、數、史等十二個維度的人文教育。
3、誦讀貫徹“耳、眼、口、手、心全感官快速記憶法。”走“一聽、二誦、三抄、四解、五行”五步學習國學經典之路。
4、心態貫徹兩聯
改過生智慧 時時力戒貪嗔癡慢疑
勤學積功德 每日精進恒喜孝誠習
中庸五之 化掉氣稟性恨怨惱怒煩
大學八目 生出善道德仁義禮智信
十、活動意義
1、把高深人文知識的學習分解化、簡單化、程序化、數量化,打破了學習的時間、年齡、地點、學曆基礎、有無老師執教等一切界限,為學曆地位學識水平較低的人提供了一個簡便可行的上升通道。
2、為將來“幼小聯教、黃金十年”的基礎人文教育改革積累了理論根據和實踐經驗。
3、為當地人文素養提升、道德風氣改善、文教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真動力。
4、為和諧家庭建設和後代英才培育作出了榜樣,也形成了氣候。
作者惠賜儒家中國網站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