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舉(ju) 辦“江連山海——船政與(yu) 神俗文化論壇”
來源:主辦方
2022年7月15日上午,“江連山海——船政與(yu) 神俗文化論壇”在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舉(ju) 行。該論壇由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主任劉金榕先生、泰山文化研究者王東(dong) 峰先生發起,福州市馬尾船政研究會(hui) 、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共辦。這次兩(liang) 單位合作舉(ju) 行論壇,是文化活動的一次創新嚐試。
複旦大學薑鳴教授,中國文物建築安全監測委員會(hui) 理事孫健先生,北京冬奧會(hui) 開閉幕式視頻總監、分會(hui) 場導演黃輝先生,馬尾船政研究會(hui) 會(hui) 長陳悅先生,四川日報首席記者王國平先生,以及友好單位的專(zhuan) 家學者出席論壇。中國道教協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東(dong) 嶽廟住持袁誌鴻先生發來賀信,泰山岱廟張玉勝書(shu) 記,德國漢學家顧彬教授,法國漢學家範華教授,北京體(ti) 育大學教授、海峽道教學院副院長張永宏先生通過視頻方式表示祝賀。
論壇現場
馬尾船政是中國近代海軍(jun) 的搖籃,為(wei) 海軍(jun) 建設、海軍(jun) 人才培養(yang) 做出了卓越貢獻,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化遺址、精神財富。同屬福州沿海的連江縣,不但有著悠久的海洋文化曆史,也留下了近代海軍(jun) 的眾(zhong) 多遺跡。同時,福建省有著深厚的神俗文化積澱,馬尾船政乃至近代海軍(jun) 都深受神俗文化影響。陳悅先生講,北洋艦隊中唯一一艘以地名命名的艦艇即馬尾船政局所造的“泰安”號,抗戰期間為(wei) 阻塞航道在鎮江甬江口自沉,完成了其抵禦外侮的使命,上世紀三十年代、六十年代,我國也都曾造過命名為(wei) “泰山”號的軍(jun) 艦,山東(dong) 省泰安市政府贈送給南海三大島(永暑、渚碧、美濟)泰山石,象征著中國主權;王東(dong) 峰先生講,泰山自古是祈雨的聖地,陸遊任福州決(jue) 曹時即到福州東(dong) 嶽廟祈雨,寫(xie) 下了《福州城隍昭利東(dong) 嶽廟祈雨文》《福州謝雨文》。福州民俗學家鄭麗(li) 生《福州風土詩》稱:“相傳(chuan) 泰山神為(wei) 龍精,所以出行帶雨”,不僅(jin) 如此,在產(chan) 生了海神媽祖、鎮海王陳文龍的福建,泰山甚至被賦予了管理海洋的職能。而在泉州地區,南宋學者韓元吉記載泉州民眾(zhong) 祈求泰山鎮壓颶風、保佑航海平安。北宋政和初年,泉州石獅東(dong) 嶽寺僧人興(xing) 建六勝塔,這是古代東(dong) 方第一大港(刺桐港)、海上絲(si) 綢之路的第一座燈塔,曾為(wei)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引航開道,現為(wei)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馬來西亞(ya) 道理書(shu) 院院長、閩江學者王琛發教授通過視頻講述了福州人如何通過航海到達南海諸國,以及在南海諸國的生存繁衍、文化傳(chuan) 播;馬尾船政天後宮董事長林櫻堯先生指出,近代馬尾船政所造的軍(jun) 艦“泰安”號、“湄雲(yun) ”號,其實暗指在泰安的泰山、在湄洲島的媽祖,碧霞元君與(yu) 媽祖,兩(liang) 位女神一山一海,有著同樣偉(wei) 大的品德,共同受世人敬仰。
陳悅先生發言
論壇中,福州市錦麟軒八家將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表演。八家將是一種傳(chuan) 統神俗文化,為(wei) 遊神時的陣頭,融合了信仰、民俗、舞蹈、武術等元素,在閩台有著廣泛的影響。清末,馬尾船政的水師官兵們(men) 即將八家將改變成水師八家將,用於(yu) 日常操練。
八家將表演
論壇的尾聲,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向馬尾船政研究會(hui) 贈送《海路針經》,馬尾船政研究會(hui) 向連江縣東(dong) 嶽泰山府授牌“連江船政之家”。
劉金榕先生向陳悅先生贈送《海路針經》
陳悅先生向劉金榕先生贈牌“連江船政之家”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