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陽來複——百年教化的失落與(yu) 回歸”學術研討會(hui) 感言
作者:靜秋(北京師範大學儒士社成員)
來源:儒教複興(xing) 論壇
時間:西曆2011年10月7日
北京師範大學哲社學院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活動——
“一陽來複——百年教化的失落與(yu) 回歸”學術研討會(hui) 感言
“建國君民,教學為(wei) 先”,我們(men) 越來越重視教育,把教育放在優(you) 先的地位,是為(wei) 社會(hui) 現代化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當代大學生站在時代的最前沿,肩負現代化和民族複興(xing) 的偉(wei) 大使命,對其教育更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yi) 。
可是,當下,大學多是重技能、知識的傳(chuan) 授教育,而輕人格、道德的教化功能。即便是學科中已有的德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等諸如此類的專(zhuan) 業(ye) ,也仍無不受著體(ti) 製內(nei) 教化的影響,披附著濃重的意識形態色彩,社會(hui) 化仍是一方強勢、另一方別無選擇而被動接受的失衡過程。而對於(yu) 人的心性這一本體(ti) ,對於(yu) 人內(nei) 心的真正需要這一本源,卻觸及甚淺,僅(jin) 僅(jin) 停留在一種外在的幾近流於(yu) 形式的層麵。
中國的社會(hui) 轉型期,我們(men) 痛定思痛地決(jue) 心要遠離“蘇化”,又要謹防“西化”,而要形成自己特色的“中國化”,“中國化”了的東(dong) 西,就被冠以中國特色,被視為(wei) 主流、主旋律,被正統化,而真正屬於(yu) 中國的一些東(dong) 西,包括自己民族、文化的傳(chuan) 統的、最本源的東(dong) 西,反而被借與(yu) 現代化相遠,而逐漸被淡化和邊緣化。大學的教育也被囿於(yu) 體(ti) 製內(nei) ,被局限在各個(ge) 分科專(zhuan) 業(ye) 裏。盛世浮華之下,教化的工具主義(yi) 色彩,讓我們(men) 遠離人最本初的東(dong) 西,而日益陶醉於(yu) 一個(ge) 狹隘、世俗的無序世界之中。
對於(yu) 作為(wei) 我們(men) 民族文化本源的儒學及其複興(xing) ,我在不久之前還在遲疑和悲觀,似乎看不到它在現代社會(hui) 中所能容身之地,不知道它還能棲息於(yu) 我們(men) 心靈的哪方角落——儒學的教化本質及其地位在逐漸被人們(men) 遺忘和拋棄。而近些年頻頻複現的各種儒家文化的元素,包括孔子學院以及各類國學、儒學社團與(yu) 活動的興(xing) 起、發展,都又讓我看到了星星之火一樣的希望。誦讀經書(shu) 、祭拜先聖,在雖然還隻是占少數的一部分人那裏已經蔚然成風,並在逐漸地感染、影響著更多的人,使之一齊加入到這份神聖的事業(ye) 中。
可是這其中,或許,有些人是抱以一顆怎樣的心態?我們(men) 的研習(xi) 經典,是以修養(yang) 自我,提升生命價(jia) 值為(wei) 目標,還是單純以學術造化為(wei) 目標,抑或僅(jin) 僅(jin) 是隨波逐流,附庸風雅,還是隻是持有一顆“以道弘人”的功利主義(yi) 之心?
再者,如何讓諸如此類的新的“教化組織”的活動更具有常規性、宣傳(chuan) 更具有潛移默化的滲透性效果,而不僅(jin) 僅(jin) 是偶爾的、極不定期、沒有規則的無力之舉(ju) ?我們(men) 要複興(xing) 的,不是儒學的“不合時宜”的繁瑣的禮節,也不是其拗口難懂的古文字,更不是其封建的差等分明的綱常,而是一種對先師聖賢、對經典、對人的本性的一種虔誠的心態文化,是一種有仁有義(yi) 有禮有智有信進而有序的風氣。
“質而無文,其行不遠。文而無質,其行不久。”反思之餘(yu) ,還是從(cong) 我做起,潛下心讀經典,洗滌心靈,回歸自我。因為(wei) ,充實、簡樸而又安寧的內(nei) 心是我們(men) 清醒地行於(yu) 世的最大資本。
附錄
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暨輔仁人文學會(hui) 成立一周年活動:
“一陽來複——百年教化的失落與(yu) 回歸”學術研討會(hui)
傳(chuan) 統的儒學雖然有其知識理論的層麵,但根本上來說,儒學的本質在於(yu) 教化。中國曆史上,儒家文化曾經長期擔負著社會(hui) 教化的重要使命,普遍地安頓和安排民眾(zhong) 日常生活。儒學是我們(men) 民族文化教養(yang) 的本原。近百年來,儒學逐漸失去其社會(hui) 教化的地位,中國社會(hui) 長時期找不到社會(hui) 教化的常軌。近些年來,社會(hui) 上傳(chuan) 統文化熱、國學熱、儒學熱等文化現象,是否意味著儒學社會(hui) 教化的回歸?反思百年曆史,儒學教化走過了一個(ge) 失落到回歸的路程。至此先師孔子誕辰2562周年之際,並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之時,回顧百年來社會(hui) 教化的變化,反思儒學未來發展的前景,研討中國社會(hui) 文化建設的常道,倍感意義(yi) 重大!與(yu) 此同時,我們(men) 精心經營的輔仁讀書(shu) 會(hui) 也迎來了一周歲生日,回顧過去,展望未來,希望與(yu) 更多同道擔負文化事業(ye) 。以文會(hui) 友,以友輔仁,歡迎各界同道積極參與(yu) 。
時間:10月8日(周六)上午9—12點
地點:北師大主樓A809
會(hui) 議大致流程
一、輔仁人文學會(hui) 一周年回顧:9點—10點
觀看讀書(shu) 會(hui) 成果展示、發送讀書(shu) 會(hui) 周年紀念冊(ce) (數量有限)
二、召開紀念孔子誕辰2562周年學術研討會(hui) :10點—12點
“一陽來複——百年教化的失落與(yu) 回歸”
出席會(hui) 議:北京師範大學哲社院部分老師、部分輔仁讀書(shu) 會(hui) 會(hui) 員、民間文化社團、部分高校傳(chuan) 統文化類社團
哲社院中國哲學教研室、輔仁學會(hui) 、院團委
--
輔仁讀書(shu) 會(hui) 以集體(ti) 研讀傳(chuan) 統文化經典為(wei) 主要活動內(nei) 容,間期組織學術講座、會(hui) 講和參觀訪學等活動。輔仁讀書(shu) 會(hui) 麵向所有有誌於(yu) 身心修養(yang) 和理解傳(chuan) 統文化精義(yi) 的同道,是一個(ge) 開放的、公益的學習(xi) 平台。
讀書(shu) 會(hui) 宗旨:
讀書(shu) 明理,切己省身
改過遷善,變化氣質
以文會(hui) 友,以友輔仁
相責以善,相期以道
持誌弘毅,任重道遠
溫古知今,知行合一
來源:儒教複興(xing) 論壇
【上一篇】【儒家郵報】第166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