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傳承的“活化石”——徐莉等所著《正定文廟研究》出版

欄目:書評讀感
發布時間:2022-07-02 19:49:38
標簽:正定文廟

原標題:正定文廟,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的“活化石”

作者:王永顏 王藝潔(河北師範大學)

來源:《中華讀書(shu) 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五月廿四日丙午

          耶穌2022年6月22日

 

當代國學複興(xing) 帶動了文廟研究的興(xing) 起,正定文廟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重新定位。文廟與(yu) 文化相互涵養(yang) ,文廟研究是一門大學問。

 

文廟是古代祭祀孔子和進行儒學教育的場所,文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以儒學為(wei) 主體(ti) 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反映在現實中的物化形式。這一被物化的建築群,與(yu) “四書(shu) 五經”一樣,具有同等重要的文化傳(chuan) 承價(jia) 值。正定縣既建有縣文廟,又建有府文廟,形成了“一城兩(liang) 文廟”的存在,具有濃厚的文化價(jia) 值與(yu) 現實意義(yi) 。徐莉等所著《正定文廟研究》(山東(dong) 教育出版社)一書(shu) 是正定文廟研究的一部力作。

 

全書(shu) 嚴(yan) 謹地考究了正定文廟的沿革與(yu) 現狀。文廟,作為(wei) 儒學的重要載體(ti) 乃至中國文化的標誌性符號,體(ti) 現了儒家的思想文化,是名副其實的儒家文化的象征。文廟作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的“活化石”,是傳(chuan) 統文化的特殊符號。正定設府的曆史長達1131年,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極其廣大的管轄區域,自古就是要衝(chong) 之地。正定縣曾經同時為(wei) 府縣所治,因而坐擁兩(liang) 座文廟。兩(liang) 廟均為(wei) 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原因在於(yu) 正定府文廟現存戟門為(wei) 元代建築;縣文廟為(wei) 我國現存十大文廟之一,其中的大成殿推測為(wei) 唐末五代建築,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正定府文廟曾經規模很大,擁有龐大的建築群,經曆曆史的洗禮,現存一座建於(yu) 元代的戟門及其東(dong) 西耳房。戟門為(wei) 正定城內(nei) 唯一一座元代建築,其對元代建築以及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jia) 值。縣文廟大成殿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廟大成殿。1933年,梁思成先生鑒定為(wei) 五代時期遺存。該書(shu) 對正定府文廟從(cong) “先學後廟”到“廟學合一”到“學進廟退”再到“府文廟的新生”經曆階段和縣文廟沿革和現狀的考究,重現了正定文廟在曆史文化長河中的腳印。

 

全書(shu) 完整地梳理了文廟的選址、布局與(yu) 生態。正定城內(nei) 自古稱:“三山不見,九橋不流。”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yu) 戎”,可見古代對於(yu) 祭祖的重視程度,文廟的選址在政治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正定兩(liang) 廟的選址亦是如此,府牆東(dong) 街的南段東(dong) 麵是府文廟,向南直至現在的中山路。府牆西街南段西麵是縣文廟。府縣文廟緊鄰府衙縣衙,處於(yu) 正定城的黃金地段。正定府文廟在曆史上經曆了多次變動,又經曆若幹次重修。府文廟的中路是孔廟,正定人俗稱聖人殿。府文廟的東(dong) 路是祭祠,是祭祀鄉(xiang) 賢、名宦以及對正定曆史有貢獻的忠義(yi) 誌士的祠堂。府文廟的西路是府學,即正定府的官辦學校。縣文廟曆明清兩(liang) 代,多次維修,保留至今的主要為(wei) 大成殿、戟門、東(dong) 西廡和明清時期幾通重修文廟所立的石碑等。曆史上府文廟規格很高,曾經是一個(ge) 龐大的建築群。古代正定城擁有水木清華的自然風貌,華貴壯闊的城市建築,固若金湯的古城防護設施;曾是華北大平原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光輝燦爛的曆史文化中心;也是擁有多種宗教的重鎮和領先的科學技術中心。

 

全書(shu) 詳細地介紹了正定文廟的祀製與(yu) 禮儀(yi) 。文廟是封建國家顯示以儒家思想作為(wei) 國家指導思想的標誌,作為(wei) 國家崇德報功的禮製廟宇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曆代封建王朝不斷為(wei) 文廟製定祭祀製度,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文廟奉祀製度並將其列入國家祀典。文廟祀製、禮儀(yi) 等由國家統一規定,崇聖祠及兩(liang) 廡、大成殿及兩(liang) 廡奉祀人物,全國各地均一致。正定府文廟與(yu) 縣文廟都有崇聖祠、大成殿、東(dong) 西兩(liang) 廡、名宦祠、鄉(xiang) 賢祠。府文廟另有六忠祠。古代,遵照國家的廟製,府、州、縣文廟的祭祀禮儀(yi) 與(yu) 國子監相同,曆代建廟、塑像、祭祀都非常隆重。文廟內(nei) 的祭祀主要由三種:行香、釋菜禮、釋奠禮。祭品與(yu) 樂(le) 舞也有嚴(yan) 格的規定。祭祀程序嚴(yan) 謹,釋奠禮是孔廟的盛大祭禮,禮樂(le) 都由專(zhuan) 人進行。

 

全書(shu) 清晰地指明了正定文廟的教化與(yu) 教育功能。文廟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與(yu) 道德規範,不僅(jin) 是其精神的內(nei) 核,對人類發展曆程也具有深遠的教化與(yu) 教育功能。教化是作為(wei) 高級動物的人對人的行為(wei) 進行教育引導的形式。而儒學的教育作用巨大,緣於(yu) 孔子的偉(wei) 大。孔子學說具有明倫(lun) 紀、辨名分、正人心、端風俗的作用。文廟是國家實施教化功能的重要場所,文廟建築蘊含著教化的元素,文廟講堂承繼著教化的傳(chuan) 統,文廟奉祀形成了教化製度,文廟內(nei) 的禮節是教化的實踐。文廟對社會(hui) 教化體(ti) 現在勸民重教興(xing) 學和延續儒學的道統。正定古代教育事業(ye) 起步較早,發展迅猛。至唐科舉(ju) 取士成為(wei) 定製後,正定就更成為(wei) “禮樂(le) 政教之鄉(xiang) ”,建立了府學、州學、縣學。正定的書(shu) 院文化亦繁榮昌盛,作為(wei) 府學的補充或延伸,培育了大量仁人誌士。

 

全書(shu) 精確地規整了正定文廟的認同與(yu) 定位。伴隨著儒學在中國的發展興(xing) 盛,曆代對正定文廟功能的認同體(ti) 現在民眾(zhong) 的社會(hui) 生活和祭祀活動等方麵,儒學自身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使文廟即便在朝代更替的特殊時期,也得到了較好的保存。在中國傳(chuan) 統優(you) 秀文化的新時代,國學複興(xing) 帶動了文廟研究的興(xing) 起,正定文廟的功能和作用也得到了重新定位,正定文廟以全力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承儒家思想為(wei) 己任,以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發展文化產(chan) 業(ye) 和教育事業(ye) 為(wei) 方向。文廟與(yu) 文化相互涵養(yang) ,在中國現代化的新征程中,文廟研究也是一門大學問!

 

附錄:

書(shu) 名:正定文廟研究

作者:徐莉,李榮新,曹源 著,周洪宇,趙國權 編

出版社: 山東(dong) 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21-10

ISBN: 9787570110872


【內(nei) 容簡介】


一座正定城,有兩(liang) 座文廟,而且兩(liang) 座文廟的現存建築都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樣的情形在全國都是不多見的。古往今來的人們(men) ,川流不息,先後相繼,用他們(men) 的血汗、智慧和生命,為(wei) 正定鑄造文明、夢想、治平與(yu) 輝煌。兩(liang) 座文廟的出現,是曆史的必然,也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曆盡劫波,府文廟戟門和縣文廟大成殿依然巍然屹立。在寫(xie) 作《正定文廟研究》的過程中,我們(men) 的內(nei) 心常常湧起深深的感動:當代教育可以從(cong) 古代廟學中汲取營養(yang) 。研究正定文廟尤其加深了我們(men) 對教育的認識,對從(cong) 事教育工作多了一份不同的責任和使命。文廟裏蘊含著曆史的文脈、民族的精神、國家的脊梁。了解文廟,對現代各階層人的精神都會(hui) 有很大的補益和提升。民族的複興(xing) ,首先是文化的複興(xing) 。隻有中華文化得以複興(xing) ,我們(men) 的民族才有希望,也才能真正以自己的獨特麵貌屹立於(yu) 世界民族之林。這就是著述《正定文廟研究》的目的。

【目錄】


引言
01 正定文廟的沿革與(yu) 現狀
02 正定文廟的選址、布局與(yu) 生態
03 正定文廟的祀製與(yu) 禮儀(yi)
04 正定文廟的教化功能
05 正定文廟的教育功能
06 正定文廟的建築及其特點
07 正定文廟的文化傳(chuan) 承
08 正定文廟人物
09 對正定文廟的認同及定位
附錄:曆代文廟碑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