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苔春百載,碑字動幽襟——“重走朱子路”詩歌特刊

欄目:依仁遊藝
發布時間:2022-06-18 19:48:11
標簽:重走朱子路

階苔春百載,碑字動幽襟——“重走朱子路”詩歌特刊

來源:“ 石庵詩社”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五月十八日庚子

          耶穌2022年6月16日

 

莫惜杖履,一路前行,一路詩意

——石庵詩社特刊(八)

 

 

 

1石庵書(shu) 院→莒口(5月6日)

 

重走朱子路(七絕八庚)

念之

山間四月遊人少,雲(yun) 影簾開日色清。

古道亂(luan) 石溪壑險,莫惜杖履共君行。

 

 

無題(七絕十五刪)

行義(yi)

碧澗幽幽繞玉關(guan) ,晨鶯自得野雲(yun) 閑。

青山何必遊人至,春雨暈開千古顏。

 

 

  

西山摩崖石刻

 

2莒口→西山 隱西山房(5月7日)

 

重走朱子路(一)

金峰老師

遙慕石庵有壯舉(ju) ,日行千裏入雲(yun) 遲。

西山精舍今何在?湖畔隱房遇故知。

 

宿西山房(七絕八庚)

行義(yi)

殘垣雖敗碧山清,遠客踏歌飛鳥驚。

風雨猶能行古道,壟間亦可遇真情。

 

登西山(七絕八庚)

行義(yi)

花紅葉翠雨中行,結伴長歌飛鳥驚。

佳景何須求五嶽,西山遍地引詩情。

 

下西山(五絕八庚)

行義(yi)

曉霧繞山城,林深水縱橫。

依依通古道,隻待後人行。

 

訪隱西山房(七絕十五刪)

念之

城中車馬笙歌盛,陋室尋芳入野間。

臨(lin) 水躬耕待訪者,青燈靜夜話西山。

 

登西山(五絕十一真)

念之

遠赴西山客,懸燈覓古塵。

幽幽鬆柏立,看遍宦遊人。

 

 

 

雲(yun) 穀

晦庵草堂·朱子所建

 

三、西山→雲(yun) 穀山 晦庵草堂(5月8日)

 

過西山(五絕十一真)

張平老師

溯源耽古道,偕隱買(mai) 山人。

澗底溪花少,幽蘭(lan) 獨自春。

 

注:

1、西山,朱子高足蔡元定(西山先生)隱居著書(shu) 之處。存有宋理宗禦書(shu) “西山”二字摩崖石刻,唐末城牆水閘門等軍(jun) 事遺址。

2、偕隱,東(dong) 漢鮑宣與(yu) 桓少君夫婦同歸鄉(xiang) 裏,指現隱居於(yu) 西山的羅、蘇夫婦。 

3、買(mai) 山,喻賢士的歸隱。

 

重走朱子路(二)

金峰老師

辭別羅隱下西山,密林深處水潺潺。

順溪而下尋芳跡,晨雨綿綿人蹣跚。

 

 

登雲(yun) 穀山(五絕十四寒)

行義(yi)

春草掩人跡,山高行愈難。

莫言前路遠,談笑伴幽蘭(lan) 。

 

 

訪高明道觀(七絕十三元)

行義(yi)

林深山靜幽人少,結友而行欲溯源。

道觀忽逢清淨雨,且聽流水勿多言。

 

 

訪渾頭林(七絕六麻)

行義(yi)

細雨霏霏花未發,巷間往複欲尋茶。

綠枝欲補古宅色,新燕徘徊無幾家。

 

 

登雲(yun) 穀山(五絕十一真)

念之

疑是山花盡,幽然樹色新。

欲尋精舍遠,偶識隱居人。

 

 

無題(五絕八庚)

念之

蘭(lan) 溪皆秀色,風雨溯石清。

聖跡山中隱,良人伴我行。

 

 

 

4 雲(yun) 穀山 晦庵草堂→黃土(5月9日)

 

夜宿雲(yun) 穀(五律十一真)

張平老師

溪山尋聖跡,澗穀四時春。

木落空樵徑,鬆孤倚我身。

登雲(yun) 時沐雨,斜道暮催人。

夜靜聽泉語,悲心自樸真。

 

注:雲(yun) 穀山,朱子所創第二所書(shu) 院晦庵草堂所在地,現為(wei) 道觀,有山澤道長修道於(yu) 此。

 

題雲(yun) 穀故道 (五絕十二侵)

張平老師

古道來人少,杉鬆沐雨深。

階苔春百載,碑字動幽襟。

 

 

重走朱子路(三)

金峰老師

東(dong) 山古村枇杷美,富墩鄉(xiang) 鄰存古風。

辭別翁媼登雲(yun) 穀,不知何日再相逢。

 

 

下雲(yun) 穀山(五絕一先)

行義(yi)

林間尋驛路,山雨自綿綿。

出入白雲(yun) 裏,也學天上仙。

 

 

5黃土興(xing) 田(5月10日)

 

城村古渡口(七絕十四寒)

張平老師

截斷洪流雨幕寒,雲(yun) 山漫漫起篙竿。

灘頭鷗鳥忘機處,思古悠遊天地寬。

 

 

崇陽溪渡

金峰老師

水若蛟龍臥,壩下千鷗漁,

急流險灘處,卻開一壟渠。

 

 

城村遇雨 (五絕五微)

行義(yi)

一江白練分山色,怒水東(dong) 歸濺我衣。

風雨欲催行客去,獨留鷗鷺各自飛。

 

 

江上(五絕十五刪)

念之

蒼茫江色裏,鷗鷺禦風還。

逝水孤舟遠,羨漁天地間。

 

 

觀古漢城有感(五絕八庚)

念之

從(cong) 前歌舞盛,百裏覆王城。

今剩階前土,繁華誰與(yu) 爭(zheng) ?

 

 

 

6興(xing) 田五夫(5月11日)

 

行於(yu) 路中(五絕一先)

行義(yi)

細雨未遮山水色,鶯啼婉轉繞河灘。

雖行百裏身乏力,想見文公心肅然。

 

 

 

7悠遊古鎮(5月12日)

 

觀屏山書(shu) 院有感(五絕十一尤)

念之

窮經千百載,論道共吟遊。

書(shu) 院今猶在,何人謂子憂。

 

 

 

8五夫崇雒(5月13日)

 

雨後(五絕十一真)

行義(yi)

五更寒意重,雨過瀝香塵。

風起日初醒,落紅又遇春。

 

 

 

9崇雒考亭書(shu) 院石庵書(shu) 院(5月14日)

 

終至考亭(五絕十二侵)

行義(yi)

日落映庭宇,殿前青鳥吟。

思賢尋百裏,終見古人心。

 

 

行至考亭(五絕五微)

念之

行跡山林晚,考亭日色微。

殿中夫子像,若待眾(zhong) 人歸。

 

供稿:

張平老師  金峰老師

行義(yi) 同學 念之同學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