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達己,中華商道源自何種文化基因?
受訪者:黎紅雷
采訪者:馬帥莎
來源:中國新聞社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五月初九日辛卯
耶穌2022年6月7日
中國綿延5000多年的曆史文化孕育了獨特的中華商道,其伴隨商貿活動的發展演變至今。從(cong) 春秋時期的儒商鼻祖子貢到清末狀元實業(ye) 家張謇,商界君子的故事廣為(wei) 流傳(chuan) 。
中華商道源自何種文化基因?如何影響中國人從(cong) 商的義(yi) 利觀和社會(hui) 責任?中西企業(ye) 家精神有何異同、如何互鑒?中新社“東(dong) 西問”專(zhuan) 訪中山大學中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鼇儒商論壇理事長黎紅雷,解讀中華商道的“文化密碼”。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從(cong) 古至今,中華商道推崇超越一己私利、以責任為(wei) 本的家國情懷一以貫之。在您看來,中華商道的內(nei) 涵是什麽(me) ?在哪些方麵受到傳(chuan) 統文化影響?
黎紅雷:中華商道是中華“大道”在商業(ye) 領域的表現,實際上是從(cong) 商業(ye) 、企業(ye) 角度展現中華“大道”的內(nei) 容。
中華商道蘊含“天人合一”的精神信仰,即敬天、法祖和愛人。就像西方人遇事愛說“My God”,中國人遇事也會(hui) 說“我的天啊”,敬畏天道是我們(men) 的信仰根源;法祖則是信仰依據,春節拜祖、清明掃墓……敬重祖先是中國人的族群特色,中華商人亦是如此;愛人惜物是信仰實踐,中國商人對顧客、員工乃至萬(wan) 物都抱著一種仁愛的精神,這是傳(chuan) 統文化之中“仁者愛人”思想在商道領域的體(ti) 現。
中華商道追求“德禮合一”的管理文化。孔子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之以德”是指人文教化,“齊之以禮”強調製度規範,這是德治思想的體(ti) 現。並非隻有西方企業(ye) 注重製度,中華商道同樣強調製度層麵的管理,如晉商幾百年前創造“身股製”,現在仍被很多企業(ye) 效仿。
位於(yu) 山西省祁縣喬(qiao) 家大院景區的晉商珠算博物館。中新社發陳曉東(dong) 攝
中華商道包含“義(yi) 利合一”的經營哲學。中華傳(chuan) 統文化講求“義(yi) 以生利,利以平民”,這不是口號,而是蘊含以義(yi) 致利的經營目標。儒家主張創造利益,更主張利益要為(wei) 全體(ti) 民眾(zhong) 所共享。義(yi) 是精神價(jia) 值,利是物質價(jia) 值,精神價(jia) 值創造物質價(jia) 值又製約物質價(jia) 值。“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是用智慧創造更多財富並與(yu) 社會(hui) 大眾(zhong) 共享財富。
中新社記者:中國古代儒商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故事,能否展開談談儒家思想在中華商道中扮演了何種角色?
黎紅雷:儒家思想是中華商道最核心的文化基因,是中華商道的根基和靈魂,對中華商道的塑造具有根本性影響。除了前述德治思想和義(yi) 利思想的影響,還有其它表現。
比如,中華商道的品牌理念與(yu) 儒家的誠信思想密切相關(guan) 。中華商道依據儒學內(nei) 誠於(yu) 心、外信於(yu) 人的理念,提出人品、企品、產(chan) 品“三品合一”,是一種更為(wei) 高超的品牌營銷學。儒商堅信,真正有內(nei) 涵的產(chan) 品是經得起考驗的,贏得的是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與(yu) 讚譽。
儒家三達德“智、仁、勇”則對中華商道的創新、組織、奮鬥理念產(chan) 生影響。中華商道依據“智者不惑”理念,智以創新、與(yu) 時俱進,打造時代的企業(ye) ;依據“仁者不憂”理念,仁以愛人,厚德載物,構建企業(ye) 、社會(hui) 、自然的共同體(ti) ;依據“勇者不懼”理念,強調企業(ye) 要敢於(yu) 擔當、勇於(yu) 奮鬥,價(jia) 值分配要激勵奮鬥者,導向真正為(wei) 企業(ye) 作出貢獻的人。
中華商道還立足於(yu) 儒家處世哲學。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華商道強調,企業(ye) 既要為(wei) 員工創造幸福,更要為(wei) 社會(hui) 創造價(jia) 值,成為(wei) 提升能量造福眾(zhong) 生的“公器”。成人而達己,成己而成物,企業(ye) 經營形成良性的循環。
這些理念,從(cong) 多個(ge) 方麵形塑了中華商道的“精神麵貌”。
北京孔廟舉(ju) 行祭孔大典。中新社發郭海鵬攝
中新社記者:中華商道對經濟倫(lun) 理有其獨特理解,這與(yu) 西方經濟學以利潤最大化為(wei) 目標的管理模式是否不同?傳(chuan) 統文化如何塑造中華商道的社會(hui) 責任觀?
黎紅雷:2013年,我在哈佛大學講學時,有美國學者問我,中國改革開放早期的民營企業(ye) 家基本未受過現代管理科學教育,他們(men) 靠什麽(me) 創業(ye) ?我當時回答四個(ge) 字:“文化資本”,指的是幾千年來影響中國人思維方式和行為(wei) 方式的、以儒家思想為(wei) 代表的中華傳(chuan) 統文化。
儒家數千年商業(ye) 文明,有其內(nei) 在邏輯。當接觸和了解西方市場經濟理念、企業(ye) 精神後,就會(hui) 發現其中很多內(nei) 容也是我們(men) 祖先不斷追求的東(dong) 西,隻是表述不同。
中華商道的社會(hui) 責任觀強調,道德要規範,法律是底線,良心最值錢;價(jia) 值認識上要見利思義(yi) ,行為(wei) 準則上要取之於(yu) 義(yi) ,實際效果上要先義(yi) 後利,價(jia) 值評判上要義(yi) 利合一。判斷一個(ge) 企業(ye) 是否真正堅守中華商道思想,主要看其是否做到義(yi) 利合一,而不是唯利是圖。
關(guan) 於(yu) 企業(ye) 社會(hui) 責任,西方這幾十年來大有爭(zheng) 論。中華商道強調“責任連續體(ti) ”,這一概念來自儒家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邏輯是從(cong) 自身出發推而廣之。企業(ye) 家嚴(yan) 於(yu) 律己是對自己的責任擔當,德以治企是對企業(ye) 的責任擔當,仁以愛人是對員工的責任擔當,信以立世是對顧客的責任擔當,博施於(yu) 民是對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責任擔當,萬(wan) 物一體(ti) 是對自然環境的責任擔當。中華商道的責任意識會(hui) 讓企業(ye) 認識到,其發展不僅(jin) 要惠及社區和更大範圍的周邊,還要堅持綠色發展以保護環境等。
技術人員在浙江一生產(chan) 戶外LED照明產(chan) 品的企業(ye) 數字車間內(nei) 操控自動化設備。中新社發譚雲(yun) 俸攝
中新社記者:中華商道與(yu) 西方企業(ye) 家精神有何異同?中西方企業(ye) 家精神如何互鑒?
黎紅雷:西方企業(ye) 家精神有三個(ge) 突出特點,冒險是企業(ye) 家精神的天性,創新是企業(ye) 家精神的靈魂,競爭(zheng) 與(yu) 合作是企業(ye) 家精神的精華。中華商道精神也有三個(ge) 特點:自強不息,即奮鬥精神;厚德載物,即包容精神;與(yu) 時偕行,即應變精神。三者均來自儒家經典《周易》。
奮鬥就會(hui) 有冒險,包容就會(hui) 有合作,應變就會(hui) 有創新。由此看來,中華商道在行為(wei) 表現層麵,與(yu) 西方企業(ye) 家精神並無二致,基本相通。但歐美主要以基督教文化為(wei) 基礎,中國以儒家文化為(wei) 基礎,文化基礎不同,思想內(nei) 涵上就存在很大差異。西方企業(ye) 家冒險的動機主要是個(ge) 人主義(yi) ,為(wei) 了滿足個(ge) 人利益;而中華商道指向的奮鬥動機中,集體(ti) 主義(yi) 是主流,近代民族企業(ye) 家張謇產(chan) 業(ye) 報國、救國利民的故事一直為(wei) 人稱道,就是中華商道主流意識的經典表現。
位於(yu) 江蘇南通張謇故居內(nei) 的張謇雕像。中新社發宋誠林攝
當代市場經濟和社會(hui) 文明發展證明,企業(ye) 不但需要競爭(zheng) ,也需要合作。現在有一個(ge) 新理念叫“競合”,英文是co-opetition,競爭(zheng) 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zheng) ,這正是中西方文明和企業(ye) 家精神包容互鑒的結果。
中新社記者:中華商道曆經數千年,對當下的國際合作有哪些借鑒意義(yi) ?中外企業(ye) 家可從(cong) 中得到何種啟發?
黎紅雷:麵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華商道可以大有所為(wei) 。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主張“親(qin) 親(qin) 而仁民,仁民而愛物”,為(wei) 中華商道在企業(ye) 、社會(hui) 、自然等不同層麵構建共同體(ti) 提供了重要思想資源。
理解儒家共同體(ti) 的理念,有助於(yu) 更好地理解“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的意義(yi) 。中國的發展不是關(guan) 起門來發展,也絕不會(hui) 像近代西方資本主義(yi) 一樣搞殖民掠奪,而是希望大家一起發展,共享成果,這是儒家“四海之內(nei) 皆兄弟”“民胞物與(yu) ”等思想的當代實踐。
浙江寧波舟山港聯動服務保障“一帶一路”疫情下供應鏈穩定暢通,集裝箱碼頭一片繁忙景象。中新社發姚峰攝
已有不少有識之士提出,原有的商業(ye) 文明不能適應21世紀人類的發展,應當建立新的商業(ye) 文明。
中華商道致力於(yu) 創立獨特的經營和管理機製,把社會(hui) 、他人、自身的利益融為(wei) 一體(ti) ,從(cong) 而形成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為(wei) 底蘊的嶄新的企業(ye) 治理模式,使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世界級企業(ye) 管理製度融為(wei) 一體(ti) ,形成中西合璧的企業(ye) 文化。中華商道能夠適應當今世界建構新商業(ye) 文明的需求並為(wei) 之作出獨特貢獻。
受訪者簡介:
中新社發受訪者供圖
黎紅雷教授,中山大學哲學博士、美國夏威夷大學比較管理哲學博士後,中山大學中外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博鼇儒商論壇理事長,全國新儒商團體(ti) 聯席會(hui) 議秘書(shu) 長,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名譽副理事長兼企業(ye) 儒學研究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任。著有《論語集譯》《先秦儒學》《儒家管理哲學》《人類管理之道》《東(dong) 方管理智慧》《儒家商道智慧》《現代管理與(yu) 儒家智慧》《企業(ye) 文化概論》《國學經典九百句》等;譯著有《美國企業(ye) 文化》《比較哲學》等;主編《企業(ye) 儒學年鑒》《治道新詮》《中國管理智慧教程》《中國人的精神三十講》《中國傳(chuan) 統治道研究叢(cong) 書(shu) 》等。另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哲學研究》《管理世界》、美國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雜誌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