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安梧作者簡介:林安梧,男,西曆一九五七年生於(yu) 台灣台中,祖籍福建省漳州,台灣大學首位哲學博士。曾任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台灣慈濟大學人文社會(hui) 學院院長,《鵝湖》社主編、社長,現任山東(dong) 大學易學與(yu) 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台灣元亨書(shu) 院創院山長,山東(dong) 尼山聖源書(shu) 院副院長。著有《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中國宗教與(yu) 意義(yi) 治療》《儒學革命:從(cong) “新儒學”到“後新儒學”》《儒學與(yu) 中國傳(chuan) 統社會(hui) 之哲學省察》《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學探源》《當儒家走進民主社會(hui) :林安梧論公民儒學》等。 |
敬悼 哲學家 張祥龍教授
祥瑞風和 登太極 挈海德格回家共參老道,
龍興(xing) 雨潤 立人倫(lun) 揖現象學盡孝同贊真儒。
壬寅端午後五日,驚聞 張祥龍兄仙逝,哀慟難捨。思想起二零零九年五月間,張祥龍、孫周興(xing) 兩(liang) 位教授,連袂來台灣東(dong) 岸太平洋濱,在東(dong) 華大學、慈濟大學各宣一講。吾與(yu) 同遊七星潭、鯉魚潭,暢論現象學與(yu) 儒家孝悌之道,如影歷歷,似在昨日﹔因取尊名並參其主要思想,作為(wei) 嵌名對聯,以敬悼之。祝願其一路好行,登於(yu) 天界,再庇人間。
弟 林安梧 敬輓
壬寅年陽曆六月十日淩晨
【上一篇】【溫海明】敬悼張祥龍老師
【下一篇】【儒家郵報】第373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