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生】推動中華優秀家風文化傳承創新

欄目: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22-04-19 00:29:29
標簽:中華優秀家風文化

推動中華優(you) 秀家風文化傳(chuan) 承創新

作者:周海生(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副院長)

來源:《大眾(zhong) 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三月十二日乙未

          耶穌2022年4月12日

 

淳正家風,家國興(xing) 盛。中華民族素有重家庭、講家教、守家風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在曆史的長河中積澱發展成為(wei) 一種濃鬱醇厚的家風文化,成為(wei) 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汲取傳(chuan) 統家風文化的優(you) 秀因子,樹立新時代優(you) 良家風,促使千千萬(wan) 萬(wan) 個(ge) 家庭成為(wei) 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hui) 和諧的重要基點,對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兩(liang) 創”,營造良好社會(hui) 風尚具有重要意義(yi) 。

 

《孟子》雲(yun)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hui) 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僅(jin) 承擔著整齊門內(nei) 、提撕子孫,“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重擔,更擔負著塑造德性人格、孕育家國情懷、培育文明風尚的重任。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hui) 如何發展,對一個(ge) 社會(hui) 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hui) 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

 

家風是一個(ge) 家庭的精神內(nei) 核,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chuan) 統美德,蘊含著一個(ge) 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chuan) 的價(jia) 值觀、處世原則、行為(wei) 規範和精神風貌,潛移默化,潤物無聲。家風也是社會(hui) 的價(jia) 值縮影,孔門庭訓、孟母三遷、諸葛教子、嶽母刺字等膾炙人口的家教故事,所蘊含的詩書(shu) 傳(chuan) 家、教子義(yi) 方、儉(jian) 以養(yang) 德、精忠報國的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無一不是社會(hu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凝聚。中華優(you) 秀家風作為(wei) 中華根、民族魂的生動體(ti) 現,凝結著曆代賢哲修齊治平的精神追求和寶貴的治家經驗,尤其值得借鑒。南朝人徐勉身居吏部尚書(shu) 、中書(shu) 令等要職,不營產(chan) 業(ye) ,家無蓄積,還常將自己的俸祿分給親(qin) 戚中的窮乏者。門生故舊勸他為(wei) 自己、為(wei) 兒(er) 孫留點財富,他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之以清白”。徐勉的高風亮節為(wei) 世人稱道,“遺清白於(yu) 子孫”也成為(wei) 曆代清吏恪守的千古明訓。近代名揚天下的錢氏家族,秉承先祖吳越王錢鏐“心存忠孝,愛兵恤民,勤儉(jian) 為(wei) 本,忠厚傳(chuan) 家”的教誨,形成了“祖武是繩、清芬世守”的家風,人才輩出。百餘(yu) 年來,更是湧現出眾(zhong) 多的政治家、文學家和傑出學者。

 

“父母之愛子,則為(wei) 之計深遠。”家風能影響一個(ge) 人,也能影響一代又一代人。家風純正,雨潤萬(wan) 物;家風一破,汙穢盡來。一般家庭家教不嚴(yan) 、家風不正,子女很容易招惹禍端;而領導幹部家庭,一旦家教失守,家風頹壞,就容易違法亂(luan) 紀,腐化墮落,最終殃及子孫,貽害社會(hui) 。在培育良好家風方麵,老一輩革命家為(wei) 我們(men) 作出了榜樣。周恩來同誌對家人嚴(yan) 格要求、不搞特殊,他曾專(zhuan) 門召開家庭會(hui) 議,定下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的“十條家規”,如晚輩隻有出差順路時才可以來看望他,來者吃住費用不能用公款,不許請客送禮,不準動用公家的車子,生活要艱苦樸素等。這些家規,周恩來幾十年如一日始終堅持。自覺帶頭重家教、嚴(yan) 家規、正家風,是老一輩革命家的優(you) 良作風,既彰顯了共產(chan) 黨(dang) 人特有的風骨,也為(wei) 後人樹立了光輝的典範。

 

《大學》雲(yun) :“一家仁,一國興(xing) 仁;一家讓,一國興(xing) 讓。”家風與(yu) 世風密切關(guan) 聯,相輔相成。家風作為(wei) 世風的基點和載體(ti) ,要形成社會(hui) 文明新風尚,必須從(cong) 樹立優(you) 良家風做起。《老子》言:“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家教家風的缺失,危害之烈,不啻洪水猛獸(shou) 。因此,如何傳(chuan) 承、弘揚中華優(you) 秀家風,推動新時代家風建設高質量發展,這是我們(men) 應當深入思考的現實問題。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首先要有思想上的自覺,讓好家風“活起來”。源遠流長的家風文化,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強的生命力,比如諸葛亮《誡子書(shu) 》中的“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顏氏家訓》的“孝為(wei) 百行之首”,朱柏廬《治家格言》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si) 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等許多名句,家喻戶曉,廣為(wei) 傳(chuan) 誦。傳(chuan) 統家風蘊含的孝親(qin) 敬老、愛國敬業(ye) 、誠信友善、勤儉(jian) 持家、清正廉潔等思想觀念,已經不單單為(wei) 一家一姓所獨有,而是所有中國人共同認可的價(jia) 值觀,與(yu) 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在內(nei) 涵上是息息相通的。正確衡估傳(chuan) 統家風恒長久遠的價(jia) 值,自覺強化家風傳(chuan) 承,有助於(yu) 打通核心價(jia) 值觀通向社會(hui) 大眾(zhong) 的心靈之路。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重點在“立”,讓好家風“傳(chuan) 下去”。通過挖掘提煉傳(chuan) 統家風精華,編寫(xie) 傳(chuan) 統美德故事,製作家訓格言牌等多種方式,讓好家風進學校、進鄉(xiang) 村、進社區,運用移動網絡、微信、數字報紙等新媒體(ti) 將好家風傳(chuan) 播開來,使我們(men) 的孩子從(cong) 小就懂得什麽(me) 是仁愛、孝親(qin) ,什麽(me) 是禮義(yi) 、誠信,什麽(me) 是團結、友善,從(cong) 小就懂得熱愛自己的國家,熱愛自己的民族,熱愛自己民族的曆史文化。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應當樹榜樣,重引導,讓好家風“動起來”。良好家風的樹立,社會(hui) 道德水準的提升,需要從(cong) 每個(ge) 家庭、每個(ge) 人自身做起,特別是家長應當以身作則,做好家風的維護者、示範者、踐行者。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立足實踐,做好選樹文章,營造家家戶戶建設好家庭的濃厚氛圍。老齡辦、婦聯、共青團、關(guan) 工委等家庭教育工作責任部門應密切配合、協同聯動,積極組織開展孝親(qin) 敬老、文明書(shu) 香、熱心公益、清正廉潔等道德模範評選和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充分發揮婦女在樹立良好家風方麵的獨特作用,不斷擴大好家風的“標杆”影響力與(yu) 引領力,讓先進典型的人性光輝和道義(yi) 力量,浸潤心靈,引導民眾(zhong) ,就能有效激發“群體(ti) 效應”,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要注重重塑文明鄉(xiang) 風、淳樸民風。近些年來,山東(dong) 開展的鄉(xiang) 村儒學推廣活動通過組建專(zhuan) 業(ye) 性的學者團隊、開設公益性的鄉(xiang) 村儒學講堂、招募鄉(xiang) 村儒學誌願者、成立老年互助組社等多種途徑,探索出了一條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現代社會(hui) 有機結合的新路。傳(chuan) 統文化之根在鄉(xiang) 村,培育挖掘鄉(xiang) 土文化人才,有助於(yu) 提高鄉(xiang) 村社會(hui) 文明程度,煥發鄉(xiang) 村文明新氣象。

 

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家風,領導幹部尤其要率先垂範。對領導幹部而言,和諧美滿的家庭是幹事創業(ye) 的“加油站”,清廉儉(jian) 樸的家風是秉公用權的“導航儀(y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ge) 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領導幹部的家風,關(guan) 係到黨(dang) 風政風,對社會(hui) 價(jia) 值取向、社會(hui) 公德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示範和引領效應。每一位領導幹部都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修心治身,防微杜漸,培育清廉家風,為(wei) 全社會(hui) 作表率。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