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利】清明節的傳承密碼 - 伟德平台体育

【苑利】清明節的傳承密碼

欄目:文化雜談
發布時間:2022-04-10 14:13:22
標簽:清明節

清明節的傳(chuan) 承密碼

作者:苑利(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導)

來源:《光明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三月初三日丙戌

          耶穌2022年4月3日

 

 

 

水邊賞花是清明節的習(xi) 俗。李韻攝

 

 

 

祭掃烈士陵園,緬懷英烈,已成為(wei) 當代清明節的習(xi) 俗。李韻攝

 

 

 

山西很多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製作花饃的習(xi) 俗,子推燕是最具代表性的樣式。李韻攝

 

 

 

清明節前後,南方大部分地區的油菜花盛開,一派人與(yu) 自然和諧共處的景象。李韻攝

 

【守望家園】 

 

清明節成熟於(yu) 周,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曆史了。據古書(shu) 記載,因這一時節氣清景明,故稱“清明”。

 

清明節有哪些特別之處?

 

相較於(yu) 其他節日,清明節有兩(liang) 個(ge) 特別之處:

 

一是中國的二十四個(ge) 節氣中,唯有清明被列入了中國傳(chuan) 統節日。這是純屬偶然,還是另有原因,值得我們(men) 認真研究。但無論如何,其地位都非同一般。

 

二是中國的傳(chuan) 統節日,通常內(nei) 容都相對單一。如端午的重點是送瘟神,七夕節的重點是祭拜牛女,重陽節的重點就是登高避疫。但與(yu) 這些傳(chuan) 統節日不同,清明節的內(nei) 容要龐雜得多。細而化之,它主要由以下三方麵內(nei) 容構成:

 

一為(wei) 禁火:按傳(chuan) 統,清明前後是需要禁火的;二是掃墓:按舊俗,清明這天,人們(men) 需攜帶酒食果品、紙錢香燭等物到墓地掃墓並祭奠先人;三是踏青:清明同時也是一個(ge) 娛樂(le) 性較強的傳(chuan) 統節日,每逢清明,人們(men) 都會(hui) 攜家帶口到郊外踏青遊玩,孩子們(men) 在草地上、樹林裏蹴鞠、鬥雞子、蕩秋千、打毯、拔河、放風箏……僅(jin) 從(cong) 娛樂(le) 角度看,清明節確實是中國傳(chuan) 統節日中為(wei) 數不多的以娛樂(le) 為(wei) 主的傳(chuan) 統節日。

 

為(wei) 什麽(me) 清明的主題會(hui) 是如此龐雜呢?筆者以為(wei) ,這很可能與(yu) 曆史上的三節合一經曆有關(guan) 。

 

與(yu) 其他節日不同,清明是由三個(ge) 傳(chuan) 統節日融並而成的傳(chuan) 統節日。曆史上,上巳節、清明節、寒食節這三個(ge) 節日離得很近。這就犯了一個(ge) 大忌諱。在漢語中,“節”的本義(yi) 是“竹節”的意思。竹子要想長高,就必須有節。一個(ge) 社會(hui) 的發展也需要有張有弛有板有眼有節奏。而這個(ge) 節奏的“板眼”就是“節日”。“節日”產(chan) 生原因有二:一是讓人們(men) 在緊張一段之後,有意識地放鬆自己,在節日裏養(yang) 精蓄銳,以迎接下一次挑戰;二是人們(men) 在勞作一段時間之後,也需要通過節日,特別是節日中的儀(yi) 式,為(wei) 自己充電,為(wei) 整個(ge) 社會(hui) 充電。比如,通過從(cong)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種種拜年儀(yi) 式,來強化自己與(yu) 家人、親(qin) 朋、好友、鄰裏、同事,以及鄉(xiang) 黨(dang) 間的人際關(guan) 係,對已經出現問題的人際關(guan) 係,進行重新的“格式化”。這種一年一度的儀(yi) 式,還可以改善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如哈尼族春節期間舉(ju) 行的祭神山儀(yi) 式,目的就是強化人與(yu) 自然的關(guan) 係,在保護當地水源地的同時,保護梯田用水,確保農(nong) 業(ye) 豐(feng) 收。按道理,傳(chuan) 統節日之間的間隔應該是等距的。如果違反這一規律,將幾個(ge) 節日堆放在一起,就會(hui) 打破原有的生活節律,使生活變得毫無頭緒。為(wei) 避免類似問題發生,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將它們(men) 合並。正是因為(wei) 這個(ge) 原因,清明節由上巳、清明、寒食這三個(ge) 傳(chuan) 統節日,被合並到了一起。

 

“三節合一”的清明節帶來了什麽(me) ?

 

其一,禁火原本是寒食的習(xi) 俗,而隨著寒食節的融入,清明節便多了一個(ge) 不許動煙火、隻能吃涼食的習(xi) 俗。另外,紀念介子推的子推燕,也出現在了清明習(xi) 俗中。

 

其二,隨著上巳節的融入,清明節中多了踏青習(xi) 俗。上巳節起源於(yu) 古代的春社。在上古,春社是個(ge) 男女相會(hui) 的日子。《周官·地官司徒》雲(yun) :“中春之月,令會(hui) 男女,於(yu) 是時也,奔者不禁。”這一習(xi) 俗到了唐代,便蛻化成為(wei) 青年男女郊外踏青、水邊賞花的習(xi) 俗。杜甫《麗(li) 人行》所描述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li) 人”,描繪的正是這種場景。在水邊沐浴很可能與(yu) 簡狄吞卵生商的故事有關(guan) 。今河南淮陽人祖廟會(hui)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三月三,很可能就是遠古上巳節、春社習(xi) 俗在當代的遺存。

 

其三,隨著三節合一,清明掃墓祭祖習(xi) 俗被完好地保留了下來。清明節祭祖掃墓、追念先人功德,在感恩祖先的同時,也找到了掃墓者與(yu) 祖先之間的情感聯係、血親(qin) 聯係,同時為(wei) 自己的做人做事,找到了學習(xi) 的榜樣。同時,掃墓活動在客觀上也進一步加強了掃墓者之間的情感聯係,使整個(ge) 家族、整個(ge) 社會(hui) 變得更加團結。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已出現,但在時間上並不固定。最終定在清明,是秦之後的事。

 

保護一個(ge) 2500年前產(chan) 生的節日意義(yi) 何在?

 

清明節已具有2500年曆史,保護這樣一個(ge) 傳(chuan) 統節日,到底有哪些意義(yi) 呢?

 

首先,一年一度的掃墓儀(yi) 式可以增強中國人的感恩意識。慎終追遠,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自古形成的傳(chuan) 統美德。這一傳(chuan) 統不僅(jin) 有利於(yu) 孝道親(qin) 情的弘揚,還可喚醒整個(ge) 家族共同的文化記憶,顯然這對於(yu) 促進家族乃至民族團結,增強整個(ge) 家族乃至整個(ge) 民族的凝聚力與(yu) 向心力,對於(yu) 構建社會(hui) 主義(yi) 和諧社會(hui) ,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其次,清明節同時也是一個(ge) 讓人們(men) 親(qin) 近自然的節日。中國有許多節日,但專(zhuan) 門用來親(qin) 近自然的,清明恐怕是唯一的。春暖花開的日子,人們(men) 攜親(qin) 帶友踏青遊玩,享受到更多親(qin) 情與(yu) 快樂(le) 的同時,也能體(ti) 會(hui) 來自大自然那種美好。這些活動無疑會(hui) 激發起人們(men) 對於(yu) 大自然的熱愛,對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hui) 同樣具有重大意義(yi) 。

 

再次,作為(wei) 中國四大傳(chuan) 統節日之一,清明節不僅(jin) 是中國人的,而且是越南、韓國、朝鮮、馬來西亞(ya) 、印度尼西亞(ya) 、新加坡等東(dong) 南亞(ya) 各國人民的共同節日。隨著近百年來的移民,清明甚至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華人的共同節日。弘揚這一傳(chuan) 統節日,對於(yu) 推動中華文明的傳(chuan) 播,增強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同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