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昊】顏真卿及其家族的忠義家風 - 伟德平台体育

【柯昊】顏真卿及其家族的忠義家風

欄目:中央黨校機關報儒家經典新解係列、家文化研究、家風家訓
發布時間:2022-03-19 00:49:39
標簽:忠義家風、顏真卿

顏真卿及其家族的忠義(yi) 家風

作者:柯昊

來源:《學習(xi) 時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二月十六日庚午

          耶穌2022年3月18日

 

唐代名臣顏真卿不僅(jin) 以書(shu) 法著稱,其勤謹憂民的為(wei) 官之道和以身殉國的經曆也被曆史銘記。顏真卿所屬的琅琊顏氏自魏晉至唐有若幹人任國家重臣,而且顏氏家族誌行高潔,學博才精,文武兼備,往往在治平時為(wei) 治國之能吏,在危難中則為(wei) 守社稷之良將。顏氏家族在波瀾壯闊的曆史發展中,體(ti) 現出公忠廉直、艱貞一誌的家風。

 

學素相承 有聲邦黨(dang)

 

《顏氏家廟碑》是顏真卿為(wei) 其父顏惟貞刊立,其中回顧了顏氏家族從(cong) 先秦到唐代的傳(chuan) 承和發展。顏家世代相承,最引以自豪的家業(ye) 是學有所成,比如“子泉、弘都之德行,巴陵、記室之書(shu) 翰,特進、黃門之文章,秘監、華州之學識”。

 

“子泉”指顏回,是顏氏家族始祖。顏回最得孔子思想旨趣,也是因賢能最為(wei) 孔子賞識的弟子。“孔顏之樂(le) ”是儒家推崇的美德臻境。同樣以“德行”著稱的“弘都”,指顏真卿十三世祖顏含。《晉書(shu) ·孝友傳(chuan) 》記載顏含孝悌顯於(yu) 當世。後來隨辟為(wei) 參軍(jun) 的西晉末琅琊王司馬睿(即後來的晉元帝)南渡,顏氏孝悌之德自此在江南廣為(wei) 傳(chuan) 播,累世家風不衰,廣受讚譽。“巴陵”和“記室”分別指顏真卿九世祖顏騰之和六世祖顏協,皆以書(shu) 法見稱於(yu) 當世。“特進”“黃門”分別指顏真卿十世叔祖顏延之和五世祖顏之推,均以“文章”載譽天下。“秘監”和“華州”成就在於(yu) “學識”,分別指顏真卿高祖父顏師古和祖父顏昭甫。顏師古在唐太宗朝官至秘書(shu) 監,對經、史、子、集典籍的解讀和傳(chuan) 播起了重大作用。顏昭甫被稱為(wei) “碩儒”,長於(yu) 訓詁,工於(yu) 書(shu) 法。

 

顏氏家族從(cong) 先秦到唐代,門庭顯赫,代有才人,然而他們(men) 矜誇自重的並非高官厚祿、權位名利,而是世代相承的“德行”“書(shu) 翰”“文章”“學識”四方麵的家學成就。顏氏家學替代官職、財富,成為(wei) 家族前赴後繼、世代守衛的家業(ye) 。

 

儒雅為(wei) 業(ye)  公忠傑出

 

碑文中總結,顏氏家族能在亂(luan) 世存續,在太平世彰顯,是因為(wei) 世以儒學為(wei) 業(ye) ,一方麵“奉儒守官”,重視經史之學,學有成就,為(wei) 立世出仕、建功立業(ye) 打下堅實的才能和品格基礎;另一方麵以“儒雅為(wei) 業(ye) ”,重視儒家德行修養(yang) ,尊禮重孝,重名守節,公忠盡職,憂國憂民。前者形成家學,後者成就家風,家學涵養(yang) 家風,家風成就士族,培育世家。

 

顏真卿父親(qin) 顏惟貞所生七子與(yu) 伯父顏元孫所生五子皆仁孝才博,書(shu) 判(行政司法判決(jue) 文書(shu) )尤佳,均仕進為(wei) 官。朝堂之上,兄弟位次相陪,衣袂相連,“誰言百人會(hui) ,兄弟也次陪”。顏氏兄弟不僅(jin) 德才優(you) 異,吏能也十分突出,在仕宦任職中,素以公廉正直、勤政愛民、忠君報國聞名,其中尤以顏真卿為(wei) 表率。

 

顏真卿中進士前,家族中唯有伯父顏元孫高中,因此家族對顏真卿也寄予厚望。開元二十四年(736年),顏真卿在吏部銓選中,以“三判優(you) ”擢拔,被授予朝散郎,進入掌管官方文件的秘書(shu) 省著作局,任校書(shu) 郎,踏入仕途。此後,他屢建功績,被委以重任,多次獲擢升,從(cong) 正九品下(醴泉縣尉)的官吏進至從(cong) 一品大員(太子太師)。任醴泉縣尉時,他主管當地的治安和防衛,勤勉盡職,深受百姓愛戴,有“清白”之譽;任監察禦史期間,三赴各地巡察。巡河東(dong) 、朔方二地之時,處事得當,明察糾偏,受到朝野推崇。巡河西、隴右之時,調查審理五原郡冤案,洗冤昭雪,頃刻天降大雨,當地人讚稱“禦史雨”;在兩(liang) 任刺史任上,他治理出色,“課最為(wei) 諸路第一”。饒州刺史任上,了解到當地朝政不修,盜匪橫行,他整頓吏治,簡省徭役,嚴(yan) 抓治安,緝捕盜賊。德興(xing) 縣婦女程小娘父兄被強盜殺害,自己也曾被劫擄,顏真卿得悉後,詳查案情,馬上差遣捕役擒獲盜首,磔之於(yu) 市,一時大快人心,自此“四境肅然”。之後,調任撫州刺史,顏真卿修建“土塍陂”,解決(jue) 舊陂壩年久失修、雨季洪水淹沒農(nong) 田、旱季莊稼缺水灌溉的問題。撫州百姓懷念顏真卿德政,改土塍陂名為(wei) 千金壩,建魯公祠、忠孝堂,四時致祭。宋代以後,曆代撰修圖經方誌,往往把顏真卿與(yu) 範仲淹的德政相提並論,稱為(wei) “顏範遺風”。

 

艱貞如一 國之忠烈

 

顏氏家族以忠義(yi) 家風塑造出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和文化精神,為(wei) 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luan) ”爆發,安祿山反於(yu) 範陽。當時,顏真卿任平原太守,從(cong) 兄顏杲卿代理常山太守,郡屬皆由安祿山管轄。河北各郡紛紛淪陷時,顏真卿積極聯合各郡縣義(yi) 軍(jun) ,與(yu) 顏杲卿互為(wei) 掎角之勢,抗擊叛軍(jun) 。在多方聯絡號召下,河北各路義(yi) 軍(jun) 合兵20萬(wan) 眾(zhong) ,共推顏真卿為(wei) 盟主,立誌匡扶朝廷。顏真卿在平原城西門外舉(ju) 義(yi) 誓師道:“國家之恩,戮力死節,無以上報!”使軍(jun) 民振奮,義(yi) 憤填膺,誓與(yu) 平原城共存亡。天寶十五年(756年),叛軍(jun) 圍攻常山,殘酷擒殺顏杲卿之子顏季明。不久城破,顏杲卿被押到洛陽。他臨(lin) 難不懼,瞋目怒罵安祿山,最終被割舌肢解而亡。整個(ge) 平叛過程中,顏氏家族滿門忠烈,“手足寄於(yu) 鋒刃,忠義(yi) 形於(yu) 顏色”,宗族三十餘(yu) 口為(wei) 國捐軀,共赴國難。

 

顏真卿撰寫(xie) 《顏氏家廟碑》時,預示著他將繼續選擇擔負家仇國恨,以忠義(yi) 照耀門楣。德宗興(xing) 元元年(公元784年),顏真卿被派出平定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叛亂(luan) 時,受到脅迫,怒斥叛軍(jun) :“你們(men) 聽說顏常山沒有?那是我兄長,安祿山反叛時,首先起義(yi) 抵抗,後來被俘,也不住口地罵叛賊。我年近八十,官至太師,誓死保持名節,怎麽(me) 會(hui) 屈服於(yu) 脅迫!”最終勇赴絞索,為(wei) 國捐軀。

 

《顏氏家廟碑》中另有重囑,後人要“述遵前人,不敢失墜其誌事”,亦有誡勉今人之意。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