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建議編定《國民通禮》

欄目:諫議策論
發布時間:2022-03-07 19:23:18
標簽:《國民通禮》

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建議編定《國民通禮》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壬寅二月初四日戊午

          耶穌2022年3月6日

 

 

 

圖為(wei) 全國政協常委、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梁犇攝

 

(兩(liang) 會(hui) 速遞)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建議編定《國民通禮》

 

中新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趙曉 李欣)近年來,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實力顯著增強,但部分國民素質並沒有隨之提高,出現低俗婚鬧、鋪張浪費、高鐵占座等亂(luan) 象。針對這類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山東(dong) 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建議,編定《國民通禮》,重建“禮儀(yi) 之邦”,建構以仁義(yi) 禮智信為(wei) 內(nei) 核、以溫良恭儉(jian) 讓為(wei) 外在表現的禮儀(yi) 社會(hui) 。

 

王學典表示,幾千年來,“禮樂(le) 文明”深刻塑造了中國社會(hui) ,是中國得以保持穩定、長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傳(chuan) 統中國之“禮樂(le) 文明”亦對東(dong) 亞(ya) 世界產(chan) 生了深刻影響,成為(wei) 主導“東(dong) 亞(ya) 文化圈”的重要文化基礎。

 

“倉(cang) 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王學典認為(wei) ,當前,中國實現全麵脫貧,步入小康社會(hui) ,“倉(cang) 廩實”“衣食足”的曆史任務已經完成,“知禮節”“知榮辱”的任務應該提上日程。製定並頒行一部適用於(yu) 不同領域與(yu) 群體(ti) 、接續傳(chuan) 統並適應現代文明要求的《國民通禮》。

 

提案具體(ti) 建議,在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hui) 辦公室下設立一個(ge) 專(zhuan) 門工作機構匯集專(zhuan) 家,研究製定頒行《國民通禮》,對待人接物、婚喪(sang) 嫁娶、歲時節日等日常禮儀(yi) 進行明確規範與(yu) 界定。

 

王學典說,頒行《國民通禮》,用禮儀(yi) 教化民眾(zhong) ,與(yu) 法律法規的約束力形成互補,有利於(yu) 整飭當前社會(hui) 上出現的一些道德滑坡、行為(wei) 失範的亂(luan) 象,規範民眾(zhong) 日常生活,理順社會(hui) 秩序,提升中國整體(ti) 形象。“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中強調的文明、和諧、誠信等準則,與(yu) ‘通禮’相契合。推行《國民通禮》也是在促進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建設具體(ti) 化、大眾(zhong) 化。”

 

在王學典看來,禮的精神內(nei) 核在於(yu) 對現代文明秩序的尊崇與(yu) 認同,人是構成社會(hui) 的基本要素和社會(hui) 活動的基本單位。承自民族文化傳(chuan) 統、代表今天文明程度的諸種禮儀(yi) ,包括衣食住行、待人接物、迎來送往等。重建中華禮儀(yi) 之邦,必須先從(cong) 個(ge) 人入手,讓每個(ge) 人養(yang) 成崇禮、遵禮的良好觀念與(yu) 習(xi) 慣,進而在中國打造一個(ge) 具有東(dong) 亞(ya) 特色、以德行為(wei) 核心的主流生活方式。

 

王學典同時認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關(guan) 乎國家文化軟實力提升,核心是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禮儀(yi) 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核心內(nei) 容之一。編定一部承繼傳(chuan) 統並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國民通禮》,是推進“文化雙創”的重要路徑,有利於(yu) 對外重建中華“禮儀(yi) 之邦”美好聲譽,助推中華文化“走出去”。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