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wei) 了追尋儒學,“洋教授”貝淡寧來到山東(dong)
作者:張楠(大眾(zhong) 日報記者)
來源:《大眾(zhong) 日報》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辛醜(chou) 臘月十八日癸酉
耶穌2022年1月20日
“山東(dong) 的曆史感更強,山東(dong) 的學生是真的好學。”對於(yu) 曾經在新加坡、美國、北京和香港執教的山東(dong) 大學政治學與(yu) 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貝淡寧來說,這是他最深刻的感受。在貝淡寧看來,山東(dong) 的這些特質都源於(yu) 儒家文化的影響。
作為(wei) 新儒學的國際代表學者,貝淡寧對山東(dong) 的了解來自於(yu) 18年前一段緣分。當時,貝淡寧在清華大學哲學係就職,在此期間,結識了現任山東(dong) 大學政治學與(yu) 公共管理學院副院長孔新峰。彼時還在北京大學求學的孔新峰向貝淡寧介紹了儒家文化在曲阜的傳(chuan) 承,在此之前,貝淡寧並不知道孔子在山東(dong) 仍有後代。
2017年,貝淡寧帶著成為(wei) 一名“儒者”的畢生追求來到山東(dong) 大學。“西方的學者研究儒家,通常是從(cong) 所謂現代政治學的角度,而山東(dong) 大學的學脈更接近對於(yu) 中國傳(chuan) 統學問的認知和禮敬。”作為(wei) “賢能政治”理論的代表人物,來到山東(dong) 的貝淡寧開始更近距離體(ti) 會(hui) 到儒家文化影響下的社會(hui) 風貌。同年,與(yu) 貝淡寧有著一段師生之誼的孔新峰也調入山東(dong) 大學,他說:“這也是對貝淡寧教授的追隨。”
在研究生教學階段,貝淡寧有一門《閱讀荀子》的課程。崇尚因材施教與(yu) 和而不同的貝淡寧覺得,許多外國人對儒家思想存在誤解,儒家的教育並不是對老師的盲目遵從(cong) 。“山東(dong) 的學生通常有點害羞。”為(wei) 了讓學生們(men) 變得更加開朗自信,貝淡寧在課上努力引導他們(men) 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也是為(wei) 了培養(yang) 他們(men) 在進行國際學術交流時擁有更好的溝通能力。
“中國的傳(chuan) 統思想可以幫助世界各國解決(jue) 今日的全球挑戰。”近年來,貝淡寧積極促進中國傳(chuan) 統思想的跨文明對話,通過學術成果將其置於(yu) 全球跨文化對話的前台和中心位置。
已經在山東(dong) 生活了5年的貝淡寧,對於(yu) 山東(dong) 文化有著自己的理解。他從(cong) “愛城文化”的角度去解讀山東(dong) 各個(ge) 城市的精神,並寫(xie) 入他出版的《城市的精神》係列圖書(shu) 之中。在貝淡寧的筆下,他平時生活的青島是一座理想之城,從(cong) 近代開始,就是孕育各種精神理想的地方。而曲阜作為(wei) 中國最重要的思想家孔子的故鄉(xiang) ,這座城市的曆史和儒家文化的曆史交纏在了一起。目前,濟南和棗莊已經在貝淡寧的寫(xie) 作計劃之中,這個(ge) 係列會(hui) 隨著對各個(ge) 城市的了解繼續拓展。
如今,包括孔新峰在內(nei) 的許多學者認為(wei) ,尊崇儒學、在國際上推廣儒學的貝淡寧已經稱得上一名“儒者”。但貝淡寧覺得自己距離“儒者”的境界還差得很遠,他感慨地說,為(wei) 了這個(ge) 目標,畢生都要在山東(dong) 不斷學習(xi) ,繼續為(wei) 山東(dong) 服務。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