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故裏:曲阜》《孟子故裏:鄒城》由山東(dong) 美術出版社出版
來源:“孔孟之鄉(xiang) ”微信公眾(zhong) 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二年歲次辛醜(chou) 臘月廿七日壬午
耶穌2022年1月29日
中、英文兩(liang) 種版本
近日,山東(dong) 美術出版社分別以中、英文兩(liang) 種版本出版了李木生、邵澤水編著的《孔子故裏曲阜》《孟子故裏鄒城》等兩(liang) 部圖書(shu) 。
《孔子故裏:曲阜》
中、英文兩(liang) 種版本的《孔子故裏:曲阜》一書(shu) ,完全跳出旅遊介紹的模式,也不走汗牛充棟的輕車熟路,以有良知的曆史感悟和鮮活思想的照耀,透視曲阜的古往今來,並站在整個(ge) 人類文明的高處俯察曲阜的文化與(yu) 人文內(nei) 涵,既有簡明扼要的敘述與(yu) 挖掘,又有精雕細琢的人物的命運。八萬(wan) 多字、百餘(yu) 幅圖片、二百個(ge) 頁碼,給人一個(ge) 立體(ti) 的、有著血脈鏘然生命的曲阜。此書(shu) 由山東(dong) 出版集團總編遲雲(yun) 、山東(dong) 美術出版社總編李晉策劃,內(nei) 容詳實、圖片精美、設計上乘,紙張高檔,當會(hui) 在較久的時間內(nei) 為(wei) 人們(men) 記憶與(yu) 議論。
英文版《孔子故裏曲阜》
概述
當西方的希臘因為(wei) 誕生了蘇格拉底,而開始了他們(men) 的文明之路的時候,東(dong) 方的魯國曲阜也因為(wei) 誕生了孔子,而開始我們(men) 的文明之路。
孔子,是打開中國傳(chuan) 統文化乃至東(dong) 方文化的一把鑰匙;春秋戰國時代的魯國國都曲阜,也便因為(wei) 誕生過孔子與(yu) 他的儒家學說,已經成為(wei) 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文明的發祥地。而集中體(ti) 現著這種人類文明、人類精神、與(yu) 人類曆史的孔子與(yu) 曲阜,也便成為(wei) 人類文化的中心之一,並從(cong) 而成為(wei) 世界向往的地方。聖人和他的後來者們(men) 是怎樣用自己的生命,為(wei) 人類點燃起一程又一程的燈塔?那麽(me) ,讓我們(men) 走進孔子與(yu) 曲阜吧,走進孔子與(yu) 曲阜,就是走進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大千世界;走進孔子與(yu) 曲阜吧,走進走進孔子與(yu) 曲阜,我們(men) 就能立體(ti) 地生動地領略孔子的古往今來,就能讓自己的身心沐浴在中國文明的光輝燦爛之中,就能讓我們(men) 進入中國的曆史長河,就能讓我們(men) 站在曆史的峰巒上滿懷強大的自信,展望未來、走向未來。
曲阜,山東(dong) 省的一個(ge) 縣級市,地處山東(dong) 省西南部,距泰山僅(jin) 60公裏。總麵積895.93平方公裏,這個(ge) 占地很小的行政區域,在中華文明史上卻有著令世人矚目的至高地位。早在上古時代,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生息勞作,開拓了早期的物質文明,文物發掘中發現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間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
這裏,留下了史前文明的斑駁剪影。這裏,曾是炎帝舊都、黃帝出生地、少昊之墟、商奄古國、周魯古都。
早在上古時代,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生息勞作,古代文明昌達。這裏有發掘出了大量的公元前4300—前2400年間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據古籍記載,這裏還是四、五千年前炎帝神農(nong) 氏營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的誕生地。
由曲阜往東(dong) 4公裏,有個(ge) 名叫壽丘的地方,傳(chuan) 說黃帝就誕生在這裏。宋真宗曾於(yu) 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在此起建景靈宮祭祀黃帝,“越四年而宮成”,建成後的景靈宮巍峨宏大,共有房間1320間,塑像皆為(wei) 玉石雕琢,祭祀則用太廟禮儀(yi) ,是當時禮製最高的廟宇,香火極為(wei) 旺盛,隻可惜所有的建築毀於(yu) 元末一場大火。現遺址辟為(wei) 公園,占地37畝(mu) ,是我國最大的石碑公園,遺存有著名的“萬(wan) 人愁”碑。
曲阜北舊縣村東(dong) 北的這個(ge) 古稱雲(yun) 陽山的地方,便是黃帝之子少昊的陵墓。據記載,中國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少昊建都窮桑,後徙曲阜,在位84年,壽百歲而終。少昊陵闊28.5米,高8.73米,頂立12米,有“中國金字塔”之稱,現占地24700平方米,內(nei) 存古建築17間,碑22通,古樹391株,檜柏森森,芳草如茵。由南至北依次是石坊、陵門、享殿和陵墓,陵墓頂供奉著石刻少昊像。
公元前十六世紀後的商代,曲阜為(wei) 奄國國都,並一度成為(wei) 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將其胞弟、王國宰輔周公旦封於(yu) 故奄地曲阜,立國為(wei) “魯”。
公元前249年楚國滅魯,始設魯縣。
秦始皇二十四年(公元前223年),秦滅楚,魯縣入於(yu) 秦。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始實行郡縣製,魯為(wei) 薛郡,郡治在曲阜。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帝劉啟改封皇子、淮南王劉餘(yu) 為(wei) 魯王,以魯縣為(wei) 國都。隋文帝開皇四年(584年),詔改魯縣為(wei) “汶陽”,自魯國滅亡改為(wei) 魯縣,至是年止,曲阜以“魯”為(wei) 縣名,曆時長達833年。
從(cong) 曲阜的曆史沿革中可以看出,這是一片人文曆史深厚悠久的皇天厚土,就在這座著名的文化名城,誕生了中國古代偉(wei) 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曲阜”之名最早見於(yu) 《禮記》,東(dong) 漢應劭解釋道:“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裏,故名曲阜”。早在上古時代,人類祖先就在曲阜一帶生息勞作,開拓了早期的物質文明,文物發掘中發現大量公元前4300--前2400年間的“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遺跡。據古籍記載,在四、五千年前,這裏即是炎帝神農(nong) 氏營都聚居的“大庭氏之墟”。大約公元前二十七世紀末葉,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於(yu) 曲阜壽丘。繼黃帝之後,少昊曾在曲阜營建都城。相傳(chuan) 少昊在位84歲,壽百歲,崩葬曲阜城東(dong) 北壽丘雲(yun) 陽山。中國古史相傳(chuan) 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了活動的蹤跡,開創了發達的古代文明。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前後,曲阜屬上古堯舜時代九州之一的徐州。公元前十六世紀後的商代,曲阜為(wei) 奄國國都,並一度成為(wei) 商王朝的都城。公元前1066年,西周武王伐紂滅商,武王將其胞弟、王國宰輔周公旦封於(yu) 故奄地曲阜,立國為(wei) “魯”。“千年禮樂(le) 歸東(dong) 魯,萬(wan) 古衣冠拜素王”,享譽全球的曲阜,更是與(yu) 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在兩(liang) 千多年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wei) 中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各國,成為(wei) 整個(ge) 東(dong) 方文化的基石之一。
這是一個(ge) 可以百看不厭的地方,這是一個(ge) 常看常新的地方。如果你想看到曆史的真正麵目,如果你想了解腳下的大地,如果你想展望遙遠的未來——請你走進孔子與(yu) 他的曲阜。
跋
曲阜,因為(wei) 孔子,已是中國地標性的地方。作為(wei) 孔子的故裏,曲阜不僅(jin) 是中國儒家文化的風源地,還是中華民族傳(chuan) 統文化的發祥地。當多元的世界文化撲麵而來的時候,我們(men) 應當以繼往開來的胸懷,以繼承與(yu) 反省的境界,從(cong) 曲阜出發,從(cong) 孔子出發,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孟子故裏:鄒城》
《孟子故裏:鄒城》一書(shu) ,以邵澤水為(wei) 主要撰稿,李木生附助撰寫(xie) 書(shu) 中的孟子的思想、嶧山、孟母、孟子林等部分章節,其主體(ti) 部分包括書(shu) 中的賦全部為(wei) 邵澤水創作。此書(shu) 由山東(dong) 出版集團總編遲雲(yun) 、山東(dong) 美術出版社總編李晉策劃,內(nei) 容詳實、圖片精美、設計上乘,紙張高檔,當會(hui) 在較久的時間內(nei) 為(wei) 人們(men) 記憶與(yu) 擁有。
跋語
孟子故鄉(xiang) 的鄒城,不僅(jin) 是齊魯大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也是中國大地乃至世界城市之林中的一顆獨具風格的耀眼明珠。她以其久遠而又豐(feng) 富的曆史文化聞名於(yu) 世,也因對於(yu) 曆史文化的保護與(yu) 繼承、對於(yu) 當代精神的開拓與(yu) 創造、對於(yu) 現代建設的創新與(yu) 實績而吸引著當代人的眼球與(yu) 心靈。她更有著錦繡前程,在一代一代的未來裏,世界必將感受著她不朽的光輝。
鄒城賦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孟子故裏,海晏河清。
鄒城人文曆史衍六千年之久,從(cong) 新石器時代的母係氏族社會(hui) 到夏、商、周三代,及至春秋戰國孔子出於(yu) 尼山,周遊列國,創儒家學說。亞(ya) 聖孟子幼承賢母三遷、斷機之教,學儒習(xi) 禮,後受業(ye) 於(yu) 子思之門人,序詩書(shu) ,述仲尼之言,作《孟子》七篇,繼往開來,“功不在禹下”。
孟子倡行“仁政”,曾言“民為(wei) 貴,社稷次之,君為(wei) 輕”、“善養(yang) 吾浩然之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構建中華之精神。千年風骨,世人仰之。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自孔孟之後,俊彥人傑展雄才大略者不一而足。匡衡鑿壁,出將入相;王粲辭賦,文蓋華夏;王叔和問疾,《脈經》傳(chuan) 世……大賢巨擘,燦若星辰。
有朋自遠方來訪聖懷古,羨“尼丘禱聖,鳧繹毓賢”,見“三孟”林木森森,廟堂肅然;登嶧山尋羊車故道,大叫秦皇何在!又聞李杜曾在此吟詩賞景,梁祝曾在此讀書(shu) 傳(chuan) 情,竟伏地傾(qing) 聽,遂有晚生千年之歎。
鄒城東(dong) 望青山如黛,西眺平疇百裏,物產(chan) 富饒,八方通衢,百業(ye) 俱興(xing) ,尤以煤、電資源豐(feng) 沛馳譽神州。城市英姿勃發,綠草芊芊,花木婆娑,鳥鳴蝶舞,續曆史文化之韻,得現代造化之雅,聚東(dong) 方聖都之魂,堪為(wei) 齊魯明珠。城因人美,人因城秀,天下英雄匯聚於(yu) 此,金戈鐵馬,唱大江東(dong) 去。
一城一池得天地之造化,或曆史悠久,或文化燦爛,或物華天寶,多是天缺一角,十有一憾。鄒城何幸?接天時、得地利、享人和!天酬人助,鄒城之福也;與(yu) 時俱進,後生之責也!
英文版《孟子故裏鄒城》
責任編輯:近複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