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曰美 教授《中國儒學與韓國社會》出版暨序言

欄目:新書快遞
發布時間:2022-02-15 20:59:46
標簽:《中國儒學與韓國社會》、王曰美

王曰美 教授《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出版暨序言

 

 

 

書(shu) 名:《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

作者:王曰美

出版社:學習(xi) 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

 

【作者簡介】

 

王曰美,山東(dong) 東(dong) 營人,文學博士,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儒學國際傳(chuan) 播”學術帶頭人,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學術委員會(hui) 委員。主要從(cong) 事儒學史及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教學與(yu) 科研。開設“中國古代史”“孔子與(yu) 儒家文化”等本、碩、博課程十多門,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yu) 篇,出版專(zhuan) 著、教材十餘(yu) 部,獲得省廳級獎勵十餘(yu) 項。目前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山東(dong) 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六項。2008至2009年在韓國平澤大學任交換教授一年;2019至2020年在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大學作訪問學者一年。

 

【內(nei) 容簡介】

 

以“宗師孔子”“以民為(wei) 本”“以中和為(wei) 核心”“以禮樂(le) 為(wei) 法”的中國儒學傳(chuan) 入朝鮮半島後,在與(yu) 其本土文化融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重“氣”、重“情”、重“實”、重“義(yi) 理”的韓國儒學。

 

作為(wei) 明朝藩屬國、統治朝鮮半島五百多年的李氏朝鮮王朝(1392~1910年)定儒教為(wei) 國教,使得朝鮮性理學對韓國的影響至深至遠,韓國因此也成為(wei) 東(dong) 亞(ya) 儒教文化圈中踐行儒家文化最好的國度,是世界上公認的“儒學樣板國家”,“儒家文化國家的活化石”,在儒家文化繼承與(yu) 弘揚的某些方麵遠遠地走在了我們(men) 的前麵。

 

經過全麵的研究與(yu) 考察,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東(dong) 亞(ya) 儒教文化圈刮起的時尚現代的強勁“韓流”,實質上骨子裏流淌的是儒血,折射出的是儒魂。在全球化的文化背景下,我們(men) 要堅定文化自信,認真汲取儒家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在激烈的國際競爭(zheng) 背景下建構符合中國發展利益的文明話語,從(cong) 而探求當代中華文明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文化實現路徑。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國儒學的特點 

第一節 宗師孔子

第二節 以民為(wei) 本

第三節 以“中和”為(wei) 核心

第四節 以禮樂(le) 為(wei) 法


第二章 中國儒學的韓國本土化曆程

第一節 朝鮮社會(hui) 對儒學的全麵接受

第二節 中國儒學在朝鮮本土化的完成             


第三章 韓國儒學的特

第一節 重“氣”

第二節 重“情”

第三節 重“實”

第四節 重“義(yi) 理”


第四章 儒學在當今韓國的影響

第一節 儒學與(yu) 韓國的政治文化

第二節 儒學與(yu) 韓國的倫(lun) 理思想

第三節 儒學與(yu) 韓國的民間禮俗


第五章 韓國的生活儒學

第一節 吃在韓國

第二節 穿在韓國

第三節 住在韓國

第四節 行在韓國

第五節 玩在韓國


結語

 

【序】

 

《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是王曰美教授主持的中國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的結題成果。首先熱烈祝賀王曰美教授的大作《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由學習(xi) 出版社出版發行。

 

王曰美教授是曲阜師範大學孔子文化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我與(yu) 曰美教授相識是在曲阜召開的世界儒學大會(hui) ,後來在韓國外國語大學、安東(dong) 大學及成均館大學開會(hui) 時又有多次學術切磋。曰美教授聰慧大氣,思維縝密,為(wei) 人穩重真誠,處事周到熱情,對儒學研究的熱愛與(yu) 執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來曰美教授一直致力於(yu) “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的研究,並在《孔子研究》、《道德與(yu) 文明》、《光明日報》及韓國的《儒教文化研究》、《中國研究》等中、韓權威學術報刊發表相關(guan) 論文多篇,出版專(zhuan) 著多部,其中專(zhuan) 著《人的主體(ti) 意識的發展與(yu) 先秦文學》、論文《殷周之際德治思想構建的主體(ti) 性探析》,分別於(yu) 2010年、2016年獲得了山東(dong) 省第二十四次和第三十次社會(hui) 科學優(you) 秀成果評選的大獎,在中韓儒學界頗有影響。

 

曰美教授2008—2009年由曲阜師範大學公派到韓國平澤大學做交換教授一年,隨後又多次到韓國開會(hui) 、訪學,對儒學在當今韓國的影響有較為(wei) 深入全麵的了解和研究,並且搜集了海量的有關(guan) 韓國儒學的學術資料。2012年她以“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為(wei) 題,成功申請到了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後期資助項目。經過6年多的精雕細琢,30餘(yu) 萬(wan) 字的《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書(shu) 稿終於(yu) 殺青了。應曰美教授的盛情邀請,我對《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本書(shu) 選題具有創新性。其前,關(guan) 於(yu) 韓國儒學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韓國儒學的特質、韓國儒學的現代精神、韓國儒學的發展曆程等方麵。該書(shu) 另辟蹊徑,用很重的篇幅和分量闡述了儒學在當今韓國的影響及韓國的生活儒學。全書(shu) 視野宏闊,體(ti) 大思精,觀點新穎,資料詳實,論證有力,從(cong) 而讓我們(men) 真真切切地了解到了當下的韓國在踐行儒家文化方麵走在世界前列的諸多表現,給人耳目一新之感。一部優(you) 秀的學術著作,應該在嚴(yan) 謹準確的基礎上,盡量做到文筆優(you) 美,引人入勝。曰美教授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突出。本書(shu) 既有相當深度的理論剖析與(yu) 闡釋,又有豐(feng) 富的實地調研與(yu) 考察,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將頭緒繁多的“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論析得簡潔生動而有趣,讀起來引人入勝,欲罷不能,這亦成為(wei) 本書(shu) 的一大亮點。

 

其次,本書(shu) 在學術研究方麵頗多理論創新點。其一,本書(shu)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總結提煉出了中國儒學“宗師孔子”、“以民為(wei) 本”、“以‘中和’為(wei) 核心”、“以禮樂(le) 為(wei) 法”的基本特點。其二,本書(shu) 梳理了儒學傳(chuan) 入韓國的時間,即箕子東(dong) 來說、衛滿朝鮮說、漢四郡傳(chuan) 入說、漢文字傳(chuan) 入說、國學建立傳(chuan) 入說等代表性的說法,最後指出:衛滿朝鮮說更具說服力。其三,本書(shu) 就儒學對韓國的影響,從(cong) 韓國的倫(lun) 理思想、韓國的民間禮俗、韓國的生活儒學三個(ge) 方麵展開論述,既有學術梳理,又有生活體(ti) 驗,更有中韓之間的比較,進而提出了很多自己的獨到見解,如:韓國是世界上最重視孝道的國家,韓劇成功的秘密在於(yu) 把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了現代生活之中,韓國把這些出口創匯的文化產(chan) 業(ye) 均稱為(wei) “孝子產(chan) 業(ye) ”;韓國已經成為(wei) 國際社會(hui) 公認的踐行儒家文化最好的國度,韓國政府通過高科技現代化手段把儒教文化博物館、儒教樂(le) 園、李退溪宗宅等與(yu) 儒家文化息息相關(guan) 的儒教參觀基地“情景再現”,讓曆史“活”了起來,從(cong) 而使“生活化”的韓國儒學更具生命力;時尚現代的“韓流”,實質上骨子裏流淌的是儒血,折射出的是儒魂等等。這些論斷都是作者在深入考察典籍文獻、親(qin) 身體(ti) 驗韓國社會(hui) 日常生活後得出的真知灼見,說明了作者有著相當開闊的學術視野及士大夫胸懷天下的問題意識。

 

再次,本書(shu) 澄清了學界關(guan) 於(yu) 韓國儒學研究方麵存在的一些誤區。典型的例子有:有些學者認為(wei) “韓國受中國儒學的影響很深,因而韓國的儒學就是中國儒學的移植和翻版”,這種觀點其實是對韓國儒學的誤解。該書(shu) 就這一誤解做了全麵深入的挖掘剖析,指出:中國儒學傳(chuan) 入韓國後,在與(yu) 韓國本土文化的融合過程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重氣、重情、重實、重義(yi) 理”的韓國儒學。又如,關(guan) 於(yu) 端午節申遺的問題。有的學者認為(wei) :2005年11月25日,韓國“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wei) “人類傳(chuan) 說及無形遺產(chan) 著作”是搶了中國的傳(chuan) 統文化。該書(shu) 通過詳實的資料與(yu) 實地考察,得出結論:韓國的江陵端午祭從(cong) “謹釀神酒”起,到“送山神”止,長達一個(ge) 多月的時間,與(yu) 中國的端午節有著巨大的差異,進而著重指出:中國在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繼承與(yu) 弘揚方麵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而韓國在某些方麵能給予我們(men) 一些有益的啟示。這種實事求是的批判態度體(ti) 現了曰美教授作為(wei) 儒者的責任擔當與(yu) 弘毅精神,值得稱讚。

 

最後,全書(shu) 論從(cong) 史出,文質和合,足見作者用力之深、用功之勤。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該書(shu) 融學術性與(yu) 趣味性於(yu) 一體(ti) ,將哲學的思辨﹑史學的深邃與(yu) 生活的細膩有機融合,從(cong) “中國儒學的特點”、“中國儒學的韓國本土化曆程”、“韓國儒學的特點”、“儒學在當今韓國的影響”、“韓國的生活儒學”五個(ge) 方麵闡釋了“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這樣一個(ge) 難度大、頭緒多的國家社會(hui) 科學基金後期資助課題,並在選題角度、理論觀點、研究方法等諸方麵多有創新,難能可貴。曰美教授通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撰寫(xie) 的這部《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必將在韓國儒學研究領域產(chan) 生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會(hui) 對韓中學術交流做出重大貢獻。在此,我謹向曰美教授表示衷心的祝賀,並致以真誠的敬意,也期待著以後中國學界湧現出更多研究韓國儒學的佳作精品。

 

毋庸諱言,該書(shu) 也存在著一些值得作者修正和繼續探討的內(nei) 容:如書(shu) 中關(guan) 於(yu) 儒學傳(chuan) 入韓國的時間,此問題在中韓學界尚存爭(zheng) 議,各種說法的真實性有待商榷,存在與(yu) 各方專(zhuan) 家交流和發展的空間;就“儒學對韓國倫(lun) 理思想的影響”一節,僅(jin) 從(cong) “韓國是個(ge) 重禮的國家”、“韓國是個(ge) 重孝的國家”、“韓國是個(ge) 家族意識極強的國家”三個(ge) 方麵展開論述,應該進一步在實質內(nei) 容上進行討論;“儒學對韓國民間禮俗的影響”一節僅(jin) 從(cong) “韓國是個(ge) 尊孔的國家”、“韓國是個(ge) 節儉(jian) 的國家”、“韓國是個(ge) 文化高度自信的國家”三個(ge) 方麵闡釋,也應該進行更深入的挖掘和剖析;“韓國的漢語教育”一節的論述與(yu) 儒學的聯係,需要闡述更多具有關(guan) 聯性的論據。但瑕不掩瑜,作者通過自己的努力,首次完成了學界關(guan) 於(yu) “儒學對當今韓國的影響”的較為(wei) 全麵的論述,並提出了很多新的觀點,發人深省,為(wei) 韓國儒學的研究開辟了一塊新的領域,實屬不易。再次向曰美教授表示敬意!

 

當然,《中國儒學與(yu) 韓國社會(hui) 》一書(shu) 的出版並不意味著對這一課題研究的結束,本書(shu) 所涉內(nei) 容,無論在觀點上還是在個(ge) 別問題的提法上都有尚待完善之處,很多章節仍大有進一步拓寬研究的空間。我們(men) 期待著作者在不久的將來,會(hui) 有對這一課題更深入更細致的後續研究成果問世。

 

金聖基 

國際儒學聯合會(hui) 副會(hui) 長

               韓國成均館大學儒學院教授

 前成均館大學儒學院院長

             二O一九年五月十九日

 

責任編輯:近複

 

微信公眾號

伟德线上平台

青春儒學

民間儒行